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13
/ 2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探索

苏宝生 龙雪蓉 刘德稳

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各地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各大高校都在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引领大学生更好的创新和创业。本文以西南林业大学和土木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基地为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就业

1引言

创新发展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运所系。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政府简政放权、创业几乎是零门槛、甚至国家和政府还提供资金支持。

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2.1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也是创新创业大发展的最好的时代。而且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创新创业也成为当今大学生就业的另一条路。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促进高校毕业生通过多种途径就业,全方位提供就业服务,提高就业质量,培养技术型、专业型、服务型专项人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营造出和谐融洽的就业风气。从而达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缓解国家就业压力,减轻社会负担。从而带动中国经济更快更好的向前发展。

2.2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需要

转变教育观念,深化高校教育改革。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主要是知识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普遍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在创业方面,中国的平均水平低于全球创业观察(GEM)统计的平均水平。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因此,应该尽快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深化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就业教育转向创新创业与就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

2.3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高速发展,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21世纪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国家对高等教育日益重视,各地高校不断扩招。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很容易出现“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创新创业教育是工作生涯规划中贯穿于工作定位进程的主线,其首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在了解社会、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学会挑选,能在自己的工作生涯规划中处理好个人志愿与社会需求、个人特征与工作特征的匹配问题。经过创新创业教育,促使大学生自觉地完善、进步本身本质,挖掘潜能,手动适应社会及其工作的展开变化,尽力使自己得到全面展开,凭仗自己的实力在人生规划中到达预订方针。

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国内外开展情况

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已日趋成熟 , 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同时随着整个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认知的不断深化,在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发展双料推进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特质,大学生创业教育深受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经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德国政府明确提出: 高等学校要成为创业者的熔炉。在澳大利亚,大学创业教育已经进行了4O多年,印度政府1986年的《国家教育政策》中明确要求高校要培养大学生“自我就业所需要的态度、知识和技能。肯尼亚技术培训与技能开发部规定,凡有条件的职业学校都要设立创业教育研究室和小企业中心。

我国已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相关问题研究也逐渐展开。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为国家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但是从目前环境看,除几个学校试点外,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普遍存在师资环境差、没有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缺少研究经费、学生有想法却苦于缺乏针对性科学指导、缺乏人际关系和商业网络的社会舞台等现象。

4西南林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措施与成效

西南林业大学积极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近年来,大力加强了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平台建设,把创新创业工作做到学生中去,明确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原则和目标。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项目的开展,西南林业大学拿出专门的基金,支持和资助学生进行项目运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业的精神和能力,保证了创新创业教育项目的有效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4.1 西南林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措施

一是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西南林业大学积极调整学科课程体系,开设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提升学生的创意创新素质,培养创新创业的能力,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养成。二是建设大学生创新精英班。西南林业大学于2018年通过《西南林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文件。设立了7个创新精英班:遥感和GIS学生创新创业多维实践精英班、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精英班、体育智能创新开发精英班、土木工程学院创新创业精英班、照明设计创新精英班、生物质材料化学应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精英班、森林食品创新创业精英班。结合不同专业特点,积极开拓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三是选拔学生参加教师主持的研究课题。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精神与工作态度。西南林业大学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的教科研课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向学生介绍科研的新问题、新进展和新成果,使学生了解和把握学术领域的研究动态。让大学生在实践实训中认识自己,提高能力,找准定位,为未来的创业打基础。

4.2 以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学院创新中心为例

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创新中心创办于2015年,是校级创新精英班所在地,并设有校级创新导师工作室。负责每年全国、云南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等比赛指导和参赛活动,创新成果显著。创新中心现有会员200余人,基地代表西南林业大学在2015-2019连续四年获得云南省结构竞赛一等奖(含特等奖),并获得全国结构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13年至今在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国赛、省赛中获得奖项三十余次;所开设多项课题内包含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基金立项、云南省级创新创业项目基金立项及西南林大教育研究重点课题;已出版全国第一本结构竞赛辅导书《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八讲》(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指导基地成员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多篇;培养出了全国徐芝纶优秀学生、云南省五四青年、保研推免等诸多优秀学生。基地配备模型制作台,展柜、多媒体音响屏幕等,集模型制作-保存-展览于一体。学院在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中获益匪浅。

5结语

创新创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深受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大学生作为鲜活的国家内生动力群体,是最具自主创新创业能力人群。大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构建和谐社会,还可助力经济增长、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正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旻.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M].北京市.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8.

[2]王歆玫.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研究[J].高教探索,2018.

第一作者:苏宝生,男,汉族,1998年生,云南人,本科生

通讯作者:刘德稳,博士(后),副教授,清华大学访问学者。

基金项目:西南林业大学创新精英班项目(土木学院);西南林业大学创新导师工作室项目(土木学院);西南林业大学教育重点课题(ZD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