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激光扫描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10
/ 2

三维激光扫描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

毛云松 , 郭岑怡 , 朱俊臻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截至到目前,我过在公路桥梁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已经建成了约83万座桥,另外,我国每年还有大约2~3万座桥正在建设。但是在桥梁使用的过程中因为自然因素、超载问题、等桥梁结构会出现很多问题,影响桥梁的使用。本文基于三维激光扫描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三维激光扫描;桥梁检测中;应用

引言

近几年来,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凭借集成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周期短、成果类型丰富和应用领域广泛等特点,受到测绘行业和用户的追捧。目前,其主要部件都是国外生产,售价较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在国内的应用。国内高新企业的加入加快了它的研发与生产进度,不久的将来,自主研发的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就能在测绘生产得以广泛运用,这将给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空间数据发展和测绘行业的更新换代带来深远影响。

1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具有的优势

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的硬件主要由激光扫描传感器、航测相机、惯性导航系统、全景影像系统和差分定位系统(DGPS)组成,能够自动、快速、精确地采集空间三维数据。具有受天气环境影响小、数据采集时间短、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该系统具有以下5种优势。1)是一种非接触式主动测量方法,受环境影响和限制较小。2)与传统测绘相比较,通过差分定位系统(DGPS)控制工作可以大大减少,根据测区大小、精度要求只需要布设一个或多个GPS基准站。3)采集速度快、测量精度高、外业作业工作量少,处理自动化程度高。4)可以安全地对危险地区进行远距离、高精度的三维测量。5)穿透性,基于多次回波原理,激光能穿透植被达到目标表面。

2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原理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逐渐发展成熟,其原理和全站仪测距测角的原理类似,不同点在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用非接触方式,通过发射高速激光束测量物体的表面信息,同时自动记录大量的密集点云数据,再通过计算可大面积、高分辨率地快速复建出被测物体的空间点位信息并构建三维模型,因此它又被称作为“实景复制技术”。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继GPS技术以来又一新突破的测绘技术,推动了测绘领域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地形三维数据采集可分为两类型:一是以单点采集,即通过采集离散点的三维数据实现地形图的绘制工作,主要方法仪器有全站仪、GPS、经纬仪等,该类测绘方法在测绘过程中所需时间长,且地形复杂区域存在采点困难、效率低等弊端;二是以面采集,如遥感技术、摄影测量技术等,即通过航拍影像获得大批量三维坐标,具有采点效率高的特点,但是影像处理耗费时间较长。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以高精度逆向三维建模以及重构技术为基础,实现了“实景复制”技术,即通过获得测绘区域的三维坐标数据和照片,进而建立实体或实景的三维立体信息,经过重构三维数据模型处理,快速的提取测绘区域的坐标信息因此,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测绘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逐渐应用于地表形变监测、虚拟现实、三维立体建模和地形测绘、土石方量测量等领域。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继GPS之后兴起的又一项高新测量技术,其突破了单点测量的传统方式,采用非接触测量精确地获取到被测物体的空间几何信息,通过密集的点云数据快速复建出物体的三维模型,将其应用于地下空间的三维模型构建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到的点云数据是以扫描坐标系为基准的,扫描坐标系的定义为:以发射激光束处为该坐标系原点,X轴为扫描仪水平转动轴的零方向,Z轴为扫描仪水平时的天顶方向(理论竖直轴),Y轴与X轴、Z轴成右手坐标关系,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测量原理如图1所示。

5e17d20298596_html_7cf836dd30f43b45.jpg

图1中α为扫描仪测量到的水平角,θ为扫描仪测量到的竖直角,S为坐标原点到监测点的距离,那么就可以用式(1)来表示监测点在扫描坐标系中的坐标。

5e17d20298596_html_2781bdab01862b48.jpg

3桥梁质量定期检查工作体系及操作方法

在桥梁检测技术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发展,检测技术同样在不断地进步完善。桥梁系统的结构有很多种,想要完全了解桥梁系统的结构,只有在规定时间内,全面性地实施对桥梁质量的检测,完成桥梁工作的整体检查,才能更有效地保证桥梁的安全性。对桥梁质量进行测试工作时,其内部的任何一个细节都要进行仔细的质量检验工作,通过这些细节,确保公路桥梁施工在特殊情况下的安全性应急处理能力。想要保证桥梁的质量,必须正确分析和保证桥梁结构中的每一个小结构,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工作制度。近年来,中国不断实施质量管理和维护管理体系桥梁的检查工作,并根据内部划分几个独立的部分,根据桥梁的重要性也分为重要部分和通用部分。

4工程实例分析

西丽大桥全桥长380m。桥梁上部结构主桥为不对称钢砼混合体系独塔单索面斜拉桥,桥塔高43.88m,为“H”型截面,全桥共设4根斜拉索。主桥长150m,纵向跨径组合为:30m(钢箱梁)+80m(钢箱梁)+40m(砼箱梁)。桥宽24.4m,桥梁横向布置为:3m(人行道)+8.2m(车行道)+2m(索保护带)+8.2m(车行道)+3m(人行道);引桥为钢筋砼等高度连续箱梁,一联桥长115m,纵向分跨为:30m+30m+30m+25m(砼箱梁);桥宽18.0m,横向布置为:0.5m(防撞栏)+8.2m(车行道)+0.6m(防撞栏)+8.2m(车行道)+0.5m(防撞栏)。

5采集扫描数据

对于桥梁等大型建筑,单一站点的扫描不能完整地采集桥梁的整体模型,故需围绕目标设置多个站点进行全方位数据采集扫描。根据桥梁的实际环境,计划在桥塔周边布置6个站点,在桥梁主桥周边布置8个站点进行扫描,扫描过程使用仪器配备的标靶球作为两站点之间的拼接控制点。

6桥梁变形监测

2次不同时期的三维激光扫描,并生成桥塔的点云数据A和B,其中点云数据A为初次数据,点云数据B为半年后的数据。

(1)模型对齐与分析,使用Geomagic Qualify软件导入2期点云数据A和B,定义模型A为参考模型,模型B为测试模型。将2期模型进行“基于特征对齐”,使2期模型对齐并适用同一坐标系。使用“贯穿对象截面”创建截面,通过“2D比较”则可计算同一截面的偏差;使用“3D比较”功能对后期模型进行分析,得到模型的整体偏差。

(2)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得到模型间的点云偏差,并生成色谱图和偏差表。色谱图中颜色的深浅表示测试对象和参考对象的尺寸偏差,能够直观地查看桥塔的变形情况。偏差表则便于对变形数据的整理,可用于后续的统计。

结束语

安全是任何一个建筑领域都需要注意的最重要问题,其中公路桥梁的质量安全控制更是尤为重要。对于公路桥梁的监督管理这一块想要准确地开展安全系列的工作,那每个企业在管理方面都必须有一套正规系统化的专业体系,这些体系能为公路桥梁的建设过程带来大量的数据,且这些数据都是有科学依据在里面,对于公路桥梁的基础建设有着一定的支撑力。

参考文献

[1]覃亚伟,石文洁,肖明钊.基于BIM+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桥梁钢构件工程质量管控[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9,36(04):119-125.

[2]孙丰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南沙大桥桥梁变形监测中的研究及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5):4-6+29.

[3]栗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桥梁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9(20):107-108.

[4]陈智聪.桥梁模型的三维激光扫描变形分析及精度评定[J].四川建材,2019,45(05):205-206.

[5]卢颖.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桥梁检测技术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