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儿科临床研究与儿童用药安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3
/ 2

探究儿科临床研究与儿童用药安全

郭慧冬

哈尔滨市阿城区儿童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500

摘要:目的:分析儿科临床用药安全管理的现状,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临床用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儿科病房发生的护理用药错误引起的不良事件和院科两级护理质量检查中现的用药安全隐患共 32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策。结果: 常见原因为执行医嘱错误(34.4%)、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25.0%)、操作不规范(18.8%)、护理人员因素(12.5%)、实习带教不严格(6.3%)和药品过期(3.1%)。结论: 在儿科临床用药护理中,应该完善安全用药流程,规范护理管理,规避用药风险,加强患儿及家属对用药知识的了解,保障患儿的用药安全,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儿科;用药安全;管理

Exploring pediatric clinical research and pediatric drug safety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of clinical use of pediatric patients, 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ediatrics. Methods: A total of 32 cases of drug safety risks caused by the errors of nursing medication in the pediatric ward in March 2015 and May 2016 were analyzed. The causes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Results: A common cause w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doctoral error (34.4%), the strict implementation of the check system (25.0%), the operation was not standardized (18.8%), the nursing factor (12.5%), the internship was not strict (6.3%) and Drug expiration (3.1%). Conclusion: In the pediatric clinical drug care, should improve the safe medication process,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care, to avoid the risk of medication,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drug knowledge to protect childminders medication safety, improve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on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 Pediatrics; Drug safety; Management

儿科护理工作的风险性无处不在,一旦事故发生会影响患儿的安全,引起医疗纠纷发生。用药安全是护理安全管理中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儿科用药存在较高的用药安全风险,加强儿科临床用药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加强儿科临床用药安全护理,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快患儿康复速度。调查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全院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现,用药错误占48.4%。现对我院 2015年3月-2016年5月儿科上报的用药错误护理不良事件和院科两级护理质量检查中发现的用药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儿科上报的用药错误护理不良事件和院科两级护理质量检查中发现的用药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有32例患者,男28例,女4例,年龄5-11岁,平均年龄(5.9士2.6)岁,疾病类型:呼吸系统疾病14例,循环系统疾病7例,消化系统疾5病例,血液系统疾病3例,外科疾病2例,其它疾病1例。所有患儿均在本院接受检查并确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将所有数据结果录人到SPSS15.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确保录人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分析用药错误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

结果

32例儿科护理用药错误引起的不良事件或安全隐患的原因为: 执行医嘱错误(34.4%)、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25.0%)、操作不规范(18.8%)、护理人员因素(12.5%)、实习带教不严格(6.3%)和药品过期(3.1%)。

3.讨论

大多数患儿病情较轻,采用药物治疗便可痊愈。儿科病房的药物治疗是儿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护理人员在配药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隐患会成为影响患儿健康的不安全因素,影响患儿的康复。因此,为提高用药安全性,确保患儿早日康复,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本次研究发现本院在2015年3月-2016年5月儿科上报的用药错误护理不良事件和院科两级护理质量检查中发现的用药安全隐患32例的原因为: 执行医嘱错误(34.4%)、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25.0%)、操作不规范(18.8%)、护理人员因素(12.5%)、实习带教不严格(6.3%)和药品过期(3.1%)。具体原因如下:主班护士处理医嘱时注意力不集中,常被其他事情干扰,将医嘱转抄到执行单和输液卡时,易误抄漏抄;护士交接班不详细,对特殊时间用药、特殊用药或未及时用药的患儿未认真交接,导致换班后患儿药品漏用或错用;有的实习生带教老师不严格,常让实习生单独操作,增加了用药安全风险;高浓度药品未单独分类保管,药物未入原装盒或多种药混放一起,容易出错; 护士未能做到每班认真查对医嘱,或查对时未做到医嘱单、电脑、执行单、输液卡或口服药卡的四核对;在未询问清楚药物过敏史的情况下,未行药物过敏试验;在给药前、中、后未认真查对药品和患儿身份,导致发错药、打错针、换错液体等;静脉滴注速度控制不合理,[1]如脱水患儿需快速补液,而新生儿、心肺疾病患儿则需严格控制滴速,过快会发生肺水肿等严重后果; 儿科护士在操作中常伴随着患儿的哭闹和躁动,除要付出较大的体力外,还要承担沉重的心理压力,影响其判断力和操作准确性。[2]经过分析,认为应加强护理的力度,落实科学的管理:进一步明确主班护士工作职责,对重整医嘱、新医嘱、特殊用药及在转抄执行单和输液卡时实行双人核对;每天做到对全病区所有医嘱认真查对,同时核对第二天输液卡后再行摆药,[3]摆药时要双人查对,尤其注意查对早、中、夜班产生的新医嘱,及时发现、补救用药问题; 积极参加培训,强化自身临床操作技能,掌握用药方法,做好药物的存取工作;及时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儿用药情况与恢复情况;开展儿科用药安全的护理风险管理,完善用药安全的管理制度及用药流程,监督护理人员落实执行流程;主动为患者讲解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一些基本的用药常识,从而可以更好配合医护人员;对于科室备用的急救药品,未严格按照“四定”进行管理,未做到班班交接,造成药品备用不齐全,影响急救效果;科室中的毒性或麻醉药品未严格进行专柜专锁保管,造成用药隐患。总之,护理管理者需要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优化儿科临床用药工作流程,以降低用药风险,规范护理行为,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段桂仙.儿科临床用药安全护理风险管理.儿科药学杂志[J],2015,21:47-48.

[2]管辉琴.儿科临床用药安全护理的临床干预效果.当代医学[J],2016,22:100-101.

[3]赵梦,郑迎.加强儿科临床用药安全的护理风险管理.中医药管理杂志[J],2016,2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