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新史学”视野下中国乐人的历史踪迹——论《“新史学”视野下的音乐评论》的研究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4
/ 5

追寻“新史学”视野下中国乐人的历史踪迹——论《“新史学”视野下的音乐评论》的研究方法

李佳丽

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摘要:《“新史学”视野下的音乐评论》是以“新史学”的研究思潮为主要研究方法及观念,综合运用了历史分析、创新技术、总结评价等方法,以个案的方式,对当下的音乐事项进行了艺术评价,本文主要阐述了音乐家评论的相关内容,力求对其评价方法做个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新史学”;历史考察;创新思路;对比总结

音乐评论又称“乐评”,又称其为“音乐批评”,它是一个即传统又新兴的音乐分支学科。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音乐的评论学科的发展,而音乐评论的理论反思和如何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热议。所以最近就读了这本《新史学视野下的音乐评论》,希望从中能得到和学习一些关于音乐评论的一些知识。

这本书的作者是王安潮,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央音乐学院出站博士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中国博士后基金、省级课题多项。发表音乐评论2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文字逾200万字。获得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奖等多项论文奖。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音乐史,这一点也对他的音乐评论影响也十分巨大,这本书也是他的经典之作。

一、“新史学”视野下乐评的研究内容

本书以当下“新史学”的研究思潮为主要研究技法及观念, 综合运用音乐分析、历史分析、田野调查诸法, 对时下发生的音乐事项进行艺术价值评价。包括音乐作品、音乐现场、音乐著述、音乐家及音乐社会活动等五章。其中突出地是对“新史学”综合研究技术在音乐评论学科上的发展,主要通过个案研究角度,对其进行相应的理论提升,行文以理论为先导,以个案评价为主体,力图对中国音乐事项进行学术综合的全景关照,十分值得我们去学习。

(一)、关于“新史学”的释义

1、“新史学”的含义

新史学,是20世纪的一种史学新潮流, 它20世纪初开始萌动、50—60年代空前发展旨在反对以兰克为代表的传统史学的史学新潮流,也是近一二十年来这种“新史学”的更新变化。反对兰克学派客观主义史学的主张,倡于19世纪末的德国哲学家,如狄尔泰、文德尔班等,但真正从史学实践上倡导新史学的,有法国学者西米昂、亨利·贝尔、乔治·勒费弗尔,美国学者鲁宾逊、比尔德等人。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提倡广阔开拓史学研究领域,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分支合作,强调史学家解释,重视历史学与现实的关系即史学功能等。

2、“新史学“的发展

一般认为,大约从5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史学明显地出现转折。新史学逐渐取得主导地位,成为西方史学的主流,并在7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这当然是就总的情况而言的。新史学的发展是以克服传统史学的局限为目的的,因而其范型的特点与传统史学很不相同。新史学反对单纯的“政治史”和“精英人物史”,主张对历史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考察以从整体上去把握,从而极大地扩大了研究领域,使研究题材不断更新。战前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史,战后首先在法国、美国,接着在英国、德国逐渐衰落。即使是政治史著作,和兰克时代相比,在结构和方法上也已有明显的变化。

另外,由于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出现了一系列新的交叉分支学科,诸如计量史学、心理史学、历史人类学、人口史、生态史、历史地理学等等。这表明新史学一反传统史学与其他学科隔绝的传统,主张历史学与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广泛结合。

3、“新史学”的运用

新史学在法国影响的扩大逐渐打破了传统史学的统治地位,一些被传统史学家把持的史学界重要位置也开始让位于新史学派。最明显的例子是,1933年费弗尔获得法兰西学院教授席位,1936年布洛克出任巴黎大学经济史讲座教授。以年鉴派为代表的新史学潮流,已开始从斯特拉斯堡向首都巴黎集中。

虽然“新史学”涉略范围较广,但在30年代之前,新史学具体研究成果还不多见。所以,以新史学的角度来研究乐评是个十分新颖角度,作者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从历史的角度、以及社会大背景等方面分析了当下中国音乐评论的现状之后,决定运用新史学的语境来讨论音乐评论。当下学科的分类越来越细,但同时交叉学科的研究越来越多,“新史学”所倡导的学科综合和多元交叉学科图景的研究新性态,应作用于音乐评论的实践中去。

(二)、乐评的历史与研究现状

音乐评论的极端化与片面化也是当今音乐评论的一种现状。这种极端与片面一方面主要体现在专业乐评人士过于将审美体验理论化或绝对化。由于音乐评论工作者受文化学识、音乐素养、逻辑思维、哲学理念,以及鉴赏能力、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等各方面所限,每个评论人所涉及的角度、视野以及所看、所听、所感都不一样,在陈述自己的感性与理性结论正确无误言之有理有据的同时,若将自己的结论过于夸大而没有将音乐现象的发生更客观和一分为二地进行评论的话,便会陷入一种狂妄和自吹自擂的死胡同。不讲究说话的分寸,一味将言语绝对化不留一丝余地,便也会很快陷入僵局,片面化的语言很容易使观点陷入尴尬的境地。虽然大家都知道存在这种现象,但却没有更多的人能改变这种现状,希望理论学习者能更加全面的综合的来分析音乐,不要一根筋的过于绝对和片面化。

 这种极端与片面同时也体现在极端的另一端——非专业人士身上,他们是最能代表群众的爱乐者,他们从群众中来,甚至可以等同于群众,一颗热爱音乐的心促使他们自愿去感受各式各样的音乐现象,并怀着一颗激情澎湃的心将自己的感受化成文字吐个痛快。吐的文字虽从心而发,能体现一定的鉴赏能力并且也能具备一定的文学性,但是他们无法达到一个集哲学家、音乐家、美学家和文学家于一身的高度,永远代表着群众,却无法从作曲的专业角度剖析每一个音的每一首曲子的意义,无法从专业的角度判断这一音乐现象长远来看所起到的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作用。但是专业方面的评论往往是最能直接反应、检验和引导作曲家创作方向的一个分支,而整理音乐现象所体现出的价值是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的,而将抽象的音乐现象和听觉化成文字有时候是很苍白无力的,因为音乐本身很抽象,有时候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便很难将音乐的实感“说”出来。要真正实现音乐评论家集音乐家、哲学家、美学家、人类学家和文学家于一身的人才真是凤毛麟角,其中音乐家倒不缺美学家也不少,文学家也有,哲学家更是不乏其人,但这些大家们做到一定的学术程度很少有“大家”能再深入群众去了解大众所需,但从大家的这一端走向群众那一端去是比较现实和可实现的一种愿望,只是需要各方面人才共同努力。

(三)、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

从这本书的章节中我们就能轻而易举的发现,作者是一个涉略广博的人,他不仅写了不同音乐作品的评论,也写了不同音乐家的评论,还有不同音乐思想的评论,更有不同乐器音乐现场的评论。我让不觉赞叹作者的博学多才,可以在一本书中涉略那么广的内容。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作者的眼界才没有那么局限,他站在了“新史学”的视角下研究了中国音乐的多个方面,给我们带来了一本有参考价值的音乐评论。

书中第一章音乐创作评析——探索中国音乐创作的理性逻辑思维和历史面孔。乐评,顾名思义就是音乐的评论,那在评论一个音乐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了解他的发展历史,作者交代了中国音乐发展的一些代表之作,例如:先秦时期的《高山》《流水》,明清时期的《潇湘水云》,学堂乐歌《送别》等等的代表作品。同时作者也分析了大多数其他作者的乐评及体会,即两个结合(技术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感性经验与理性思索集合)、两个关照(个案自身对比分析与历史纵向对比想照、音乐技术分析与文化思想解读相关照)。

作者第一个分析的就是萧白的歌剧创作三乐章,作者首先就分析了国内外歌剧的大环境,以及作者与曲作者相识的渊源,给这篇评论带来更不一样的思路。作者是把序曲以及三个乐章分开评论不仅从历史角度,更从社会背景,以及人文,地域差异,以及多方面分析了这首曲子。在音乐素材上,作者也做了详细的分析,从不同时期作者选取了不同的历史人物入手来分析,第一部歌剧《仰天长啸》到《鬼雄》,以及第三部歌剧《屈原》,都是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英雄,里面运用了大量的自问自答,既埋下了悬念,有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当然作者对于萧白的评价也非常的高,是他探索出了中国民族歌剧的新思路,也为后世民族歌剧的探索带来了新思路。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音乐现场的评析,要评论现场音乐,就一定要对作品有自己的见解或者一定程度上的认知,现场音乐更多的是对原作品的二度创作,所以对评论者的要求很高。这章中作者介绍了几个典型的音乐现场,音乐剧场《白娘子》,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白蛇传》,他不仅推陈出新的介绍一些历史原因,更从艺术的角度看到了这部剧的多元性,在从前的评论角度上更上了一层楼。就如从交响上对《白娘子》的作品进行了剖析,虽说《白娘子》是一个历史的形象,更是一个神话故事改编而来,但是作者也结合了现代西方的交响乐来分析这首作品,把交响乐和戏剧相结合的来评论这场音乐剧。他综合了很多方面的因素,为我们评论出一个综合美的作品。当然作者还涉略了很多个角度的音乐,丝竹音乐、打击乐、独唱音乐、艺术节音乐会等等,给现场音乐的做出了很多鲜有且中肯的评价。充分体现了“新史学”的评论价值,多元化,综合化的方式,让评论更加的有参考价值和艺术艺术价值。

第三章主要是一些音乐家的评传,书中的这些音乐家并不像贝多芬莫扎特那样的人人熟知,但却在音乐事业上给了我们很多很重要的启发和推动。说实话,看完这些人物评论之后,我才发现,我不仅了解了一个音乐家,同时也对他的贡献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作者通过史观,历史背景,文字记载,作品贡献等多方面分析,力求做到实事求是,作者对音乐家的评论十分的客观,站在“新史学”视野下去评论的,书总介绍了一位我印象比较的深刻,那就是丁善德,也许本身是钢琴专业的学生,所以对于这位音乐家了解的会相对较多一些,丁善德在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甚至中国整个音乐的发展上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也对丁善德做出了一些客观的评价,作者从他的求学经历,人生经历,教学经历,以及音乐活动等方面来分析他的,作者的阐述还是相对比较完善的。

第四章主要是音乐著作的评论,音乐理论著作作为音乐历史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并承载传递音乐研究成果,历来受到学者和研究者的关注。这一章更像是一个时间线上的音乐著作评论,作者先后评论了《先秦音乐史》《中国近代音乐简史》《中国当代音乐学》等等,代表史论著作,这一章节的评论更是将“新史学”的概念贯彻到全文中去。作者在细读全书之后,剖析层次,他的书评力求读者能帮组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书的要领。其次,作者参照了历史,对这些书本著作进行了学术价值的定位,力求能客观的评价书本到底是原地踏步还是有实质的飞跃。最后,作者站在这些的高度上,多元化考量,结合历史、现在、环境、多学科等多方面的原因来分析书本,做到对我们有研究价值的书评。

第五章是音乐社会生活的评论,其实我一开始对这方面并不是很了解,音乐作为文化中的一部分,在面对时代变迁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形式的演变,音乐生活也逐渐的丰富起来,作者在评论这些的时候,一是通过史料的记载来阐述事实,二是以社会生活发展的事实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第三是以社会音乐生活中的零星线索为基础,对其进行合乎学理的技术整合。从理论中来论证,再回到理论中去,进而指导实践。这一论证,也正是体现了“新史学”的研究方式。其实这一章中,作者更多的摆事实,评论的过程也以叙述为主,很中肯的突出了评论对象的研究价值。

在对这本书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之后,也对这本书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作者对于音乐家的评论,所以之后我也会在结合这个方面进行深入的阐述。

、“新史学”视野下的研究方法

音乐家是音乐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块基石,不管是中国或者是西方,都不可能脱离音乐家去研究音乐史的发展及变迁。当然不同的时代孕育了不同的音乐家,所以要把音乐家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来研究,但要全面的研究一个音乐家,我们更要站在一个综合的多元的角度来对其分析。这也是作者这本书所坚持的在“新史学”视野下来研究音乐评论。就大的背景来说,大多音乐家集中于古代或历史中,本书的作者另辟蹊径,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家做出来一些音乐评论,力求填补音乐评论研究上的空白。

(一)历史分析

1、静置历史背景

作者在书中评论了近十余篇的人物,作者都紧紧扎住了历史这一评论的根本,力图用事实说话。历史大背景对于任何研究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乐评来说,不同时期不同的历史阶段,当然会有着不同的认识与分析。

以书中第一篇冯文慈学术成果及教育思想的研究,一开篇就分析了当下的历史大环境,清末明初一批中国学者以渊博的国学功底,融通中西,运用西学东渐而来的理论结合运用中国传统考证学史学传统,劈划出一种反观中国史学、重新认识中国古典的“新史学”。在这种的历史大背景下,作者对冯文慈先生进行了评价,冯文慈自1973年涉足中国音乐史研究,1978年开始展示其史学才华,后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音乐史观——唯物史观。并且书中给出了大量的文献记载的文字,还有许多的谱例,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冯文慈先生的学术研究成果。第五篇西北乐人饶余燕的学术成果研究,更是体现了这一点,因为主人公所处地域的差异,所以历史背景更有参考的价值和意义。作者把饶余燕的创作分为了四个时期,初创阶段、发展时期、成熟时期、总结时期,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以及写作风格都不相同,作者也分别介绍了这四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和在历史背景下,所导致的不同风格。当然最大的历史背景就是他生长环境的不同,他将民族性的音乐元素融入了西方音乐的载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环境对于音乐的影响十分重大,在历史的横向与纵向发展中,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与社会背景下,音乐的功能性也出现了相对应的改变。就如在封建社会音乐就会呈现等级制度。唐朝时中国古代音乐盛极一时,远传现在的日本、韩国等地,也是历史大环境下造就的。近现代时期,例如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出现了新音乐,那是新形势下的产物。什么样的历史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音乐,所以我们在研究音乐评论时我们不得不考虑历史背景。这样我们才能更深的挖掘音乐中的含义和音乐产生的作用。

2、挖掘史料分析

史料是指可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作为根据的东西,它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来,是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认识历史、重建历史的产物,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来源。所以史料对我们的研究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者自身也认为史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书的作者参考了非常多的历史资料,在研究冯文慈先生的学术成果时,由于冯先生本身是研究中国史学的,所以在评论他的时候,作者也更加注重史料的分析,如《复合律制》、《乐问》、《汉书律例志》作者都进行了参考,不光是史料的书本,作者更是研究了冯先生自己写的书 ,以求能更加全面更加具体的来评价音乐家。其实在评论音乐家的时候,很容易带上主观的因素,要能做到客观的评述,我认为是需要很多的史料分析,这也是比较考验评论者的学术底蕴的,这本书中,作者评述的大多都是近现代的一些音乐家,有些尚且健在,所以对于这些人的评论,更需要有史料的支撑,才会让大家觉得评述有学术价值。作者通过史料分析,将音乐家放置于历史中,力求进行阶段性分析,并且考察他们在不同时期的贡献。

只有在这些史料的记载之上,作者的评论才会显得有分量,才会有说服力,如若只是空口说白话,那文章就会显的没有深意,也没有更多的参考价值,作者紧紧的抓住了这一点,不管是对于音乐家的评论还是对于音乐本身的评论,作者都参考了大量的史料文献,让文章更加的具有参考价值,

(二)创新思路

1、分析技术创新

虽然是音乐家的评论,但是跟那些千篇一律的人物评论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作者力求从新的角度,分析技术创新思路。

例如第六篇洪波学术成果及教育思想之研究,作者从音乐创作中的艺术性与群众性,音乐本体理论研究中的基础性和实用观,以及音乐教育实践中的本位论与宏观面来阐述这位音乐家的贡献和成就。这些方面都是我们之前基本上没有涉及过的方面,这些理论的创新给了我们新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当然也让我们对这些作家有了更新的认识。

第七篇朱晓谷的民族管弦乐艺术探索,作者从民乐人生:以民族管弦乐艺术的发展为创作目的、八音华章:以民族音乐艺术的内在韵味为乐思根本、角度出新:以传统和现代的综合运用为基础的个性化观念、小结: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民族管弦乐思维。四个较为综合和全面的角度来阐述了这位音乐家的贡献。其中角度出新这一块,就是作者自己总结出的创新思路,这种个性化观念,是创新的体现,作者用学术型的语言很好的总结了出来。

作者总是能从一些相对创新的方面来分析每个音乐家的不同之处,让我们对这个音乐家有新的认识与了解,创新对于一门学科来说也是一份新鲜的血液,光有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是远远不够,技术创新才是我们发展的动力。所以作者力求分析各个音乐家创新的思路,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些音乐家给予音乐发展带来的新鲜血液。

2、立意创新价值

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价值提升,创新也是推动学术发展的重要环节,所以创新无论从什么时候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中这些创新都透露着其不同个性,同时也彰显着作者独特的思维,这些创新的立意,是之前学术上没有涉略过的。

对于评价人物,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创新的立意,但是书中作者介绍的音乐家都给出来自己独特的见解,例如在评价洪波先生的学术成果以及教育思想,这位音乐工作者的音乐在出版的各种音乐史书上均无记载,但是作者跟着位洪先生有过两次谋面,对于他亲和的人品,十分的喜欢。所以作者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作者创新分析了洪先生音乐创作中的群众性,以及教育实践中的本位论与宏观面。这些抽象的名词,在音乐上是很少提及的,但是作者却将这些理论的创新与实践相联系起来,评论音乐家的贡献,让我们对于这位比较陌生的音乐家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作者创新的立意,让我们读者也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虽说人物的评价需要客观的评论,但是创新的立意也给我们乐评带来了新鲜的血液。

(三)对比总结

1、对比结合分析

“新史学”的方法,要求我们多学科结合比较,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研究方式,它不再是以前的片面的、极端的,更显示出多方面的结合与比较。

在书本的研究中,作者不仅提出来将一些作家的贡献与前人的研究成果相比较,这种对比,就是我们学术的发展,在比较中我们才能逐渐的进步,书中阐述了了黎英海先生对五声调式的研究,那相同领域的研究中陈应时先生也有自己不一眼的见解,他们在关于调式的结构上有了不同的想法,作者就拿他们两个不同的思路来对比,而这次关于民族调式的对比,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发展具有推动的作用。除此之外,作者还细化到,将音乐家的每个时期的研究成果及贡献做出比较,这样的比较思维,让我们读者更佳清晰的得知其研究成果。于此同时,作者还拿中国的作曲家与国外的作曲家进行了对比,在中西对比中我们能发现文化背景、地理差异以及历史影响等因素的差异,导致我们中西方音乐家不同的文化特征,也让我们中国的音乐人有了与西方不同的文化气质,这种民族性的东西是我们的财富,当然这种对比能让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作者还积极的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深入的认识到了音乐发展的本质与规律,也明白了中国音乐发展需要更多人的努力。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新”与“旧”的出现也十分的快,有对比才会有发展,我们要不断的对比,不断的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加优秀的学术作品。

2、总结综合评价

相比于之前的音乐家评论来说,笔者的评论大多是个性化的、片面的,而这本书对于音乐家的评论十分有考量,作者的每一句话都是进行了理论分析之后的总结,都是进行整体的评估之后才对音乐家进行评价,不管是在语言上还是表述上都十分的严谨。这样综合考量的评价,旨在更佳清晰的表述音乐家的技术历程。

第二篇对黄翔鹏学术研究之研究。作者写了四点,第一点主要介绍了黄翔鹏在中国音乐史学界的贡献,他涉略了几乎所有的音乐史领域,乐律学、考古学、音乐形态学、古谱学、曲调考证学等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理论建树,成果颇丰,有的也是开创性的贡献,如曾侯乙墓编钟的测音和铭文研究中,提出“钟律”结合自己对古琴的认识,提出“钟律”、“复合律制”、“同均三宫”等创新的思维理论。当然还有很多他的理论著作,在这就不一一论述了。第二点,主要就他的学术成果以及他的学术理论所来评述的,论述了黄翔鹏在构建这些理论时,付出的大量心血,并且给后世带来的影响。同时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其他的音乐评论家对于黄翔鹏先生的评价。第三点主要是介绍黄翔鹏最值得说的一点,那就是创新的理论,在律制方面的创新,“钟律”、“复合律制”、“同均三宫”。第四点是作者对黄翔鹏先生的评价,思路清晰,并且是在前三点的理论基础之上作出的评价。并且给了我们一些研究的建议,首先是要深入黄先生的学术研究精髓,然后是正确对待考古资料,正确对待典籍史料,最后是正确处理现存的调查材料。

相比于以前的单一模式,在“新史学”的指导思想下,作者将这些作曲家进行了总结,这其中不仅包含了本人对其理论的总结,还包括其他人对于这些音乐家的总结和分析,这些综合的评述,才让我们能更加客观的考察这些音乐家们的贡献与价值。目前的乐评来说,有太多的个性化、不全面的评述,流水式的文章太多,所以总结对于我们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综合全面的总结才能让我们更加了解和认识音乐家本身的学术价值,才能让文章更加具有学术价值。

通读全书之后,我有了很大的启发,首先,我认识到了在中国的音乐评论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片面性、单一性、局限性等。更多的作者认为,应该有“侧重性”,“就事论事”,而过分注意这些,就会导致我们所说的片面性、单一性和局限性。也正是这样,才导致了中国音乐历史研究上参考价值高的评论十分少见。而这本书的立意却彰显了其较高的学术价值,十分值得我们去仔细的研读。

我认为,作者不仅在评论上给了我们一些范本,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一些研究方法,不仅是给我们在人物评价上,还是在书评上都有很大的启示。这本书,是站在了”新史学“的视野之下来展开论述的,这与历史上其他的研究角度有着很大的不同,虽说这本书主要以个案评论为例,但是却以点画圆,延伸性很强。作者更多的纵观全局,从横向和纵向多层次来考察和评论,将”新史学“所倡导的学科综合和多元化交叉学科应用于评论的实践中去,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范本。

中国的音乐评论还有在发展之中,希望能有更多的研究者广泛、深入的研究音乐评论,也希望评论之路能越来越繁荣。

参考文献:

[1]阿伦华克尔.《音乐评论概述》[J].中国音乐,1988.

[2]冯光钰.《音乐评论的历史回顾与面临的问题》[J].音乐艺术,1995.

[3]周畅.《中国现当代音乐家与作品》[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杨燕迪.《中国音乐评论现状判断》[J].人民音乐,2007.

[5]周勤如.《多元语境下音乐评论的客观性》[J].音乐研究,2009.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