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异体骨垫合用自体骨粒在腰椎间融合术中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3
/ 2

同种异体骨垫合用自体骨粒在腰椎间融合术中的临床应用

郭小强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人民医院骨外科 841800

【摘要】: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垫结合自体骨粒在腰椎退行性病变手术中椎体间融合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2010年6月至2016年4月367例腰椎退行性病变病例,男性216例,女性151例,平均年龄62.7岁。有腰椎融合手术指征,采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联合同种异体骨垫加用自体骨粒椎体间植骨。通过术后3月、6月、9月、12月、18月的随访,观察临床椎体融合效果。结果:术后9月椎体间植骨良好,骨性融合,结论:此种植骨方法对椎体间融合治疗效果良好,提供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保证腰椎的正常生理功能。

【关键词】:同种异体骨垫、自体骨粒、椎间融合术

椎体融合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重要手术部分,良好的融合可以维持腰椎间盘的高度,腰椎曲度。矫正腰椎畸形,提供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保证腰椎的正常生理功能,临床报道优于非手术治疗方法[2]。目前依然是手术的金标准[3]。椎体融合率是手术的关键。我院从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对367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使用后路彻底清理椎间盘组织,椎弓根钉系统联合同种异体骨垫结合自体骨粒在腰椎间植骨手术方法,取得良好的椎体间融合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67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所有明确诊断,术前经过至少半年以上的中、西医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并且有持续性的腰痛及放射痛,制定椎间盘摘除同种异体骨垫合用自体骨粒在腰椎间融合术方案。

1.2手术材料:选用新疆原乌鲁木齐军区总医院骨科研制的系列异体骨垫,依据椎间隙的大小不等,选用型号不等的异体骨垫合用自体骨粒。调整椎弓根钉棒系统,紧固螺丝钉,必要时可以纵向加压骨垫,安装横联杆,稳定腰椎。

1.3手术方法:麻醉生效后,取俯卧位,以病变椎间盘为中心作纵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棘突、椎板及两侧的上下关节突,取除增生的骨赘,显露上下关节突,确定椎弓根进针点,植入椎弓根钉。取除病变间隙上下棘突及椎体椎板,将取出的骨组织去除软组织,制成5mm左右大小的骨粒。椎管扩大至双侧侧隐窝。切除隐窝骨质增生,减压神经根。将硬膜牵开,显露椎间盘并切除,在骨垫不能到达的椎间隙植入骨粒并压实。骨垫的空心腔中植入骨粒,压实后植入椎间隙。椎弓根钉棒加压固定骨垫。放置负压引流,逐层缝合伤口。

1.4术后处理:术后心电监护1-2天,选择头孢二代抗生素,根据药物半衰期预防感染2-4天,观察患者引流量,48-72小时拔除引流管,3-4天带腰围下地活动,10-15天出院。3-4月以后正常的生活工作。

2.治疗结果

术后3月、6月、9月、12月、18月的随访,椎体间植骨良好,均获得骨性融合,复查X线见植骨间隙透亮带的消失,骨小梁穿过椎体间隙。提示骨性融合,相邻节段无明显的椎体坍陷,滑脱或再次失稳,椎间盘高度恢复良好,腰椎曲度维持良好。椎弓根内固定材料无断钉、断棒病例。

3.讨论

3.1理想的椎体间融合材料应该具备以下特征[3]:骨的诱导性,诱导周围的组织中的间质干细胞向成骨干细胞分化;骨的传导性,骨细胞爬行替代的骨性支持;成骨作用,移植物本身含有成骨细胞,能够形成新骨。

自体骨可以提供骨传导支架,骨诱导因子、成骨活细胞,特别是松质骨中骨诱导因子、成骨活细胞含量最为可观。临床上最为常用的脊椎椎体融合材料[4],而且,无排异反应,是脊柱融合术骨移植的金标准[5],但是单纯的自体骨移植,骨量有限,多为松质骨,不能早期负重活动,取骨的大小、形状有严格的要求,增加取骨手术的困难。因此,自体骨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收到限制。

同种异体骨垫在总结椎间融合器的基础之上,选用同种异体皮质骨,根据椎间隙解剖特点,前宽后窄,骨垫加长加宽,增加接触面积及稳定性,设计型号较多,达到个性化的植骨需求。骨垫表面有锯齿状结构,预防椎体滑脱,增加融合孔,利于椎间融合。骨垫弹性模量接近椎体皮质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疲劳性[1]。前柱占整个三柱承重大部分,单侧植入骨垫,对侧空虚,承重的过于集中,早期下床活动,骨垫的空心结构。可能造成骨垫的破碎。骨垫可以提供骨传导支架,但是缺乏骨诱导因子、成骨活细胞对椎体间融合是不利的。

本院在临床实践中,腰椎后路去除椎体棘突和后板,去除软组织,制成5mm左右大小的骨粒,不必另外手术取骨,切除椎间盘后,在骨垫不能到达的椎间隙植入骨粒,刮匙压实。椎体棘突和后板多为松质骨,这种植骨方法很好的利用自体骨的骨传导支架,骨诱导因子、成骨活细胞有利因素。也利用了同种异体骨垫的生物相容性、抗疲劳性、个性化植骨等有利因素。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取得100%的融合效果。明显高于其他的材料融合手术方法。

3.2椎体间融合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对椎间盘、软骨及退变的纤维环的完全切除;植骨过程中减少椎体终板的破坏;自体骨粒软组织完全剔除;维持椎间隙的高度。椎体融合术中,维持椎间隙的高度利于维持侧方关节突一定的距离与高度。保持椎间孔的大小,使神经根有足的够的空间通过椎间孔。避免神经根术后受压,维持腰椎的生理曲度及生物力线的正常。是保证术后永久疗效的基础。

总之,本次临床应用回顾总结中,同种异体骨垫结合自体骨粒在腰椎融合手术临床实践中的取得很好治疗效果。腰椎融合术已成为当今治疗的金标准,同种异体骨垫合用自体骨粒有明显的优势。其远期的效果需要大样本前瞻性研究、随机对照研究验证。也期待手术方法、骨科器械的革新解决腰椎融合手术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关玉成,季明华,严 耘,许 刚,范相成.应用PLIG技术治疗中老年多节段腰椎不稳. 颈腰痛杂志, 2006年 27卷 第3期

[2] 陈博来,许鸿智,林 颖,林定坤,孔 畅,王羽丰,郭玉海,宁飞鹏。动态稳定系统(Dynesys)的临床研究.脊柱外科杂志,2010年12月,第8卷第6期。

[3] 郭佳勇,尹宗生,王 伟,王 涛.硫酸钙陶瓷与自体骨移植再脊柱融合术中融合效果的Meta分析.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3年23卷 第4期.

[4] Arer JW,Daffner SD.Bone graft extenders and substitutes in the thoracolum spine[J].Am J Orthop(Bell Mead,NJ),2012,41(5):230-235.

[5]张剑刚,丁文元,申摇勇.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脊柱外科杂志,2011,9(4):232-235

作者简介:

郭小强(1980.12.20—— ),性别:男,汉族,单位:若羌县人民医院,职称:主治医师,职务:主治医师,学历:本科毕,研究方向:骨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