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甘石汤加减治疗慢性心衰合并肺纤维化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麻杏甘石汤加减治疗慢性心衰合并肺纤维化临床疗效观察

崔红洋 1 耿乃志 2

1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 2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要】 目的: 麻杏甘石汤加减治疗慢性心衰并肺纤维化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50例慢性心衰合并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2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麻杏甘石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采用 心力衰竭的分级(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6min步行试(6-min walking distance, 6MWD)各评定1次,以评定疗效;治疗4周后。最后用NYHA评定总体疗效,得出结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 (P<0.05);治疗组治疗结束后NYHA分级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结束后6min步行试验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杏甘石汤加减治疗慢性心衰合并肺纤维化临床疗效较佳。

【关键词】 慢性心衰;肺纤维化;麻杏甘石汤。

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 (或) 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综合征[1],而肺纤维化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医学上将肺纤维化归属为肺间质病,肺间质纤维化是肺组织损伤后常见的病理过程,表现为早期的弥漫性肺泡炎、后期的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可引起呼吸衰竭,死亡率高达 50% ~ 70% [2]。肺部病变造成肺组织结构以及功能的异常,使肺部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受累从而压力不断增高,右心扩张明显、肥大异常,进一步引起心衰,二者结合使心衰加重,5年病死率与恶性肿瘤相当[3]。我院采用中药汤剂加减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1月—2017年5月50例慢性心衰合并肺纤维化患者,运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87岁,平均70.76±11.56 岁。对照组中男9例,女16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96岁,平均70.24±13.56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50例患者均符合《内科学》第八版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且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制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 (NYHA) 为I~IV级中符合心功能Ⅲ级者;同是也均符合《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关于IPF的诊断标准[4]。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慢性心衰分级Ⅲ及肺纤维化的诊断标准;②6分钟步行试验小于450m;③生命体征平稳,年龄在30-100,自愿参加本研究者;④患者无近期迁移医院计划,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和严重传染性疾病患者;②排除病史小于12个月患者;③排除焦虑、精神疾病、抑郁症、对多种药物过敏及过敏体质患者;④恶性肿瘤,出血性疾病。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治疗:麻杏甘石汤加减组成:金银花30g连翘、杏仁、紫菀、桂枝、款冬花、丹参各15g菊花20g败酱草25g鱼腥草25g石膏25g黄芩10g大黄5g元胡20g川芎30g甘草10g水煎服,150~300ml, 早晚一剂分服,加心内科入院常规,治疗4周

2.2对照组

治疗:心内科入院常规治疗,治疗4周。

2.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临床症状 (胸闷、咳嗽、呼吸困难、Velcro啰音、乏力、水肿等) 的改善情况;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指标:NYHA、6min步行距离。

2.4 疗效标准

显效为患者胸闷、咳嗽、呼吸困难、、Velcro啰音、乏力、水肿等症状消失, NYHA心功能分级上调>1级;有效为患者各种临床病症基本消失, 各项临床指标明显改善, NYHA心功能分级上调1级;无效为患者心功能无变化或恶化。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5]

2.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疗效比较采用 t 检验。

3.治疗结果

3.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1可以看出,通过 NYHA心功能分级情况反映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2%,而对照组总有效率是8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25

8(32.0)

15(60.0)

2(8.0)

921

对照组

25

5(20.0)

15(60.0)

5(20.0)

80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3.2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

由表2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min步行实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2 两组6min步行实验比较 (±,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25

124.84±27.23

329.16±69.671

对照组

25

122.16±21.25

260.84±67.91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1P<0.01

4 讨论

临床上西医对于本病有良好的治疗方案,如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并且有很多疗效显著的代表性药物,但是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明显, 而且容易造成耐受性,这就充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6]。慢性心衰在中医领域一般认为是由于气虚、阴虚、阳虚、血淤等引起的“胸痹”以及“水肿”[7] 治疗心衰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扶正和祛邪的关系。心衰的病机是心之气阳亏虚为本, 瘀血、痰饮、水湿为标, 病性虚实夹杂, 以虚为本[8]。在国外以测量耐量为主要目标的运动试验作为评判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并认为 6m in步行距离对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超过了 NYHA 分级和射血分数等传统的预测指标[9]本临床观察进一步证明了, 麻杏甘石汤加减治疗慢性心衰合并肺纤维化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试验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 林果为, 王吉耀, 等.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魏燕华,刘桂桃.肺纤维化的治疗进展 .临床肺科杂志[J],2014,02,08.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 (12) :1076-1080.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间质性肺疾病学组.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 (6) :427-432.

【5】汪林琴,黎丽娴,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分析.中医临床研究杂志[J].2017.16(3).35-37.

【6】牛媛媛,刘磊.慢性心衰中医辨证施治体会[J].光明中医,2016.02.15(31).326.

【7】代升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J] .北方药学2017,06,01.

【8】陈可冀, 吴宗贵, 朱明军, 等.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6, 16 (5) :142-145.

【9】 邹旭,刘泽银,潘光明,麦舒桃,暖心胶囊对慢性心衰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的影响 .辽宁中医杂志[J],2006,08,18.

作者简介:崔红洋(1991-),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研究。

作者简介:崔红洋(1991.10)女,汉族,黑龙江泰来县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心血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