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冠心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崔默予 梁彩红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 264200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根据盲选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各40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此护理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焦虑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优质护理于冠心病患者可显著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可扩大临床应用范围。

关键词:冠心病;优质护理;临床疗效;应用价值

作为临床中常见的一类心血管疾病,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损害患者身体健康,造成生活及心理负担[1],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有报道指出,实施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为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取得满意结果。现详细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根据盲选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各40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平均年龄为66.17岁(Max79岁,Min42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年龄为65.89岁(Max78岁,Min4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别(P>0.05)。所有患者均知晓研究资料的用途及目的。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在此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

1.2.1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待患者病情平稳后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冠心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更好的了解病情,若患者存在心情紧张、焦虑等情况则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3],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了解患者心理所虑,鼓励患者讲出自身的担忧,依据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相应的指导,取得患者的信任从而提高配合度,更加顺利的完成诊护工作。

1.2.2饮食护理

提醒患者多补充一些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食物,禁饮浓茶或咖啡,减少高脂肪、高热量、生冷辛辣等食物的摄入,注意补充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若患者食欲不振则对症调整饮食方案,提高患者食欲,促进患者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4]

1.2.3康复锻炼

护理人员要在患者住院期间结合患者实际康复情况进行康复锻炼方案的设计,使用个性化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更好的接受和理解冠心病相关知识,叮嘱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此外,康复锻炼方案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康复早期可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鼓励患者自理生活。于出院前期进行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学习自我心情的调节方法,学习意想放松法和转移法等,避免精神过度集中于疾病。

1.2.4针对护理

综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情发展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若患者病情严重则加强病情监护力度,注重巡房。护理人员在患者每次服用特殊药物前实施过敏试验[5],明确各类药物的使用禁忌及注意事项。在实施各项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动作要轻柔,提高患者诊疗舒适感,严格遵循护理守则和制度进行护理,避免发生护理事故。

1.3统计学方法

对此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若结果比较时具有明显差异,且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临床指标比对

经分析研究,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焦虑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临床指标比对

组别

住院时间(d)

不良反应发生率(n,%)

焦虑评分(分)

实验组

对照组

18.91±3.17

24.27±2.47

4(10.0)

13(32.5)

38.02±2.41

43.18±3.15

2.2满意度比对

经满意度调查,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满意度比对

组别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实验组

对照组

26(65.0)

20(50.0)

13(32.0)

12(30.0)

1(2.50)

8(20.0)

39(97.5)

32(80.0)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发生冠心病,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优化患者心理情绪,叮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规避各类危险因素,注重保障自身安全,优化生活质量。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注重护理干预的质量,积极推进心理护理和康复锻炼,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分析研究,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焦虑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满意度调查,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参考文献结果一致。

由此可知,应用优质护理于冠心病患者可显著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可扩大临床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郭舒婕,宋葆云,刘玉玺等.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31-33.

[2]沙岩.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3):154-155.

[3]姚淑琴.优质护理对冠心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2):319-320.

[4]柏静,杨君裘.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4):140-141.

[5]刘素勤.新型网络平台在冠心病 PCI 术后优质护理体系中的构建及应用效果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6):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