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有效体验 ,促进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4
/ 1

引领有效体验 ,促进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

马范瑾

江苏省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摘 要:文章研究了如何利用“生本课堂”来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帮助数学教师采用更加合理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先研究了生本课堂特点,然后分析了目前在教学工作上存在的不足,之后研究教师要用怎样的方式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本课堂;趋势;分析    一、引言    为了能够有更高的教学效率,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目前,很多小学数学课都存在枯燥的问题,导致对数学兴趣并不是很高的小学生学习欲望降低。“生本课堂”的特点在于能够改善教学的氛围,尤其是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更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生本教育的特点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的喜好进行教学设计的一种教育方式或者教育理念,教学的设置很大程度都从学生出发。生本教育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探索性地学习,深入地进行思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学习的规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开展教学工作,学生的学习受教师的支配,以致主动性不能得到体现。    “生本课堂”的模式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手动实践,有更多的机会探索和学习知识。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够处在正确的轨道上,使学生能够个性化的发展。    (二)让更多人的学生参与到合作当中    “生本课堂”的模式下,教师在讲解完基础的内容之后,可以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交流,让学生能够有更强烈的学习意愿,在合作中更好地完成学习。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明显增强。      三、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缺少提问意识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很多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都很强,尤其在低年级的小学生,这种问题尤甚。学生不敢在课堂上表现自己,主要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不能够提出合理的问题,以及答错问题会被同学嘲笑。这种情况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十分不利,导致他们的数学学习只会变得越来越被动。随着长期的被动学习习惯的形成,会让他们失去提高数学水平的机会。而且,由于学生逃避,课堂氛围也会变得比较差,不利于数学学习氛围的形成。    (二)教师的课堂策略存在问题    很多教师都没有注意到学生在课堂上的需求,虽然使用了一些专门的教学方法,却依然没有走出灌输式教学的怪圈。比如,学生提出疑问的时候,教师的处理方式比较冷淡,很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对学生的信心打击很大。或者给学生讨论的时间比较短,导致讨论变得形式化。还有一些教师,并没有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上,而是更看重学生的做题能力,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了讲解工作上,压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不利于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    四、“生本课堂”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思路      (一)建立和谐的课堂    教师需要转化自己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过去,教师在课堂中是主讲人,学生的学习是要照着教师的要求去做。而现在,教师更多时候都是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存在,辅助和引导学生的学习。为此,教师需要构建和谐的课堂环境,尊重学生的想法,允许他们形成和教师想法不同的意见,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加活跃。教师要减轻学生的压力,从过去通过压力迫使学生学习数学,转化成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当中。    (二)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小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非常强,但是,由于自控力比较弱,所以学生在关注了内容之后,很可能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转变了注意力。并且他们对不感兴趣的事物,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会更短。所以如果采用过于枯燥的方式来讲解数学,学生就很可能馬上就不再注意了。为了能够让学生提高学习注意力,教师需要通过一些特殊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比如可以制作PPT、播放动画,让学生能够对数学有更高的兴趣。      五、“生本课堂”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一)用生活中的事物吸引学生    数学本身很抽象,但是如果能够和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就变形象了,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物来讲述数学。而且,数学本身源于生活,和生活中的事物关系十分密切,教师可以很容易找到和数学相关的素材。例如,在进行乘法教学时,仅仅抽象地告诉学生乘法的结果,或者只是讲解乘法运算的过程,学生显然并不能记住。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乘法。比如,3×4 = 12,这个计算过程可以变成求取三个汽车总共有多少轮子,之后,再让学生举一反三,研究怎么计算三个汽车有多少车灯。学生并不能熟练地讲出3×2 = 6,所以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了解数学思维过程,这样才能够让数学思想真正被学生理解和应用。使用这些生活中的例子,也有利于让数学课堂的环境更轻松,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活跃的气氛。    (二)设置情境课堂进行教学    情境课堂的优点在于能夠让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符合学生的习惯,从而吸引学生学习。而且情境课堂会有更多的动手过程,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动手活动,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动手能力。例如,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纸来裁剪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进行小组讨论,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以及二者的不同。尤其是可以利用分析裁剪时的重点,把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特点和不同体现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脑海中形成更加直接认识,而不是仅仅对长方形、正方形概念的文字知   六、结语    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研究小学生的特点和小学数学的困难。使用“生本课堂”这个教学策略时,一定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分组讨论之后,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予以他们鼓励,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尊重学生的质疑,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更高的参与感,并且提升他们的信心。    参考文献:    [1]王艳娟.浅谈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策略研究[J].魅力中国,2019(4):21.    [2]江  龙.小学数学生本课堂动态生成活动策略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刊),2019(1):11.    [3]吴慧芬.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赤子,2018(21):82.    [4]胡燕锋.集数学元素 练学生品性——小学数学课堂依据蓝本内容渗透德育习惯的途径[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43):3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