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气吸入镇静技术在牙科恐惧症患者口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分析

/ 2

笑气吸入镇静技术在牙科恐惧症患者口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分析

黎卫兰

湖南省 长沙市口腔医院 410000

目的:观察和分析笑气吸入镇静技术在牙科恐惧症患者口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方法:2017年01月-2018年01月期间本院接收多例需进行口腔治疗的儿童牙科恐惧症患者,以15%比例选取其中的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笑气吸入镇静技术治疗口腔,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口腔,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镇静评分、治疗依从性情况和主观焦虑水平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Ranmsay评分、Briekopf and Buttner评分和Frank1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主观焦虑状态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主观焦虑状态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笑气吸入镇静技术能够提高临患儿治疗依从性,改善患儿精神、焦虑状态,预后理想,建议大力推广和使用该种口腔治疗辅助技术。

关键词:牙科恐惧症;口腔;笑气吸入镇静技术;效果

牙科畏惧症,又名牙科焦虑症,主要指牙科患者接受口腔诊疗时所表现出来的异常行为、生理和心理。现存文献资料显示,儿童牙科恐惧症具备很高的发病率,极易影响正常治疗[1]。最近几年,本院采取多种方式控制牙科焦虑。其中,笑气吸入镇静技术(类属于行为管理技术)存在以下优点:恢复完全,恢复快,镇静深度易于控制等,能够帮助患者抵抗焦虑[2]。文章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儿童牙科焦虑恐惧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笑气吸入镇静技术,获得满意效果,同时预后情况喜人。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本院确诊牙科恐惧症患儿共52例,所选患儿年龄均大于或等于四周岁,智力正常,未患有中耳、气道梗阻等疾病,对笑气不过敏。采用随机方式,将52例患儿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15例男、11例女,年龄4-11岁,平均(6.69±1.64)岁;对照组中14例男、12例女,年龄5-11岁,平均(6.61±1.73)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研究所用设备与材料

设备:笑气混合输出系统(生产商:美国Matrx公司,规格:Digital MDM),材料:笑气(生产商:纽瑞德特种气体厂家,医用笑气充装量:20Kg)

1.3 方法

待所有患儿入院,先是给予其基本心理行为诱导,而后采用不同方法开展口腔治疗。

1.2.1 对照组:对该组患儿实施常规口腔治疗。

1.2.2 观察组:对该组患儿实施常规(与对照组相同)+笑气吸入镇静技术口腔治疗,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对笑气设备进行仔细检查,确定能够正常使用,将显示屏等开关打开;其次,为避免出现漏气,引导患儿科学选用鼻罩;再者,180-300s内患儿持续吸入氧气(体积分数为100%),对气体流量加以设定,并不断调整体积分数(依据标准滴定法),基数为5%,增加率约5%,保证增加时间间隔大于60s。待患儿舒适,则镇静达到最佳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笑气体积分数调整最高限为50%;第四,开始口腔治疗,结合患儿反应和治疗需求,对笑气体积分数进行调整;第五,治疗时,医护人员须注重与患儿之间的沟通交流,抚慰其情绪;第六,接受口腔治疗后,患儿300s内连续吸入氧气(体积分数为100%);最后,对患儿就诊情况进行评价,如果半小时内没有出现不适反应,那么患儿和家属可在明晰相关注意事项后离开医院。

1.4 疗效评价依据

其一,统计比较两组治疗后镇静评分和治疗依从性。镇静评分包括Ranmsay评分、Briekopf and Buttner评分,治疗依从性采取Frank1评分。Ranmsay评分:患儿躁动,意识清醒(1分);患儿安静接受治疗,意识清醒(2分);患儿有睡眠倾向,接受指令后有反应(3分);患儿可迅速接收呼唤,入睡(4分);患儿反应迟钝,入睡(5分);患儿处于很水状态(6分)。Briekopf and Buttner评分:激惹状态(1分),正常状态(2分),迟钝状态(3分),倦怠状态(4分)。Frank1评分:完全不接收治疗(1分);相对不接受治疗(2分);接受治疗,但态度不积极(3分);接受且主动配合治疗(4分)。其二,利用CFSS-DS(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测评患儿治疗前后主观焦虑状态,以分析预后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8.0分析,计数资料取率(%),计量资料取平均值±标准差(x±s),组间率对比取x2检验(或T检验),P<0.05具统计差异[3]


  1.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后各指标评分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Ranmsay评分、Briekopf and Buttner评分和 Frank1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各指标评分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Ranmsay评分

Briekopf and Buttner评分

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

26

2.21±0.27

2.53±0.45

3.67±0.39

对照组

26

1.21±0.48

1.22±0.56

1.41±0.47

t

-

9.2587

9.2980

18.8686

P

-

P<0.05

P<0.05

P<0.05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主观焦虑状态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主观焦虑状态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主观焦虑状态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主观焦虑状态CFSS-DS评分比较(x±s)

组别

例数(n)

治疗前CFSS-DS评分(分)

治疗后CFSS-DS评分(分)

观察组

26

20.15±3.56

13.37±1.83

对照组

26

20.09±2.98

18.01±0.95

t

-

0.0658

11.4746

P

-

P>0.05

P<0.05

三、讨论

牙科恐惧症在儿童口腔患者中较为常见,为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医护人员有必要采取镇静措施。近年来,我院开始广泛应用笑气吸入镇静技术来辅助儿童口腔治疗,获得骄人成绩。

笑气类属于镇静剂,除快速发挥作用,还在血液中具有稳定发热表现[4]。笑气代谢过程中,其并不会经由机体肝脏部位,排泄主要是通过肺部。就儿童肺泡通气量和心排量来讲,两者都比较大[5]。所以,当进行笑气镇静时,儿童会有很快的吸入和排除速度。较其他抗焦虑方式,笑气吸入镇静剂存在着以下不可比拟的优势:镇痛质量高,可帮助患儿有效抗焦虑;不仅起效快,而且便于控制量;操作简单,无需口服或肌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儿治疗疼痛感。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观察组Ranmsay评分、Briekopf and Buttner评分和 Frank1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说明,笑气吸入镇静技术可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主观焦虑状态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主观焦虑状态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笑气吸入技术可缓解患儿焦虑情绪,利于患儿尽早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笑气吸入镇静技术能够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改善患儿精神、焦虑状态,预后理想,建议大力推广和使用该种口腔治疗辅助技术。

参考文献:

[1]王泽凤.笑气/氧气吸入镇静在牙科畏惧症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3):3478-3480.

[2]沈况敏,王银龙,朱友明.笑气吸入镇静技术联合高速气涡轮手机在牙科焦虑症患者拔除下颌阻生齿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7,21(10):1847-1850.

[3]王萍.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在儿童牙科焦虑症患者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6,22(33):83-84.

[4]贾晓青.笑气吸入镇静技术在牙科恐惧症患者口腔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08):177-178.

[5]陈亚琼,赵璐.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辅助儿童牙科恐惧症临床诊疗的效果评价[J].青海医药杂志,2015,45(11):32-34.

项目基金: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 长财企指[2017]53号 编号kq17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