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4
/ 2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讨

乔晓英 谢彦朝

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11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市政、公路等各类工程项目的规模持续扩大,对岩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出更高要求。岩土工程是以求解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水文地质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环节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水文地质勘探结果的可靠性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的整体质量。本文对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设计;问题;措施

引言: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在工程施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一环。但是在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查这个环节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处理,不仅会耽误工程进度,影响工程按照计划顺利完成,还会导致施工质量下降。一些部门为了节约成本,减少岩土勘察的经费,导致勘测数据不准确,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还存在安全隐患。为了避免出现这些隐患,工程管理者应该完善管理制度,针对该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保证工程按质按量顺利完工。

一、岩土工程勘察概述   工程地质方面的勘察实际上是对建筑工程涉及到的地质条件进行调查。施工现场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地质情况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因此需对现场地质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地质变化,寻找最合适的施工地点,缓解地质方面对施工的影响,提升施工安全性。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比较丰富,其中包括岩土成分分析、物理性质分析、结构分析、化学性质及建筑工程本身的稳定性分析等。对现场地质类型进行分析,然后制订合理的施方案,勘察目标就是发现问题并解决,保证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

2.1地下水下降

一个工程的水文地质情况直接影响着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方向及进度,为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避免工程施工中发生地面沉降与塌陷等问题,获取准确的水文地质资料是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前提条件。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地下水的水位与类型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对管制水文地质情况对岩土工程施工的影响有利。充分了解水文地质情况,可以尽量避免岩土工程施工造成的灾害与危险,保证岩土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性。地下水位的下降容易导致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地层或岩层悬空状况,造成岩土工程施工区域内沉降与地裂幅度的增大,岩土工程结构逐渐失去原本的支撑力,对整个土层基础持力造成影响,威胁到岩土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出现地面沉降、地表下沉与崩塌等情况,岩土工程施工结构的稳定性降低,影响到岩土工程施工的质量与高效性,凸显出水文地质问题是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

2.2地下水上升

水文地质问题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的关键问题,而地下水对岩土优劣的决定性是水文地质问题的实质,管制水文地质情况对岩土工程施工环境具有直接影响。地下水位上升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较常遇到的水文地质问题之一,长时间降水与地质环境变化等因素容易造成地下水位上升,而岩土工程地基的承载力受到地下水上升的影响逐渐减小。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出现地下水上升的问题,还容易造成地面崩塌或移位,岩土工程结构软化甚至是无法承受地面重量,导致地面承载力进一步降低。地下水位上升可能早岩土工程施工或灌溉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加速腐蚀地基,土体承载力降低,地表出现盐碱化与池泽化,继而降低岩土工程结构的强度,无法保证岩土工程质量,对建筑造成严重破坏。

三、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有效处理措施   3.1明确勘察目标与任务   在进行勘察工作之前,必须要明确勘察的目标和勘察工作任务,针对水文地质的勘探工作,相关技术工作人员要对地下水的形成特点和分布规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进而对地下水的分布情况作出合理的评价,保证可以真实的评价地下水水量与地下水性质,进而解决其中存在的水文地质问题,增强勘察工作的可靠性。   3.3设计与任务分析   在岩土勘察工程实际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明确工作任务,保证可以提升设计工作质量。一方面,设计人员需要全面研究勘察工作的可行性情况,保证可以得到准确的数据信息,全面提升设计工作质量。另一方面,设计勘察人员必须要重视水文地质条件与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合理开展动态监测工作,科学评价水文地质问题,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处理问题。   3.3勘察施工区域地下水位   岩土工程受到地下水变化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任何一个不规律的变化都会导致施工难度的进一步加大,所以在整个岩土工程的勘察阶段,其核心勘测内容都是地下水位,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应做好水层渗透性的测量工作,在保证测水管进入到含水层当中之后,再开展相应的测量工作。   3.4把握实施要点   首先,在施工之前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依据已有的资料对目的地的水文地质情况做出比较清晰的了解和评估,分析该条件下的水文地质情况可能产生的灾害,以及预防灾害应该采取的措施。然后,在了解数据记录情况的前提下,根据要建设的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可能需要的部分进行实地考察测量,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计算,根据结果对该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价。据此来确定该地区的地下水变动趋势,地质的变化情况和特性,并且将结果详细记录下来。最后,根据前面一系列准备工作得出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措施。比如地质条件不太稳定的情况下要加强地基的承受能力,水位过高或者过低可以通过排水或者补充地下水的方式来改善。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避免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5建立合理和完善的水文勘察机制体系   进行建立科学的勘察机制体系是进行勘察水文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进行勘察工作的过程中既要对相关的发展规律进行顺应,要全方位的把握周边环境的变化状况,从而使其在对应用措施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另外,良好的地质勘察评价体系也是水文地质勘察机制中重要的一部分,其能够及时的分析和预测地下水问题,从而可以使地下水带来的危害进一步降低。   3.6完善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   (1)施工前,对水文地质的各方面条件可能对建筑或岩土体形成的危害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价,主要是判断会形成何种程度的危害,只有明确危害才能找到最合适的防治方式。(2)选址问题。对当地水文地质进行详细调查,为研究地基提供充足信息,清楚在政策情况下,地下水状态及相关人为操作影响后,地下水会发生何种变化,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3)基于不同的环境特点,确定评价重点。一些建筑是以软岩石和风化岩为基础的,地下水活动会导致岩土层软化,这些影响都要考虑到。严格评价并将其作为重点,一旦地基中出现粉细砂或粉土,还要考虑地下水管涌等灾害,这些都是对工程稳定性影响较大的因素,也是勘察中非常关键的部分,需格外注意。

结束语:

工程质量备受关注的大环境下,水文地质问题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的严重性更加突出。只有相关工作人员在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等各个阶段全面且深入地分析水文地质情况,获取真实可靠且详细的水文地质相关数据资料,对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等工作精益求精,避免水文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详细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能够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有力支持,从而保证岩土工程的安全高效实施。 参考文献:

[1]罗涛.探析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江西建材,2015(21):237-237.

[2]刘戈.解析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城市建筑,2016(3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