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与实践的教育叙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31
/ 2

课题研究与实践的教育叙事

吴立明

六安市第一中学 安徽省六安市 237000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专业素养,加强学习,本人参加了刘杰老师等主持的安徽省级课题《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G14232)这一研究领域。从刚开始的懵懵懂懂,经过不断的深入学习研究,多次的交流探讨,我的思路渐渐清晰,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我的课堂教学,收益颇丰。

本人在这一课题研究中进行了一堂有效性课堂实践活动,选择的课题是人教版必修二《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课。首先是通过学习和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有效的教学设计。本次教学设计不同于过去的侧重于教学目标的传统模式,而是分为两大模块:前端理论分析和教学过程设计。前端理论分析包括课标要求、学习目标、学情分析、重难点分析及突破策略、学习材料分析和教学时间设计;学习过程设计包括情景设计、内容设计和课堂教学评价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突破了传统的设计模式,更加强调了设计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一、依据课标来进行课题设计,以课标为宗旨为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奠定基础;二、把教学目标改为学习目标,强调学情分析,以便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完成教学设计中的学习目标,就要解决“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课时必须做到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帮助学生理清头绪,从而有效地学习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是优化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三、强调重难点的分析与突破策略更加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堂课重难点明确了,突破也就有了方向,方法也就会应运而生,围绕重难点在教学环节中设计好突破的策略,才会让学生学得懂,弄得明白。首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分析得出本课的重点:一五计划、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难点:正确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四、问题情境的设计和课堂教学评价的设计。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重难点的突破。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观看图片了解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造成的后果,通过绘制经济建设发展曲线图加深对经济建设实践的归纳总结,回顾史实发生的原因引导学生正确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教师及时点拨引导,重难点就在这个过程中一点一点地被分解并消化了。

其次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来突破重难点。当代认知心理学主要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其主要研究目标是揭示人如何认识世界,如何学习和储存知识,如何提取头脑中的知识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人的学习和思维心理过程加以研究,有助于教师深入地了解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其规律,帮助和指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和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以达到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本节课让学生大声朗读一五计划的内容和三大改造的内容,让学生动手绘制经济建设发展曲线图,就是让学生加深记忆,消化重点内容。

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的突破策略,是课堂教学中设计教学环节的关键,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驾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的能力体现,能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好突破的策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总结和积累,即能达到教学的实效性,又能充分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运用新的理念进行教学,就会逐步摸索出一些教学中的新的经验,将这些新的教学经验逐渐生化在课堂教学中,就一定能在教学实践中很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做法与要求。

再次在经过刘老师的修改指正后,依据教学设计进行了PPT制作。原本以为有了教学设计制作PPT很简单,但没想到除了教学内容,在幻灯片的展示上也大有学问,于是就幻灯片的字体、颜色、演示效果等方面又进行了一番推敲与研究,因为这些也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为了增加学生对大跃进的认识,我选用了大量的图片,如大玉米、大麦穗、大花生、大猪等等,包括大跃进时期的民谣,这些材料的选用很有冲击力和讽刺意味,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但图片是否够清晰,材料是否过多,幻灯片展示是否过快,这些都要仔细研究。

最后,本人进行了一次课堂实践,课后课题组成员特别是刘老师都给与了很多宝贵意见,例如减去关于文革部分内容,有些图片色彩不够鲜艳,有些材料字体小了、可增加动态图、渲染力度不够没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等等。本次实践基本上达到了课标要求,也让学生明确了重难点并有所突破,可见课堂所展示材料及问题设计有效,方法及策略有效,教学设计有效。但在课堂有效时间,幻灯片演示效果、发挥学生主动性等方面还有所欠缺,所以此后在PPT的制作上又做了些许修改,而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也会更加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本次课题研究的参与、学习及实践使我认识到进行课题研究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茫然的过程,但恰是一个最优化的成长过程,让我们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真正锻炼能力,增强自信,提高自己,服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