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14
/ 2

供电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探索

陈瑶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港供电局 广西贵港 537100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对供电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如何提高人员配置效率,尤其是提高乡镇供电所的人员配置效率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供电企业乡镇供电所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供电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一、背景

供电所是其所管辖供电区域的供电服务组织,它是供电企业的一线生产单位和供电服务窗口,是供电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供电所一般成立了设备和营业两个班组,并根据业务需要在乡镇设置了营业厅,供电所营业厅作为面对客户的窗口班组,是影响客户满意度水平的重要因素。为有效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和优质服务水平,如何提高供电所各班组人员配置效率,以及供电所设备班组和营业班组如何在业务上互相配合,更高效开展供电服务工作是供电所管理的重点。但目前设备、营业班组人员配置效率低,营配班组业务协调不畅,业务交叉重叠和管理真空同时存在等问题,造成低压线路维护不到位,停电复电不及时,客户投诉多,影响了优质服务水平的提升。

二、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机构运作效率低。供电所管辖乡镇多,管辖地域宽、用户多、设备多,员工分散在各班组及营业点,指令上传下达耗时长,管理人员显得力不从心,疲于应付,管理较粗放,机构运作效率低,综合管理措施难到位,精益管理难提升。

(二)班组业务协调性需进一步提高。设备、营销实行专业化管理,设立专业班组,加强了设备管理和营销服务的管理力度,供电所管理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设备、营业两类班组业务交叉,扯皮现象时有发生,班组业务协调性需进一步提高。

(三)结构性缺员问题。乡镇供电所部分员工专业水平不高,老龄化人员较多,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技能水平与精益化管理要求仍有一定差距,整体素质较低,且随着企业信息系统全面应用,仍有部分员工不会使用电脑、不会打字,工作效率较低,造成结构性缺员问题较严重。班组临时工作任务多,占用供电所有限的人力资源,缺员问题进一步加大。

(四)员工工作状态不饱和、积极性不高。班组员工工作分工明确,工作时忙时闲,工作状态较为松散,不能体现“一岗多责”。不注重老员工的培养,大部分老员工对与自身专业息息相关的其他专业不熟悉,出现工作内容交叉时,无法做到有序配合、多管齐下,工作效率不高。

(五)电费催费工作占用大量人力资源。电费催费是供电所重点难点工作,虽然已实施通过远程欠费停电这种方式催收电费,但仍无法有效达到“电费回收率100%”这个目标,各供电所仍需大量人力物力用来催费,占用大量人力资源,供电所其他工作在催费期间有所忽略,影响其他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

三、主要改进措施和建议

(一)优化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和机构管理。为了提高乡镇供电所配电营销管理水平,提升客户满意度,要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沟通与协同,通过优化电费催缴方式,以及优化营配各专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组织架构设置等,提高组织机构运行效率,依靠业务优化和科技创新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经营管理效率。

(二)加强班组之间沟通协作。一是梳理班组职责界面,尤其是存在互相扯皮、业务真空的工作职责方面,确保各班组完成承接部门职责,且各班组界面清晰,避免业务交叉重叠和管理真空。二是各班组长做好榜样,要采取积极的态度配合其他班组作业,主动协助其他班组查找并消除设备隐患,建立绩效考核奖惩机制,主动协助其他班组作业可作为绩效考核加分项,职责不清、业务交叉重合时,要主动协商及时解决或与部门领导沟通划分工作职责,杜绝有互相推诿的借口,若发生互相扯皮等现象,作为绩效考核扣分项,同时建立监督机制,各班组相互监督,及时发现工作死角,可作为绩效考核加分项。三是建立班组“联谊”制度。营配班组通过有效沟通,由班组长带头交流分享本班组工作经验及工作流程,积极听取其他班组建议,共同做好优质供电服务工作,建立班组之间良好的沟通机制。

(三)优化营配专业人员配置。一是用工存量内部盘活。以内部挖潜、内部盘活为主要途径,开展组竞聘工作,用存量冗员调剂补充存量缺员。二是做好人员退出空额补充。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实际提出增员补充计划,通过逐年补充,使供电所配营队伍逐渐年轻化。三是实施供电所偏远班组轮岗机制,员工到偏远供电所实行轮岗制,并建立相应激励机制,鼓励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工作,提升供电所员工队伍素质。四是积极探索非核心业务外包,对技术含量低、劳动方式简单、社会可利用资源丰富、替代性强的业务实行业务外包。在保证安全生产、依法经营的基础上,结合管理实际,研究推进业务外委工作,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确保人员配置与生产经营相适配,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四)实施绩效管理工作,客观公正评价员工绩效,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以绩效合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优化业绩考核内容与方式。充分发挥直线经理在绩效考核管理、岗位动态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强化绩效结果与员工岗位调整、薪酬待遇、非物质激励、培训评价等的挂钩,逐步完善“人员能出能进、岗位能上能下、薪酬能升能降”的动态管理机制,切实落实岗位责任,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充分发挥业绩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和薪酬分配的杠杆作用,促进员工履职能力持续提升。

(五)强激励,发挥激励约束机制作用。一是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设置专项奖励、安全生产奖励等,对在安全生产管理和优质服务过程中表现优秀的供电所员工进行奖励,鼓励员工扎根一线。二是创新开展认可与激励工作。一方面对工作表现好的员工给予认可与表扬,比如对在工作中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且及时整改、取得工作成效的,给予公开表扬或绩效加分;另一方面,对在工作中工作态度散漫,业务指标和工作任务经常不能完成的员工,给予批评或绩效扣分,推动供电所员工转变工作作风,在供电所各班组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鼓励员工积极上进。

(六)多种方式加强供电所员工培训。一是加强供电所班组技能人员培训,重点提高员工岗位技能知识,抓好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培训,促进员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促进员工提升技能水平,避免产生新的冗员。二是培养针对性从主要是新员工扩大到新员工和老员工,尤其是信息系统应用等培训,针对老员工掌握速度慢的特点,通过自学、集中培训、在岗学习、轮岗锻炼等多种方式,多培多练,强化培训。三是建立AB岗制度,尤其是与自身专业息息相关的其他专业,实行AB岗,签订AB岗协议,通过在岗培训等方式有效落实AB岗,确保出现工作内容交叉时,能够做到有序配合、多管齐下,提高供电所运行整体效率和人员利用率。

(七)加强班组建设减轻班组负担。一是理清班组职责,避免部门管理性工作任务下放到班组。二是随着信息系统全面应用,按照“强化管理、提质增效、减量不减质量”的原则,充分听取吸纳供电所班组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优化信息系统功能,提高日常业务效率。

(八)做好用电用户的管理工作。目前用电用户的缴费意识还普遍比较低,需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他们的用电及时缴费意识。首先要做好用电缴费的宣传工作,将“欠费停电”“及时缴费”等要求宣传到位,使用电用户意识到及时缴费的重要性。其次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对按时缴费的用电用户进行点赞、表扬,对那些拖延缴费的用电用户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激励用电用户及时缴费,减轻电费催费的工作量,释放人力资源投入到供电所其他工作中,提高供电所人员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丁徽.供电公司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研究[J].新经济.2015(05).

[2]程敏.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9).

[3]齐玉梅.供电公司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4(24).

5e1d5c194532b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