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4
/ 2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探析

王俊荣

蒙阴县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山东临沂 276200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就要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相契合,注重生态城市理念和城市规划工作的有机结合,从整体上提升城市规划工作的质量水平。基于此,本文先就生态城市规划的要求以及规划的结构加以阐述,然后就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以及要点详细探究。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规划;设计方法

一、生态城市的特征

生态城市的内涵包涵很广,它与绿色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环保城市这些发展模式联系紧密,但是也有一定区别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它具有以上城市发展模式的一些特征,但是以上各种发展模式都不足以表现生态城市发展的全部特征。具体而言,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生态城市应当使城市的发展与自然和谐

生态城市的建设应当使人和自然都能够和谐发展,使人的生活能够与自然联系更加紧密,城市的发展中应当有更多的自然因素,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系统中的转化二氧化碳功能、多种生物之间共生共赢、优化改善水资源环境功能、适度自动调节容量功能和生态风尚功能。在环境的到有效保护的情况下,不影响经济的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良性发展。使生态城市的环境优美,空气质量良好,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利用,满足人的发展需求,同时还能使人文气息浓厚,使这两者之间互惠互利,充满活力地共同互相促进发展。

1.2生态城市的发展是可持续而又高效的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但是生态城市应当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城市的发展不能只注意周围自然环境的保护,还应当在注意资源和能源高效利用的基础上注意更多的使用可再生资源,加强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能力,注意保护自然界中的自我循环系统和物种生态多样性,使人类活动科学合理的使用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能够使子孙后代也能够有一个满足其发展需求的资源环境与自然环境,而不是只顾眼前的欲望需求而不顾后果的满足一时的繁荣而造成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损害的后果。

1.3生态城市系统应当达到整体协调

生态城市的发展并不能只追求环境或者是经济的单一保护或发展,应当是使经济、社会与环境这三个方面作为一个系统来整体考量效益,在整体协调的视角下处理经济发展、人类生活质量提高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城市是一个在更大地域空间的整体,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这个地域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支持,所以应当运用整体系统的生态理念来指导发展符合这个地区特点及本地人类特点的城市,从而使这个城市的发展能够与这里的人口、物质、资源和文化良好的联系起来,使城市能够真正的实现生态型发展。

二、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

2.1自然生态环境规划设计

生态环境是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对自然生态基础进行充分利用,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现象。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要对其进行保护,避免对城市原有生态自然环境产生破坏,然后根据区域性特征,对生态环境进行针对性的规划设计。

同时,也要改善和管理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借助生态学原理和设计原理,合理改造原始生态环境,更好的将其应用到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并提升其生态价值,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以西北为例,牧草充足,可以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对其进行应用,既能够优化该地区生态环境,又能够对人们的居住环境进行充分绿化。

2.2人口容量规划设计

近年来,城市发展迅速,大量资源和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建设规模逐渐增加,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城市用地、能源使用以及城市用水压力越来越大,对于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城市人口容量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借鉴国内外先验经验,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城市空间布局、交通体系以及基础设施等对产业以及人口碳排放量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合理规划土地分配方式、交通发展模式以及城市布局,减少城市碳排放量。

2.3生态建筑规划设计

生态建筑注重自然能源的高效利用,生态建筑技术也追求高效、环保、无污染的能源利用技术,从而创造出舒适的、和谐的、与自然共存的生态建筑。生态建筑不仅与环境相融合,而且主动的利用生态环境与气候效应带来的有利条件,充分使用自然环境及气候所适合的适宜技术改善生态建筑的舒适度及减少对于资源的浪费及提高对于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所以在生态建筑规划设计时,一方面为城市原有地区改造建设及城市向周边延伸建设。在这两个方面加强发展利用生态建筑技术,将有效改善城市建设与土地资源紧张关系、城市水资源循环及城市建设及改造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在城市原有城区改造方面,根据建筑特点,探索和引进合理的绿色建筑改造技术加快现有城区建筑的节能改造,并且在城市建筑拆除过程中,推广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回收技术和设备。在新城区的建设中,以公共建筑及公益建筑为突破口推广绿色建筑标准,在新城市建筑中推广利用绿色节能建筑材料,并且在新城区建设中注意排水管道的设计建造,在城市建筑中加强节水及用水设施的普及,提高城市水资源流通及利用率。

2.4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积极推广使用清洁型的公共客车、出租汽车,并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提高新能源公共汽车的数量及普及率和传统燃油公共汽车的替换速度。在良好的基础上发展智能交通,利用当代高新技术提高交通系统中人、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之间的有机联系,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真正意义上提高公交的吸引力,促进公交的发展,并且注重自行车及人行的设施、站点及道路规划设计。在新城区的建设中,加强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联系,引入TOD等绿色交通理念,合理配置土地及城市功能,以减少城市内部的长途交通,形成以交通节点为中心的功能混合、紧凑立体、步行可及的综合土地开发模式。对大型居住区进行超前的公共交通规划编制,推进公交枢纽和站点的科学设置,形成不同公共交通间的紧密衔接。

2.5城市产业设计

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势必要对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规划,避免再度出现资源的浪费。使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发展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避免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环境额严重污染情况,同时与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城市产业设计也要注重产业与生态的同步性,实现循环经济与高科技共同发展,以构建市场化、现代化和生态化的城市环境,实现生态城市的高科技和标准化,促进城市旅游、医疗、教育和文化等各项基础性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对现有的产业进行调整和改造以后,要科学的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由此来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此外在对生态城市设计完成以后还要对城市的环境以及企业的发展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由此来推动城市环境和产业互相发展的局面。

三、结束语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规划设计手段,以现代理念为依托进行规划设计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特点为高效益、低损耗、高协调、评价指标规范。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主要遵循生态要素原则、符合生态原则和联系实际原则。

参考文献:

[1]梅云夏.试论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J].居舍,2019(13):104.

[2]张袁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31(04):213-214.

[3]刘俊杰.关于城市建设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思路构建[J].智能城市,2019,5(07):72-73.

[4]乔天顺.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6):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