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中的实践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30
/ 2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中的实践应用

罗浩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 柳州 545006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科技领域积极促进计算机与机电的有效融合,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实践,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特点,探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智能制造;实践应用

我国早在2015年就将智能制造当作五大重点工程进行建设,全面发展智能制造产业,作为智能制造领域与产业的主要理论支撑和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备受众多人的关注,对促进我国科技能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如今,促进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汽车智能化的结合已成为重要课题。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及其特点分析

机电一体化技术属于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科范畴,其涉及到的学科较多,包括微电子、机械、信息等。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为众多行业提供技术理论支持,也为更领域应用技术的创新提供无限可能。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特点主要表现为:(1)数字化特点。在数字化的支撑下,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产品性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又保证了机械产品较高的精准度。(2)安全性特点。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产品具备报警功能、检测功能、保护功能等,在遭遇事故的过程中自动启动报警设备,预防事故发生。(3)广泛使用范围特点。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功能多元化特点,如今在各行业各领域均取得广泛利用的成效,开发和应用的前景十分广阔,市场适应能力和应用能力极强[1]

2.机电一体化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主要应用方向

2.1传感方面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传感技术如今已被广泛应用在科学研究领域、工业生产领域、医疗器械领域、智能通讯领域方面,传感技术的发展程度及智能制造综合能力联系密切,该技术的发展程度越高,其智能化以及应用产品的综合能力也越高,机械化生产水平大幅度提升。应用实践证实,传感技术能够大幅度降低人工人力的投入,对产业结构有很好的优化效果,还能提高产品整体的质量,避免因质量缺陷而导致效益的降低[2]

2.2数控机床方面的应用

数控机床领域融入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数字化控制技术,改变了生产线单纯依靠大量操作工人的形式,而是通过智能化与智能化的机器设备设定既定程度,或以智能化自学过程控制生产机械的全过程。如今数字控制技术在应用中又实现了创新,更多的智能设备应用数字化控制技术,无疑是对生产程度的进一步优化与改进,避免生产过程中各种人为错误的发生和质量缺陷的情况。

2.3智能汽车方面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汽车领域较多,包括汽车数控机床、制动防抱死系统、自动变速器等制造技术,或是在激光测距雷达系统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均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智能汽车制造的实践上,机电一体化具备数字化程度高、安全性高的优势,其多元化也为智能汽车制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因此在智能汽车应用上实现了广泛深入的渗透。

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中的实践应用

3.1自动变速器

在汽车智能制造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自动变速器技术,有助于降低汽车损耗功率,提高变速装置档数,提升传递动力系统,对汽车速度的控制及智能化制造目标的实现更有效,在此基础上,人们驾驶汽车时安全性与舒适性才能得到保障。汽车的发动机工作通过应用传感器能够检查汽车工作的情况,还能借助电子监控设备将接收数据输入进去,通过开关程序、安装换挡信息以及开光自动跳合信息作出选择,运用变量液压进行快速有效换挡。此外,还能通过自动变速器进行汽车的自检,对汽车电路和电子监控设备加以检查,如果汽车报警系统在发动的过程中有熄火状态,那么表示自动变速器正常,而自动变速器在故障状态下时,则会表现为非电控工作状态,自动变速器需要持续稳定工作[3]。由此可见,汽车智能化与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自动变速器的应用必须紧密联系,要实现汽车智能化制造,就必须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变速器的功能。

3.2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

在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对汽车后轮的移动有限制性的作用和效果,汽车制动防抱死和汽车配置行车制动器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达到快速降低汽车车速,提高行驶的安全系数等目的,确保汽车智能化制造的实现。一旦汽车缺乏制动防抱死系统发挥的作用,那么在行驶的过程中只能单纯依靠后轮制动发挥作用,无法满足制动力的需求,汽车行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均会降低。由此可见,要提高汽车的智能化与安全性,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安装需要确定在汽车前轮上。在研究实践中有学者发现[4],如果将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安装在后轮上,汽车在刹车的过程中有遭遇危险的可能性,出现行驶失控等问题,将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安装在汽车后轮的选择又有一定的刹车可控性优势,也能一定程度降低汽车行驶的危险性。汽车正常运行时,其制动防抱死系统有助于检查汽车行驶的状态,对汽车制动的最佳时间进行计算,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真正预防出现抱死的情况,于是提高汽车行驶过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确保汽车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3.3激光测距雷达系统

在汽车智能制造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激光测距雷达系统,有助于帮助驾驶者及时检查到汽车行驶过程中光束遇到的障碍物,行驶过程中光束现象必然存在,在激光测距雷达系统的应用下快速捕捉到汽车行驶遭遇的障碍物,自动检测障碍物与汽车之间的间距,通过计算机技术对障碍物进行持续的跟踪,检测障碍物方向、大小等,对其运行情况以及汽车行驶的距离进行准确的判断,作为汽车运行的重要依据,达到提醒驾驶者注意安全的目的。借助激光测距雷达系统的功能,驾驶者才能在提示下做出行车减速或改变行驶方向的操作,避免发生行驶危险。激光测距雷达系统通过中央处理器的功能对实际事物进行综合分析,汇总汽车行驶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物各种信息,如果行驶中的汽车距离障碍物很近,该技术系统就能自动报警,予以驾驶者警觉,预防发生交通驾驶事故,提高行车驾驶的安全性。由此可见,机电一体化技术激光测距雷达系统在汽车智能制造的安装和汽车行驶中的应用,能够改进和完善汽车制造过程不安全的多项因素,实现汽车智能化制造,在提高汽车驾驶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保障汽车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4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应用的发展趋势

汽车的使用数量和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已然成为当前人们出行最为常见的交通工具,不但关乎人们生活工作的便捷性,还关系到驾驶者的人身安全。因此对汽车制造行业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必须朝着更专业、更精准的方向发展。现今越来越多专家学者关注到汽车功能的智能化与全面性,在未来关于汽车智能制造工作的研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挖掘和应用,其应用价值也将越来越大。

4.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当前人们的生产生活领域实现了全面的延伸、发展和应用,全面提高了各种电子产品的智能化与便捷度。具体在汽车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发挥了巨大的应用价值,应积极应用激光测距雷达系统、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以及自动变速器技术,并进一步开发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促进汽车智能化制造与发展,才能提高汽车安全稳定性,促进汽车制造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安阳民.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14)

[2]戴忠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探究[J].南方农机,2019,50(3)

[3]颜沛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的应用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8,11(9)

[4]陈动杰,石美军,郭又铭.试分析农业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J].科技风,2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