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计价与传统报价模式比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14
/ 2

工程量清单计价与传统报价模式比较研究

刘俊志

威海同方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从现阶段业主以及与承包单位之间的博弈现状来看,基本上对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有着一定的认知,也明确其与传统报价方式相比所存在的应用性优势。但是就具体的差异而言则了解相对较少。针对这一情况,从实际出发,按照内涵、价格形成思想、竞价行为以及应用原则等四个方面来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后续的相关计价工作优化升级提供必要基础。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传统报价;模式比较

1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特点

(1)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项目中的材料价格、机具价格、人工成本等全部开放,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来决定成本价格的高低。投标企业通过分析自身的综合实力,进行自主报价,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2)有效控制消耗量。虽然企业具有自主报价权利,但是工程项目的资源消耗仍然需要遵循政府出台的“社会平均消耗量指导标准”,从而有效控制企业在工程项目中的资源投入和成本花费,这对于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提高工程项目整体质量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2清单模式计价的比较优势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与传统定额计价方式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其除了满足政府宏观市场经济指标的基础上,同时可以通过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优势形成明显差异化的报价结构。不仅对于招投标双方具有更高的信息价值,同时也对于建设方的成本控制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现具有积极影响。就具体的比较性优势而言则大概可以分为准确性、管理优势等两个方面:

第一,报价精准。清单模式是以工程量清单为基础进行逐一报价,此种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报价的精准度,并有助于后续的造价管理体系执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能够使得产权单位对于成本开销的具体项目进行充分了解,形成造价微调与控制的基本遵循。

第二,在管理优势方面:在实际操作的层面上定额计价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实施上,这也是此种报价模式下后续工程常常出现工程成本溢价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定额计价模式的定价变更较为繁琐,不利于当下高效的沟通环境。在采用了清单计价模式下,对于单笔的支出以及单项的成本单价具有明确的标注,无论是对于工程开始前的成本协商还是在后续成本开支监管等管理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

3内涵对比分析

工程项目招投标中涉及到的价格是指将工程作为商品进行交易,其商品交易中成交的价格就是所谓的工程价格,因此,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价格的形成要在市场的基础上,通过统一的项目划分标准、计量单位、计算原则、定额消耗标准,展开激烈的价格竞争。马克思相关理论思想在论述这方面的内容时,表示招投标的价格基础应是商品的价格劳动价值,也就是指商品的自身的价值,这个价值由价值与使用价值两层含义,其中商品本身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劳动,而使用价值是商品使用后对人类产生的有用性。建筑企业的招投标是一种过渡商品行为,其主要过渡的是商品本身价值,不能同时获取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所以在这样的交易关系中,报价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价值基础、供求关系、投标策略、市场竞争策略,但商品的成交一定是在招投标双方在造价控制上达成了共同目标。由此看来,招投标报价无论采用哪种模式,内涵上都是保持一致的,都需要遵守交易价格形成规律。

4二者价格形成思想的比较

从价格形成的角度来看待二者的不同。工程量清单代表的是一种“所见即所得”的价格形成思想。具体而言就是由业主方在提出模糊需求的基础上,投标单位要根据相关的要求形成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在自身解决方案的框架下按照不同的施工单元要素提供合理的报价。如业主方仅需要提供“建设一栋20层的住宅”类似的模糊需求(实际上为了贴近业主要求,便于二者沟通业主的要求并不会如此模糊)。投标单位则需要在业主的要求基础上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不同的投标单位可能采用的工艺不同、采用的材料不同、采用的实现路径不同,因此其价格的形成思想不仅有工程施工阶段的实际成本构成思想,同样也存在基于工程设计的优化思想。而在传统的报价体系中则很难体现这一思想。不同投标单位往往在业主的具体要求框架下(涵盖施工方案与技术质量要求)而按照有限的部分进行分别报价。这限制了投标方在自身所长的领域内的有效发挥。其价格形成的思想是固定产品的成本控制思想。二者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同样以“建设一栋20层的住宅”为例,业主方面需要提供完善的施工需求,而不同投标方则在达到业主需求的框架下分别对各自领域内的成本进行报价,价格战以及同质化竞争现象相对普遍。对比二者在价格形成思想上的差异不难看出,传统报价模式仅能够在建造成本上进行竞争。而工程量清单则可以进行多维度的竞争。如一个施工企业在节能领域内较具权威则可以用较高的建设成本,但是能够极大的降低建筑的后续运行与维护成本为优势来参与竞标。在为投标方提供了更为有效与科学的竞争环境下也为业主提供了更多选择。

5计价模式对比分析

在传统报价模式中使用的计价模式为单价法,这种模式是指根据总施工图纸的内容计算出分项工程的具体工程量,然后将工程量与其需要的材料、人工、机械这些消耗要素做乘法,在将不同消耗要素的结果相加,从而计算出工程中各项消耗要素消耗量的费用总和,并将所有消耗费用相加的总和与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间接费用、现场经费、税费、直接费用、计划利润相加,就形成了最后的工程报价。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中使用的计价模式为实物法,这种模式是指根据工程量清单报价中工料单价、成本单价、全单价三种单价模式进行报价计算。由于其在组成单价中存在着不同的因素,所以三种单价模式对应的计价方式也有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使用任何一种单价模式,都要将市场价格作为基础。这与传统报模式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别,传统报价模式以指令性价格作为基础,其可以完全服务于市场的计价服务。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单价计价模式需要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选择最适合工程建设,因此是最有效提高报价准确性的模式。

6二者应用原则的比较

无论是何种计价方式,其核心目的是使得业主在深入了解施工单位报价的情况下形成投标文书的合理选择。而施工方也需要在报价体系中展现自己的独特优势。基于这一核心目的,其应用的根本比较方式是获得招投标的成功。从上述背景角度出发,结合我国竞标体系“价格战”的基本逻辑框架。传统报价模式仅能够提供相同工程量、工程质量等统一范畴下的总体报价。而评标的方式也转变为投标方基于成本控制下的利润压缩。此种模式是一种不良的价格战争与信息战争。而在清单计价模式中则可以充分体现竞标单位在施工量控制、施工创新、施工组织以及施工成本管理等诸多方面的优势,使得评标应用的环节更为立体,也脱离了传统的价格战范畴,更加的体现市场应用的先进性。

7结语

传统报价模式虽然在特定历史时期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和完善,已经难以适应现阶段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的需求。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无论是外资企业来国内投资,还是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采用统一的计价模式都是必要的,工程量清单计价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计价方法,成为国内企业工程造价的必然选择。通过综合比较两种计价模式,可以看出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应用优势,为了更好的发挥其作用,还需要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确保该计价方式更具可行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刘颖.工程清单计价与传统报价模式比较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10):199+201.

[2]陶海生.工程量清单报价与传统报价模式比较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18):116-117.

[3]王红贤.工程量清单报价与传统报价模式比较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8):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