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与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2-14
/ 2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与技术探讨

樊凯

陕西建工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 721000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基建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关于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具体在施工作业中如何有效应用地基处理技术,并且合理提升工程施工质量,成为当前建筑施工中主要面临的问题。笔者简要分析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以盼能为相关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技术

1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1.1确保结构稳定性

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作业中,合理的地基处理作业,对于工程项目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外,从施工推进的工程逻辑结构方面分析,地基的稳定性保障,确保了上层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性,对于工程项目交工后在使用过程中的整体稳定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1.2确保工程进度

建筑施工中地基施工为工程施工周期中占比较大的项目,因此从工程进度的角度进行分析,建筑施工中良好、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的实施,对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总体工期起到较大的作用。从工程项目总投资收益控制的角度分析,良好的工程进度控制,对于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业主单位的实际权益保障、施工单位的实际收益提升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建筑施工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的方法

2.1强夯法

具体在施工作业中,强夯法的应用主要利用起吊机结合重锤,通过自由落体的方式,进行地基面的强夯作业。通过重复的强夯操作,最终达到提升地基静荷载力、增强地基结构稳定性的目的。强夯法在施工作业中具备工艺技术简单、施工成本低、施工效果良好、施工效率高的优势,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2.2深层搅拌加固法

深层搅拌加固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通过应用特殊的地层搅拌设备,结合混凝土注浆的方式进行地层加固作业,具体实施中通过连续性的地层搅拌加固作业实施,达到提升地基荷载性能的目的。另外,深层搅拌加固法应注重前期的地质勘察作业,以保障机械设备施工中施工效率的合格性,同时保障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2.3混凝土碎石桩基法

对于存在较多的碎岩结构区域,且碎岩结构间的孔隙率较大、稳定性较弱的地层通常采用混凝土碎石桩基法进行工程地基处理。具体实施中混凝土碎石桩基法主要通过钻孔,钢筋笼下放,混合料灌注的形式以及通过连续施工、注浆、养护的形式,形成结构强度大、稳定性高的桩基基础,保障后续工程在施工中的安全稳定性。

2.4换填法

如果地基土壤静荷载力较弱,无法承载后续工程施工产生的静荷载力,必须针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其中换填法则为常用的作业技术,换填法在施工作业中,主要通过直接挖掘原有软弱土壤,置换静荷载力较好的土壤进行地基结构的处理,以此确保在后期施工中地基结构静荷载力的稳定性,同时减少因静荷载力不足造成的不良沉降、地基沉陷等安全事故。其中换填法在施工作业中,常用的换填材料有砂、碎石、灰土、煤渣、矿渣等。换填法在施工应用中需结合强夯法进行施工作业,以此加强换填层的结构稳定性。此外在换填强夯施工作业中,施工单位还应落实垫层分层作业,以此最大化地提升地基基层的稳定性。

2.5高压喷射注浆法

软土地基结构为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类不良地质现象,建筑工程在施工作业中,软土地基结构的地基处理作业实施,应用高压喷射注浆法施工则较为多见。高压喷射注浆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结合钻机、高压喷射装置,通过高压喷射切割地层,并实施加固材料注浆,达到提升结构稳定性、增强基础荷载力的目的。

2.6排水固结法

沿海地区及靠近水域区域的建筑工程施工,其地基基础通常表现为富水性,为确保地基施工质量的合格性,采用排水固结法进行地基处理。排水固结法在施工应用中存在施工成本高、施工周期长的特点,因此通常应用于地基施工要求高,以及静荷载性能高的工程项目中。另外,该类工艺技术在施工中的工序较为复杂,因此对比其他如高压喷射注浆法,强夯法、换填法、排水固结法的应用优势较低。具体在排水固结法的施工应用中,主要通过设置砂井或塑料排水带,结合基面荷载加压的方式,将地基中的水分排出,最终达到提升地基结构稳定性、增强地基静荷载力的目的。

2.7DDC灰土挤密技术

其应用原理是对孔内深层进行加密夯实,利用机械钻孔或冲击成孔,将灰土填入孔中,在夯实过程中,反复锤击,逐步扩大桩直径,形成复合地基。该技术可以有效消除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大幅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地基压缩性,地基处理效果显著。在使用该技术的同时,注意使用范围与条件,适合黄土地区使用,其他地区使用无法达到理想效果,还需多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确立应用方案,提高重视程度。

3加强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的技术措施

3.1落实施工材料质量检测及地质勘察作业

地基处理施工中所用材料的质量,对于工程施工质量影响重大。因此在实际施工作业中要落实好进场各种材料的取样检测工作,确保材料质量合格。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规范的要求,对进场的各种施工材料按批次进行质量抽样检测工作,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合格性。另外,在具体设计之前还应注重落实地质勘察作业,以及水文信息勘察作业,具体实施中可通过应用物探法、对地雷达检测法以及实地检测的方式,进行地质结构及水文信息的勘察作业,确保后期在地基处理施工中技术应用的合格性。

3.2落实施工现场监管

地基处理现场施工中涉及的作业内容较多,施工人员较多,因此出现违规施工以及工序误差的现象也较为多见,该类现象下落实施工现场监管作业,则为施工作业中的主要注意事项。具体实施中关于施工现场监管作业的实施,业主单位可通过聘请第三方施工监理机构的形式,对工程施工中的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艺效果、物料应用实施全过程的施工监管,最终保证工程地基处理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目的。

3.3安全管理

地基处理实施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较多风险较大,安全管理作业的实施控制,对于地基处理实施过程中作业人员人身安全起到较好的安全保障。安全管理作业的实施,施工单位可通过制度、培训、安全防护方面进行落实。其中制度方面,可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管理制度,编制安全技术交底,指导地基处理的施工作业安全规范。可通过召开全体施工人员大会的形式,针对施工人员讲解相关安全知识以及安全设备的应用方法,确保人员安全意识的提升。安全防护作业的实施,可通过对内对外两方面进行落实,其中,对外方面,主要通过落实警示灯、防护围栏、警示牌的方式进行作业;对内方面,主要通过落实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备穿戴,制定安全制度,设置重点安全管理区域警示牌,设置内部简易交通路牌的形式,提升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防护管理质量。

3.4施工机械设备的检修维护

地基处理技术的实施,涉及了较多的大型机械设备的应用,如挖掘机、深层搅拌装置、钻机、高压喷射装置、导管装置、动力泵装置以及其他电气设备。因此在实际施工作业中,为确保工程施工作业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落实施工机械设备的检修维护作业,则为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业内容。至于施工机械设备的检修维护,施工单位可通过组建机械维护班组的方式,根据设备的施工应用周期,制定设备的维护检修制度,对相关设备的磨损件、损坏件进行修复或更换处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合理应用。施工单位应从电气安全管理、接地测试、防雨防潮管理、现场操作制度等方面进行管理,以此提升工程安全管理工作。

4结束语

当前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各类技术均各有特点,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以及施工安全性保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地基施工作为整个房屋建筑施工中的的一项重要环节,对于整个房屋建筑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任何人都不能容忽视。在具体的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及业主单位还应在落实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监管、实施物料质量检测、落实地质检测以及机械设备检修维护方面进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朋.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