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言训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4
/ 2

浅析语言训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陈霞 1 姚秀伟 2 安小龙 3

1. 山东省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莲溪学校 262306

2.山东省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莲溪学校 262306

3.山东省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莲溪学校 262306

摘要:语言是一种思维工具,一直以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定理、计算等都是教学重点,而学生的语言训练却被诸多教师忽视,但是语言训练对小学数学课堂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需要加强对小学数学课中语言训练的重视。本文分析小学数学课中如何开展语言训练,为学生营造出非常好的数学学习氛围,并满足学生表达的欲望和需求。

关键词:语言训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积极作用

前言:人们的认知活动以及思维过程,要借助语言进行表达,小学数学课中,语言表达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数学学习造成直接影响,教师要注重小学数学课中,对学生给予适当的表达空间,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这样可以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充分内化,并对学生表达能力起到提升作用,让学生具备更强的数学学习能力,小学数学课的课堂效能也可以达到锻炼和提升。因此小学数学课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语言训练。

一、营造出良好的语言氛围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些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所在,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活跃的因素。小学数学课中,若是学生本身的兴趣十分浓厚,对数学的学习就会有非常强烈的欲望,这样就会积极加入到小学数学课的学习中,产生语言表达的欲望,克服在小学数学课中说的困难。很多的学生对小学数学课的学习态度也是非常认真的,但是有问题的情况下不会表达,在相互交流中也不会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教师就是要让学生对小学数学课产生兴趣,产生说的欲望和冲动。这样可以让学生形成对小学数学课的良好兴趣[1]

(二)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往往学生若是喜欢一个教师,对这个教师所教学科就会更加喜爱,学习积极性就会非常高,反之就会形成一定的抵触情绪,对小学数学课的学习效果就会造成影响。小学数学课中,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深入到学生的群体中。教师对待学生要多一些关心以及尊重,与学生之间认真交流,用自己的真诚来得到学生的认可和信任,将自己变成学生的亲密朋友。师生的情感就会更加融洽,学生就会更加配合教师参与到数学语言的训练中去[2]

(三)让学生有话可说

小学数学课中,需要建立民主以及科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若是学生所说没有人理会,那么语言表达也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会对学生积极性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小学数学课中,若是有学生说,其他的学生就需要做到认真听[3]。教师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若是学生出现不同的意见,可以进行适当补充,对于一些语言表达非常好的学生,教师要认真倾听,适当鼓励。

二、满足学生爱说的需求

小学数学课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出有安全感以及舒适感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会更加浓厚,说的热情以及冲动会更加高涨,从而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课堂的活动中,在活动中就会充分表达。教师要适当组织小组探讨以及交流的活动,让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充分表达自己。比如在学习“长方体特征”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每个小组发放长方体的学具,教师组织学生围绕长方体的面、顶点以及棱长的关系等问题展开探讨。学生通过对学具的观察,就教师提出的问题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探讨十分激烈。在充分交流以及教师指导下,学生对长方体特点迅速掌握,为日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有部分学生思维缓慢,这个时候虽然是在集体交流中,但往往是坐在一旁,本身并没有参与到语言表达中。因为这些学生思维要慢一些,相比于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总是要慢一拍,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没有说的机会。教师要为这部分学生创造出表达的机会,可要求小学数学课的各个小组,都是要给每位组员轮流表达的机会,在小组内表达看法,让大家一同展开思考。另外是在充分探讨的情况下,每个小组可以出一个代表,在全班表达自己的看法,共同展开分析以及讨论。

三、培养学生善说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的教学实践中,存在很多的学生对某个问题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有要表达的欲望,但还是不知道如何去说的现象。这其实给教师提出了新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表达数学抽象问题。因此教师要对学生数学表达方面进行训练,让学生能够用一些适当的表达方式,掌握说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可以让学生注重在数学问题中谁跟谁比、谁作标准等这些要点,让学生明白问题的描述方法。

四、语言训练中要注意的问题

小学数学课中开展语言训练,教师要注重语言训练的效率以及质量。首先是要明确语言训练的主要目的,因为数学知识本身是有逻辑性以及抽象性的,小学数学课中教师对学生展开语言训练,需要促进学生思维的进步以及发展,训练的主要规则是完整、准确以及精炼,并不侧重生动和形象,这是数学语言的一种特点。教师要让学生注重对语言的组织,一些学生说:三个苹果加上两个苹果,最后有多少苹果?还有学生说:小明准备了三个苹果,妈妈又给了小明两个非常漂亮的苹果,那么小明最后有多少个苹果呢?但其实这样的形容不是非常好,很多的形容词并没有必要加入,简单的对问题信息进行表达,让问题明确,就可以达到目标。

其次是要注重语言的完整表达,小学数学课中对学生开展语言训练时,学生的语言一定要首先保证完整性,学生的语言表达足够清晰,并没有破绽,才是成功的表达,在数学问题中,若是有信息被漏掉,那么就会对问题的结果造成直接影响,或者是导致无法将问题顺利解决。

结论:总之,小学数学课中的语言训练,一方面是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加强语言训练,在小学数学课中形成表达的欲望和想法,并提升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参与度,营造出积极表达的氛围。

参考文献

[1]李菲.智慧教室互动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一课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65.

[2]陈淑娟,罗鸣亮.因“学”而来 循“理”而归——福建省第三届“明师之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综述[J].小学数学教育,2019(19):61-62.

[3]高小亮.“适”得其所 方显教学本色——基于学习差异性的小学数学“五适”课堂的探究[J].名师在线,2019(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