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电站技术方案策划的几点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分布式光伏电站技术方案策划的几点探讨

黄夫阳 王康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安徽省 236800

摘要:光伏发电是具有可再生、绿色环保、发电系统建造灵活、光伏建筑集成的特点,本文介绍了分布式发电站运行的影响因素,以及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技术策划时的布置策划、预装式设备的设计与选型、组件级智能监控,并提出了为提高发电站效率,在进行技术策划时可考虑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技术方案策划;运行效率

1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行影响因素分析

在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设备以及人员等因素影响,从而影响供电质量和效能。想要不断提升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效率,需要结合运行情况,加强各个环节的要素调度和统筹分配,才能有效降低隐患,提升整体运行效能。在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行方面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运行,通常是需要依靠太阳光源辐射来获取相关的能量,进而确保电力能够得以生产和输送,在光伏接收过程中自然因素往往不可控,一旦发生雷雨雪等天气,加上灰尘的覆盖,将会对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所以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天气情况做好防范,最大限度保证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的稳定性。

1.2设备方面的影响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运行涉及到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设备配置,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将会直接影响电能的产生和输送,所以需要对常用的设备,比如光伏电池板进行性能检测,还要加强电力转换系统构建,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设备的日常运行水平,满足电力供应的需求。此外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运行还容易受到人员因素的影响,如果设备管理人员等操作不当或者责任心不够,对安全隐患排查等不重视,将难以保证整体电能的输送。

2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技术策划

2.1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布置策划

众所周知,分布式光伏发电安装形式多样且复杂,典型的莫过于最佳倾角排布形式、平铺形式以及与建筑结合较为紧密的幕墙及光伏屋顶形式。前两种是最常见也是碰到最多的形式,往往在进行项目踏勘时,屋顶能够布置组件的功率是客户问到的最多的问题。采用最佳倾角的排布形式还是采用平铺的排布形式将带来两种不同的结果。采用最佳倾角排布形式可以使单位功率的组件全年发电量最大,而采用平铺的模式,则可以使单位面积内,组件的安装容量最大。究竟哪种排布形式最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是技术方案策划需要重点解决问题。

2.2分布式光伏电站预装式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要求可靠性高、安装时间短以及检修方便。因此,技术方案策划前期,一定要考虑分布式的这一系列建设特点。从项目建设安装的角度出发,工程量较大的是支架、组件的安装。常规组件支架的安装是将支架的零件运至现场进行拼装,不仅安装工序复杂,并且耗时较长。因此在技术方案策划时,选择快装折叠式支架,支架在设计好后,部分安装工作提前在工厂预装完成,到现场后,只需将支架展开,安装部分连接件即可。不仅大大减少了安装的工程量,同时,缩短了安装的时间,也为后期的运维提供了便利。

除去支架以外,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中工作量较大的就是电缆的接线,尤其是遇到倾角较小或者平铺的安装形式,接线空间小,接线尤为不便。同时,很多电缆接头由于施工人员的水平层次不齐,且施工环境恶劣,制作出的电缆接头往往容易发生质量事故。荒漠电站由于人烟稀少,即使出现问题,损失较小。而分布式电站多建在住宅、商场等设施,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降低电缆接线在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质量问题,同时,方便电缆的接线及提升电缆接线的速度,是技术方案策划的一个重点。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电缆选型设计时,考虑预制化电缆,要求工厂按照设计的电缆分段,进行电缆预制。电缆到达现场后,施工人员只需按照图纸,将电缆两端的接头进行对插即可完成电缆的接线,不仅省去现场制作电缆接头的工序,提升了施工进度,同时,提高了电缆接头连接的可靠性,方便检修及运维。

2.3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组件级智能监控

随着光伏行业及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必然要从场站化向产品化迈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分布式光伏电站将会像目前的大多数商品一样,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进行出售和购买。然而进入互联网的平台,少不了数据的采集和传输,组件化的智能监控由此诞生。虽然,目前分布式光伏电站距离商品化、市场化仍有一段距离,但是这是一个必然趋势。在目前光伏电站技术方案策划的阶段,必须为后期的市场化做好铺垫,从组件开始,汇流箱、逆变器、支架、电缆,每个设备都做到电子标签化,不仅能让买家看到电站运行的健康状况,同时能够了解电站的构成厂家,从而对电站进行合理估值和购买。

3提高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效率的具体措施

3.1加强标准化建设

提升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整体运行稳定性,想要确保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有效运行,应当首先加强标准化建设,对电站的设计以及运行维护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处理和优化,从标准化建设的视角来进行分析,从而确保各项资源配置到位,设置合理,夯实运行基础。加强系统规划设计,可以将太阳光辐射强度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分解,这样可以建立电站设备和运行的有效匹配机制,并在系统设计方面加强电压标准化处理,设计更加合理的方案并进行反复论证测试,切实通过电站标准化建设保障整体的运行效能。

3.2合理选择规范的设备型号

在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中,设备的运行对于光伏电站的稳定安全运行起到关键的支撑保障作用,尤其是要注意的是设备的选型和质量。一方面所以要根据分布式光伏电站不同点位的具体运行要求,选择不同型号的匹配的设备型号,不同的设备型号性能不一样,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所以要根据不同的运行环节,对设备型号进行科学匹配,确保符合运行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强质量检验,确保设备采购质量,符合运行的规范,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和性能检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稳定安全运行。

3.3加强施工管理

在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行过程中,建设施工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需要加强各个环节要素的全面控制,才能确保整体施工的规范性,所以要从施工设计,到具体的组织调度以及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高度重视,才能确保电力建设系统建设达标,为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3.4加强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行的安全质量全面检查

对于分布式光伏电站而言,发电效率的提升需要做好基础工作,所以应当注重质量安全的全面检查,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运行需要依靠太阳能电池接收板,所以要重点做好太阳能电池接收板的环境卫生清理,避免出现灰尘覆盖等情况影响发电效率,此外还要加强设备的统一调度管理,确保专人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检修,加强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培训,提高他们精细化管理意识和规范化操作水平,筑牢安全防线,利用专业知识有效排查各类隐患风险,切实提升发电效率。

4结语

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电力行业发展速度快,新型发电设施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出现并不断发展。而作为一种重要的发电项目,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其实际运行中,很多自然与设备等因素都会影响电力系统的实际发电效率,所以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技术方案策划以降低这些因素对电力系统运行造成的影响,为分布式电力系统发电效率的提高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新.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效率提升策略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71~72.

[2]冯相赛.分布式光伏电站运维现状及发展趋势[J].能源與节能,2018(4):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