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全麻苏醒后出现脊髓高压征 1例报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4
/ 1

椎间孔镜全麻苏醒后出现脊髓高压征 1例报道

陶乐 郭涛 邢玉涛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 100080

摘要经皮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即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作为一种常见的脊柱微创手术方法,近年来在我国已广泛应用,获得良好的疗效。但手术量增大后,其并发症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文章报告1例患者在麻醉后发生脊髓高压征的成功救治处理,旨为麻醉医师处理围手术期脊髓高压征患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椎间孔镜 脊髓高压征 全麻 围手术期

经皮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即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作为一种常见的脊柱微创手术方法,近年来在我国已广泛应用,获得良好的疗效。但手术量增大后,其并发症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并发症主要有复发、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损伤、腹膜后血肿、伤口感染及椎间盘炎等1]。北京市海淀医院在椎间孔镜手术的全麻苏醒后发生脊髓高压征1 例,现报告如下。

1 病史资料

患者,女,85岁,腰痛2年,加重伴间歇性跛行2周。经过理疗及用药等治疗后病情未见好转,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住入院。既往高血压病3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NYHAII级)、心律不齐(房颤)。

术前查体: 患者腰椎生理曲度变直,腰部后伸活动明显受限,侧屈、旋转活动受限,L3-5棘突间压痛(+),可引出右下肢放射痛。双侧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双侧加强试验阳性。双下肢肌力、肌张力及感觉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膝腱反射(+),双侧跟腱反射正常,病理征阴性。

术前核磁: L3-4、L4-5椎间盘突出,L2、3椎体融合改变,各节腰椎骨质明显增生。术前评估未见手术禁忌证。

全麻下行腰椎间孔镜手术,手术历时180分钟,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毕顺利拔管。入麻醉恢复室十分钟后病人全身抽搐肌颤,自述双下肢麻木。高度怀疑脊髓高压征,静脉予甲强龙80mg、咪唑安定2mg、丙泊酚80mg,持续面罩吸氧5L/min,病人镇静入睡后,全身肌肉颤搐逐渐减弱至消失。维持病人安定镇静2h,2h后病人苏醒,未再次出现全身肌肉颤搐,双下肢麻木感消失。术后随访病情平稳,一周后出院。

2 讨论

“脊髓高压综合征”是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其原因可能是:(1)通道建立后,椎管内压力已由负变正,椎管内灌洗液充满后压力又小幅增加,持续灌注后椎管内压力剧增。(2)手术时间过长,可能会增加脊髓受压的风险。

有报道称颈项部疼痛为发病前兆,临床表现可能是由下至上渐进性双下肢麻木,伴肌肉颤搐,可伴下肢有疼痛,活动障碍。本病例术中全麻应用的肌松药可能掩盖了肌肉颤搐,全麻状态下病人不能自述颈部疼痛或双下肢麻木。

丙泊酚和咪唑安定是临床上常用的镇静治疗药物2] ,本病例中应用咪唑安定和丙泊酚后病人快速平稳地达到安全的镇静状态。丙泊酚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短小静脉麻醉药,被认为是术中理想的镇静药物,其通过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的堆积,增强γ-氨基丁酸来发挥镇静作用,起效快、半衰期短,苏醒快,镇静深度易调,控制性好,同时还产生遗忘、抗惊厥作用。咪唑安定是一种水溶性的苯二氮类镇静药,能发挥良好的镇静、催眠、抗焦虑作用,作用时间长,但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且其不通过肝脏代谢3]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脊髓高压征应以预防为主,及早发现,出现后积极给予恰当处理。包括:(1)灌洗液满足手术视野时,尽量单通道,位置放低。(2)局麻下手术时应注意前驱症状。(3)发生不适时马上终止灌洗,必要时终止手术,给予充分安定镇静加激素治疗,注意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参考文献

[1] Ahn Y.Transforaminal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technical tips to prevent complications[J].Expert review of medical devices,2012,9: 361-366

[2] Xu L,Hu Z,Shen J,et al. Does dexmedetomidine have a cardiac protective effect during non-cardiac surgery?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2014,41:879-883.

[3] 沈权康.咪达唑仑在 PICU 机械通气患儿镇静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系统医学,2017,2: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