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的副作用有什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4
/ 2

全身麻醉的副作用有什么

邓永富

四川省九寨沟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四川阿坝 623400

随着技术的发展,医院的生命体征监测设备已经很完善了,在麻醉期间持续监测并进行干预可使各项指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但是不能说术中没有风险,只能说风险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对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术中要是不用麻醉药物,患者在手术操作下会出现疼痛及机体应激性反应,引起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导致患者出现乱动的情况,促使手术操作困难,可能对周围组织、血管造成损伤。

对麻醉药的作用进行分析,全身麻醉药经血液循环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进而起到全身麻醉效果;局部麻醉药可对局部神经传导进行阻滞,阻止手术部位疼痛刺激向大脑传递,发挥镇痛效果。药物的使用过程中有利有弊,麻醉药也是一样,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1.全身麻醉的分类

目前临床还没有明确掌握全麻药物的麻醉机制,但认为同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和脂质学说等有关,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学说认为吸入全麻药物可对兴奋性突触进行抑制,促进抑制性突触的传递增强,在干扰配体门控离子通道的功能影响下发挥全身麻醉效果。脂质学说认为,吸入全麻药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其进入到神经细胞膜脂质层内会出现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对离子通道的结构、功能造成干扰,并对递质的释放\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递进行抑制,产生全身麻醉作用。临床常用的全身麻醉方法包括吸入麻醉、静脉麻醉、肌肉麻醉、直肠麻醉。

1.1吸入麻醉

吸入麻醉是指通过麻醉机经呼吸道吸入挥发性麻醉药物或气体的方式,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较高的可控性、有效性、安全性。吸入麻醉的优点在于:①起效快,通过调节浓度和氧气流量可以快速达到需要的麻醉浓度;②排出快,可调节浓度和氧气流量,其可以通过肺部迅速排出,病人恢复清醒迅速; ③对循环和呼吸影响较小,尤其最新的吸入麻醉药物如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麻醉作用强,恢复迅速,无明显呼吸循环抑制;④副作用少:除了氟烷有轻度的肝功能损坏以外,最新的麻醉药对肝肾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⑤可以不通过有创方式给药。缺点为:污染工作环境、必须与氧气合用、投资较大、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等。

1.2静脉麻醉

静脉麻醉是指经静脉注入麻醉药物的方式。静脉麻醉的优点是起效快、苏醒快、对呼吸道无刺激、无污染、以避免某些吸入药的毒性。缺点在于:肌松效果差、代谢受肝肾功能影响、可控制性不如吸入麻醉、静脉麻药镇痛效果不强、无法连续监测血药浓度。

1.3 肌肉麻醉、直肠麻醉

肌肉麻醉、直肠麻醉是指麻醉药物经肌肉、直肠注射进入体内的方式,上述两种全麻方法近年来在临床中的应用率不高,这与肌肉麻醉、直肠麻醉的起效慢等因素有关。

2.全身麻醉的副作用

2.1气管插管引起的副作用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机体应激反应,可能会损伤牙齿和口腔黏膜,影响气管功能。

2.2反流、误吸

全身麻醉可能出现反流、误吸等情况,进而导致急性呼吸道梗阻、肺部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导致全麻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2.3抑制循环和呼吸系统

含氯的全身麻醉药物会对患者的心肌收缩力进行抑制,促使心肌耗氧量下降,导致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减少内脏血流,出现心脏抑制症状,而地氟烷和七氟烷抑制心血管系统的效果比含氟麻醉药小。全身麻醉药物还会使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降低,并降低潮气量和每分钟通气量,刺激呼吸道。

2.4松弛骨骼肌和子宫平滑肌

含氟麻醉药具有松弛骨骼肌的作用,应用在产妇中可松弛子宫平滑肌,延长产程,增加产后出血量,可能导致产后大出血的发生。

2.5全麻后苏醒延迟

术中全身麻醉停止给药后,患者意识恢复时间一般在1小时到1个半小时,可以逐渐恢复术前记忆和定向能力。药物作用时间延长、全身代谢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高龄等原因均可能引起全麻后苏醒延迟。

2.6躁动

全麻恢复期大部分患者处于嗜睡、安静的状态,脑功能趋于正常,而少部分患者会发生较大的情感波动,以不能控制的哭泣、烦躁不安等为主要表现,这与围术期用药、术后疼痛有关。

2.7术后恶心与呕吐

在全麻术后常见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对患者的正常休息产生影响。既往存在相关病史、早期妊娠、糖尿病等患者在全麻术后易出现恶心呕吐,且全麻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区域性麻醉高;手术部位与方式、全麻药物的种类、术后疼痛也会导致恶心呕吐的发生。

2.8支气管痉挛

全麻过程中、手术后患者均可能出现急性支气管痉挛情况,以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气道变窄、呼吸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另外患者还会出现严重缺氧症状,若是没有及时解除上述症状,会影响有效通气效果,改善血流动力学,导致心律失常、心跳骤停。支气管痉挛的发生同麻醉手术有关的神经反射、气管插管的局部刺激、麻醉药及肌松药等药物的使用存在相关性,且既往存在呼吸道慢性炎症、支气管哮喘史、抽烟史的患者出现支气管痉挛的可能性更高。

2.9低氧血症和通气不足

呼吸系统并发症会导致术后康复时间延长,甚至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全麻后常出现气道阻塞、喉阻塞、舌后坠等情况,应通过调整体位和呼吸机参数等方式促使气道通畅。另外中枢性呼吸驱动的削弱、体内产生CO2增多、呼吸肌功能恢复的不足、呼吸系统急性或慢性疾病等因素均可能引起通气不足;超重、高龄、麻醉时间超过4小时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低氧血症,且苯二氮卓类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会出现呼吸抑制。

2.10急性肺不张

全身麻醉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为急性肺不张,患者可能因呼吸功能代偿不足出现严重缺氧而死亡。急性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急性或慢性梗阻、慢性气管炎均可能导致急性肺不张的发生。

2.11高血压

全身麻醉恢复期,麻醉药物失效后,术后疼痛、低氧血症、吸痰、导管拔除等因素均可能出现高血压,尤其是术前存在高血压的患者发生率更高,以术后30min内比较多见。

结语:全身麻醉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及风险性,但是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全麻操作医师技术水平的提高,全身麻醉的安全性也在不断升高。目前全身麻醉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任何医疗操作都不能说是百分之百安全的,因此需要关注如何减少全麻药物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