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蒙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病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7
/ 2

探讨蒙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病临床疗效

张秀兰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巴彦淖尔苏木中心卫生院 内蒙古兴安盟 029413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针对慢性支气管哮喘病患者临床中采用蒙医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0例本院在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哮喘病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常规组25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实验组25例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蒙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蒙医药可以显著改善慢性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的相关肺功能指标,整体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关键词】蒙医药;慢性支气管哮喘;西药治疗;治疗总有效率

急性支气管哮喘属于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其主要在临床中以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存在,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表现出呼吸困难,出现咳嗽及哮喘等现象[1];一旦发作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导致患者直接死亡,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2]。本文将通过对急性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采用蒙医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刻的研究分析,现将主要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资料

研究资料为选取50例本院在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哮喘病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将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患者25例;常规组,男性19例,女性6例;患者最小年龄为20岁,患者最大年龄为68岁;平均年龄(49.5±4.5)岁;患病时间1-12年,平均患病时间(6.1±1.7)年;实验组,男性17例,女性8例;患者最小年龄为20岁,患者最大年龄为68岁;平均年龄(50.2±3.8)岁;患病时间1-10年,平均患病时间(5.3±3.4)年;两组患者的分组情况均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进行批准且患者的基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本院相关科室确诊为急性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患者;(2)排除处于妊娠期以及哺乳期的女性患者;(3)无精神疾病和沟通障碍的患者;(4)参与研究的患者病历资料齐全,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状,并且治疗依从性较高;(5)对于此次研究分析已经同意并进行签字确认的患者。

1.2方法

1.2.1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患者给予吸氧、止咳祛痰,维持患者的酸碱度平衡,对其水电解质紊乱进行纠正。吸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钟3-4L,进行5 mg 地塞米松静脉注射,1 次/日,同时对患者使用激素治疗;

1.2.2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蒙医药治疗,给予患者进行药物石膏七味散与达日布 -5 味散用葡萄水交替引服,针对患者的自身疾病情况可以取肺热普清散用沉香十五味散煎汤送服,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更快消化;如血、希拉盛则宜投冰片二十五味散,用等量三味汤送服。巴达干、希拉盛则宜投女贞子十六味散,用查干汤 3g 加沙棘 2g送服。合并赫依者宜投沉香巴味散加北沙参四味汤共煎温服。本病以般属于陈热病之范围,故按病情变化,宜投冰片二十五味散,用相应之引药送服,疗效颇佳。

1.3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判定: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其中治疗效果可分为显效治疗,有效治疗和无效治疗;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若患者进行治疗后咳嗽气逆等症状全部消失,标为显效;若患者进行治疗后咳嗽气逆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痰鸣与发作前减轻,标为有效;若患者进行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甚至加重,标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处理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方法;检验水准p=0.05。如果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实验组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5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n)

有效(n)

无效(n)

总有效(%)

常规组

25

10

9

6

19(76.00)

实验组

25

13

11

1

24(96.00)

X2

-

-

-

-

4.153

P

-

-

-

0.042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现代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污染严重,导致支气管哮喘疾病的发病率直线上升,该疾病的主要症状为患者出现喘息、胸闷及咳嗽等现象[3]。并且支气管哮喘患者呼气的气流具有高度可逆和传播广泛性,其主要过程是由嗜酸粒细胞即气道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多种作用混合导致了该疾病中慢性炎症的发生[4];在临床治疗中,通常以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抑制炎症发生及改善其肺部通气功能为主要目的,从而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但是常规治疗效果不是较为明显;蒙医认为,蒙克日病主要是由于赫衣、希拉、巴达干失去平衡,巴达干增多而与希拉相搏客于气道,并与血邪合并,导致巴达干粘液激增堵塞气道的疾病。本次通过实验结果表示,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实验组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治疗,蒙医药通过急性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病情的发展规律以及阶段性特征,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病证结合,经济实惠又能取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也改善了患者气道及肺部通气受损症状。

【参考文献】

肖漫江. 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J]. 世界临床医学, 2017, 11(8):168-169.

杜小曼, 佟训靓. 基于机制研究的支气管哮喘靶向药物治疗进展[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17(1):31-35.

李强. 布地奈德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变化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 2017, 46(21):2606-2608.

常力, 刘桂颖, 袁琛. 整体针药法治疗发作期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 天津中医药, 2017, 34(8):525-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