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全期护理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及自护能力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09
/ 2

围术期全期护理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及自护能力的影响观察

张迎春

景谷县中医医院肛肠科 云南 普洱 666499

【摘要】目的:就肛肠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全期护理干预对术后康复及自护能力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期间肛肠外科收治的择期开展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及参照组(45例),参照组患者开展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开展围术期全期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自护能力进行评定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术后48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定量表(ESEA)中自护认知水平、自护意识、自护技能、健康认知水平等方面的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全期护理应用于肛肠外科手术患者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同时提升患者自护能力,值得在诊疗中开展并推广。

【关键词】肛肠外科手术;围术期;全期护理;康复;自护能力

手术是目前肛肠外科治疗肛肠疾病最为普遍的方式,主要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病情进展较快的患者[1],手术导致的创伤会在一定程度影响疾病治疗的效果,同时手术会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对手术的开展及预后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2],因而围术期为患者提供切实有效的护理服务至关重要,全期护理是一种贯穿围术期始终的较为全面的新型护理模式,本次研究纳入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部分肛肠外科手术患者,就围术期开展全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期间肛肠外科收治的择期开展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23~69岁,平均(45.27±2.30)岁,根据患者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及参照组(45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参照组:开展围术期常规护理,遵医嘱给予药物护理,完善术前准备工作,给予生命体征的监护,同时为患者提供疾病宣教、手术宣教等服务,术后做好切口护理,同时给予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出院前完善住院指导。

1.2.2、研究组:开展围术期全期护理,具体如下:

①术前护理:术前一对一向患者进行疾病、手术方案、手术团队、手术注意事项等的介绍,提升患者对疾病与治疗的认知水平,重视患者病情及心理状况的监护,在指导患者进行术前准备的同时,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情绪安抚、鼓励、心理疏导、诉求满足等护理,提升患者对手术的信心,缓解应激反应。术前根据手术需要做好胃肠道准备,同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完善生命体征的监护。

②术中护理:术前30min左右将患者安全转移至手术室,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同时检查并核对手术需要的物品、器械等,术中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同时须重视患者情绪状况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针对性给予安抚工作,术中统一采用液体保温措施,以缓解生理应激反应,术毕后清点核对手术物品及器械,为患者穿戴好衣物盖好手术被后,安全送回病室。

③术后护理:术后重视生命体征的监护,完善切口护理,同时须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术后注意事项,定期对患者的手术创面愈合情况进行评估,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如提肛运动等,同时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运动支持等护理。患者出院时一对一进行出院宣教,就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日常康复方案、自我护理的要点等进行指导,出院后定期开展线上随访护理,了解并记录患者预后情况。

1.3、观察指标

1.3.1、术后康复情况评定:从术后恢复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48h疼痛评分等方面进行康复情况的评定。

1.3.2、自护能力评定:采用自我护理能力评定量表(ESEA)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自护能力进行评定,从自护认知水平、自护意识、自护技能、健康认知水平等方面进行评定,ESEA评分范围0~172分,评分与自护能力呈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结果比较采用c2检验,以P<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同时术后48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比较(`x±s)

组别

术后恢复排便时间/d

住院时间/d

术后48h疼痛评分/分

研究组/45

3.26±1.38

8.59±2.10

2.18±0.63

参照组/45

4.92±2.51

13.67±2.96

3.96±0.94

t

4.271

7.582

4.506

P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自护能力比较:研究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定量表(ESEA)中自护认知水平、自护意识、自护技能、健康认知水平等方面的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ESEA量表评分比较(分 `x±s)

组别

自护认知水平

自护意识

自护技能

健康认知水平

自护能力总评分

研究组/45

22.10±2.48

18.39±3.56

29.48±4.39

51.20±5.38

121.17±15.81

参照组/45

17.52±3.01

14.74±3.92

24.17±3.59

40.96±4.17

97.39±14.69

t

3.582

4.061

4.153

8.492

11.205

P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围术期全期护理是一种以患者整体为中心的、贯穿围术期始终的护理干预模式,符合现代医院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同时更为贴合现今临床诊疗中患者的需求,全期护理具有整体性、连续性、针对性等特点[3],其基本目的为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术后恢复效率与安全性。本次研究对研究组患者从术前、术中及术后等阶段开展了全期护理干预,完善疾病及手术护理的同时,重视患者生理及心理状况的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48h疼痛评分等术后康复指标与参照组相比,均具有较大的优势,同时研究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定量表(ESEA)中自护认知水平、自护意识、自护技能、健康认知水平等方面的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自护能力显著优于参照组。

综上所述,对肛肠外科患者围术期开展全期护理有助于促进术后康复、提升患者自护能力,在肛肠外科的临床护理服务中开展并推广的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左丽娜.整体护理应用于肛肠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6): 189-190.

[2]张爱梅.针对性护理改善肛肠科术后肛门疼痛及排便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7,15(32): 4031-4034.

[3]张瑞芳.围术期系统化护理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9,39(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