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MW燃煤机组深度调峰运行注意事项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13
/ 2

330MW燃煤机组深度调峰运行注意事项浅析

张洪胜 陈浩 赵华

浙江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浙江省长兴县 313100

【摘要】随着浙江省电网外购电急剧增加,全省电网系统负荷峰谷差增大,我厂机组深度调峰频次明显增多,且最低负荷下探至120MW,AGC联动,对我厂机组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机组深度调峰工况下,为了保证机组安全运行,从运行方面列述了相关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深度调峰;安全;注意事项

0 引言

我厂机组正常运行时AGC投运,深度调峰开始实施后,AGC负荷联调下限从150MW降至120MW,从安全和环保方面,对机组运行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所以,制订详细的深度调峰工况下运行注意事项势在必行。

1 机组概况

浙江浙能长兴发电厂四台机组锅炉(型号:B&WB-1025/17.5-M)由北京 B&W 公司设计制造,为亚临界参数、自然循环、一次中间再热、固态排渣、单炉膛单锅筒锅炉,露天戴帽布置。设计燃料为淮南烟煤,采用正压直吹中速磨系统,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

我厂四台机组汽轮机均采用高中压缸合缸,通流部分反向布置,且为双层缸;低压缸由一只外缸、两只内缸和隔热罩组 成,它是双流程、双排汽、对称布置,其外缸两端各设有喷水减温装置。高中压转子和低压转子均为整锻转子,两者连接为刚性连接;为平衡轴向推力,在高中压转 子上设置有高、中、低压平衡活塞。高压转子有一个单列调节级(进汽流向顺流布置)和 12 个压力级, 中压转子有 10 个压力级;低压转子有 2×7 个压力级。压力级均为反动式。

2 主要存在问题

2.1 辅机跳闸

深调期间辅机跳闸(制粉系统,送、引风机,一次风机,给水泵等)对锅炉运行工况扰动较大,有一定安全风险,如水煤比失调,炉管超温,灭火,炉膛负压和风量大幅扰动等。

2.2 SCR进口烟温偏低

长周期、高频次低负荷运行易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脱硝效率降低,氨耗量增加,同时空预器易发生积堵。

2.3 给泵再循环阀控制品质不佳

机组深度调峰时,为保证汽泵必要的出力和最小气蚀余量,存在负荷快速下降时开启不及时可能导致汽泵出力不均、最小气蚀余量不足等隐患。

2.4高、低加水位控制品质不佳

受压差下降,在低负荷时出现高低加疏水不畅,需开启事故疏水阀,造成调节品质下降,热耗增加,疏水不畅或控制不当易引发扩大化结果。

2.5供热参数偏低

深度调峰时,供热压力、流量下降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对安全保供热压力较大。

3 主要问题解决

3.1 辅机跳闸

要求低负荷下保留3台磨煤机运行,减少制粉系统突发故障对锅炉燃烧稳定性的影响。

低负荷时适当降低风压,避免发生风机失速故障。

可结合检修及调停计划试点开展制粉系统、一次风机、送/引风机、给泵跳闸试验,综合评估辅机跳闸对机组影响,并综合考虑优化措施。

3.2 SCR进口烟温偏低

加强负荷预测,提前考虑吹灰方式优化,减少部分区域吹灰频次;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做好运行调整,如:配风方式、制粉系统运行方式、烟气挡板、省煤器给水旁路、暖风器,合理选择煤种掺配等。

及时进行喷氨均匀性调整,做好脱硝系统及空预器等下游设备的运行监视和过程评估。

研究考虑提高SCR进口烟温的技术改造措施,如宽温催化剂。

3.3 给泵再循环阀控制品质不佳

向运行人员强调低负荷时必须保证汽泵最小汽蚀余量,及时开启再循环阀。

开展小机自动控制最低转速试验,研究降低转速可行性。

优化给泵低流量保护和再循环控制逻辑,评估再循环开闭工况点合理性,摸索合适的控制和运行操作方式,提高给泵低负荷运行安全性。

做好再循环阀故障的事故预想,对于易发故障的阀门进行技术改造。

3.4高、低加水位控制品质不佳

降负荷过程加强高、低加疏水监视,疏水不畅时提前切至事故疏水,并做好疏水扩容器温度监视和控制。

分析加热器疏水管路沿程阻力,联系设备管理部对阻力较大的管路进行优化,确保低负荷能维持低加投入运行,提高经济性。

将加强事故疏水阀设备管理,避免卡涩。

3.5供热参数偏低

做好与调度沟通衔接工作,合理优化分配好运行方式,确保满足低负荷供热要求。

目前我厂#1、#4机组已加装供热增容母管,低负荷时供热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后续#2、#3机组加装增容母管,四台机组供热打联通。

4 其它控制措施

4.1燃煤煤质控制

做好入炉煤质控制,值长加强与燃料部联系,深度调峰时优先考虑燃用挥发分稍高,水分低的煤种,尽量避免污泥、石子煤掺烧,加地脚煤、湿煤等。

潮煤运行时,根据《潮煤运行现场应急处置卡》执行。

4.2 AGC速率控制

机组深调期间,应充分考虑满足运行安全、协调品质和AGC速率的平衡,合理设置机组负荷变化速率,避免机、炉主控大幅超调。

当AGC持续减负荷导致机组负荷过低时,及时撤出AGC,待各参数稳定后投运AGC。

机组负荷低于120MW会自动撤出滑压自动,待加负荷后及时投运滑压自动。

4.3制粉系统控制

尽量保证两台底层磨煤机运行,特别是B磨。

优先停运有缺陷的制粉系统作为备用选择,并及时联系维护消缺。

深度调峰期间遇到底层磨煤机出现缺陷,应及时和部门沟通,能暂不处理的缺陷尽量要求后延处理。

加强各给煤机下煤情况和磨煤机运行情况的检查力度,避免发生给煤机出口堵煤情况。

注意控制运行磨煤机一次风量及风粉比,避免风粉浓度过低影响燃烧稳定性。

4.4配风控制

锅炉二次风压力控制不能过低,以免影响二次风旋流强度。

低负荷期间锅炉氧量不应超过5.5%,可通过减少燃烬风量来调整控制。

加负荷过程中及时增加风量,维持正常锅炉氧量,避免缺氧燃烧造成着火后移,操作过程尽量小幅度进行。

4.5配汽方式控制

“顺序阀控制”的煤耗比“单阀控制”的煤耗低很多,所以要求没有特殊原因均在机组启动后的第一时间加负荷至240MW完成“阀切换”。

特殊原因机组负荷不能继续上升则允许150MW进行“阀切换”,此时控制主汽压力为13MPa。

4.6凝结水参数控制

机组减负荷过程中及时将B凝泵变频自动切至除氧器水位调节阀自动;视凝结水流量,及时手动开启凝结水再循环调节阀,置合适开度。

机组低负荷时可能出现短时段凝结水溶氧超标现象,可通过抬高凝泵转速,适当开大凝结水再循环阀开度来缓解此现象。

除氧器水位处于B凝泵变频器自动控制中,发生B凝泵跳闸, A凝泵联动成功,MCS根据B凝泵跳闸前时的除氧器进水流量值,立即自动给出除氧器水位调节站开度指令用于维持B凝泵跳闸前时的除氧器进水流量。此时,操作员应密切注意运行状况,必要时及时投入除氧器水位调节站自动调节或手动干预,将除氧器水位控制正常。

5 总结

机组深度调峰运行已趋于常态,对低负荷工况下机组运行时碰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进行优化解决,可以有效地提高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增加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