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开发项目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的一些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4
/ 2

水电开发项目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的一些思考

刘应军

四川小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四川省阿坝州 610041

摘要:随着绿色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实践,水电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经济损益越来越受重视,这既对项目成本及经济效益有着巨大影响,也会对环境造成威胁与破坏。本文以某水电开发项目为例,简单分析水电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源,研究相应的环境效益及成本货币化问题,并就其环境影响经济损益进行探讨,但愿能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电开发项目;坏境影响;经济损益

某北方地区水利枢纽项目(后简称A项目)位于两工业区之间,而A项目的建设则是为工业区供水,同时承担发电功能。在A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其年平均供水量为1.8亿吨,年均发电量为3600万Kw·h。在正常蓄水位下,A项目库区淹没面积为6821hm2。现对A项目环境影响经济损益进行分析研究,但愿能为绿色环保理念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支持。

水电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源分析

对A项目环境影响源进行分析可以采取假设对照法,以领方案情境作为参照。即假设A项目不建设,那么规划工业区的供水只能依靠地下水实现,而其供电则要依靠火力发电,同时库区以及A项目下游区域的生态环境将维持自然状态。有此可以展开分析,A项目的环境成本主要包括将所处河流阻隔,并在运行过程中进行供水、发电,使得河流水文情势及鱼类生存情况均产生了变化。当然,A项目向工业区大量供水使得下游水量明显减少,河流两岸湿地生态系统也会受影响而逐渐萎缩。不过A项目的建设也存在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形成了全新的库区湖泊生态系统,并且有效减少规划工业区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同时减少火力发电而造成的各种污染,而且下游湿地生态退化后也形成了草原。

水电开发项目环境效益及成本货币化分析

库区环境效益及成本

库区湖泊环境效益。A项目建成并蓄水后在该地形成了全新的库区湖泊生态环境。当前我国对水库型湖泊的环境效益评估还不成熟,故而在此参考天然湖泊环境效益。后者效益货币化为8498美元/(hm2·a),而水库型湖泊的环境效益要低得多,而且A项目位于北方地区,故而在此将其环境效益等同于天然湖泊的20%,也就是1696美元/(hm2·a),折合人民币12007.68元/(hm2·a)(按汇率7.08:1计算,下文均按此汇率计算)。A项目正常蓄水位研磨面积为6821hm2,故其库区湖泊环境效益为8190.44万元/a。

库区环境成本。A项目建成并蓄水后淹没了建设地原本生态系统,造成了草地、林地、耕地及水域等生态系统的损失。因此在计算库区环境成本时,通常需要从这四方面进行综合计算。其中草地生态系统是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系统,其具有极强的生态服务功能,不但能够提供农牧业资源,还能有效改善环境。按照相关环境影响评价规范,A项目所处的温带草甸草原的生态服务价值为302.6美元/(hm2·a),折合人民币2142.41元/(hm2·a)。A项目建成蓄水后共淹没草地3722hm2,故而其库区草地环境成本为797.40元/a。林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更为强大,对水源、土壤、大气等的保护均有着积极作用,并且森林本身还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按照相关环境影响评价规范,A项目所处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为302美元/(hm2·a),折合人民币2138.16元/(hm2·a)。A项目建成蓄水后淹没的林地共2786hm2,故而其环境成本为895.69万元/a。耕地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农业生产经济价值,其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相对较弱,但考虑到A项目位于我国北方,因此按相关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可以将其生态服务价值定为1466.74美元/(hm2·a),折合人民币10384.50元/(hm2·a)。A项目建成蓄水后淹没耕地175hm2,相应的环境成本为181.73万元/a。最后是水域环境成本,当地河流生态服务价值按相关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估为8498美元/(hm2·a),折合人民币60165.84元/(hm2·a)。A项目建成后淹没河流38hm2,相应的环境成本为228.63元/a。

下游区域环境效益及成本

A项目建成运行后对下游区域湿地身体系统造成了巨大影响,预估其最终会导致2016.57hm2湿地退化并形成草原。湿地本身具有提供动物栖息地、改善空气的作用,按照相关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其生态服务价值为1460美元/(hm2·a),折合人民币10336.80元/(hm2·a);而A项目建成运行后由湿地形成的湿性草甸草原生态服务价值则为302.6美元/(hm2·a),折合人民币2142.41元/(hm2·a)。因此,下游区域环境效益为432.03万元/a,而其环境成本则高达2084.49万元/a。

供水产生的环境效益

A项目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附近规划工业区供水,因此其建成运行后减少了工业区对地下水的需求量,可以说是简洁保护了地下水资源,形成环境效益。通常地下水保护环境效益可以使用回灌地下水成本进行评估,而按照相关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回灌地下水成本约为0.32美元/t,折合人民币2.27元/t。通过分析发现A项目的运行大幅减少了工业区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减少量高达1.8亿m

3,其产生的环境效益为40781万元/a。

水力发电带来的环境效益

A项目建成运行不但为工业区供水,还承担供电作用,使用水力发电替换了火力发电。与火力发电相比,水力发电更加环保,主要体现在其对煤炭资源使用量及污染物排放量更少上。其中,减排CO2、粉尘、SO2、NOx等是水力发电环境成本比火力发电更低的主要原因,按照相关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以及A项目远期实际发电量为3600万kW·h进行综合考虑,计算得到A项目因水力发电而带来的环境效益约为1021.15万元。

鱼类生态系统环境成本

目建设对鱼类的生存繁殖造成了巨大影响,并且很难直接进行货币量化。为了有效预估A项目建设产生的鱼类生态系统环境成本,本文通过恢复费用法进行评估。即A项目为了减小因自身建设运行而对鱼类产生的生态影响,计划修建自然型鱼道与鱼类增殖放流站改善鱼类生态,增加鱼类数量。其中二者的投资预算分别为3328万元和2819万元,而且使用年限均为30a,那么二者的平均年建设成本共204.9万元/a。另外二者运行还需要成本,预计分别为304万元/a和232万元/a,因此鱼类生态系统环境成本为704.9万元/a。

水电开发项目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相关思考

通过对A项目环境效益及成本的货币化分析可知,水电开发项目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的难点在于环境影响源项的确定以及对应的货币化评估。本文通过分析评估得出,A项目建设运行带来的环境效益总值约为50424.62万元/a,而环境成本则约为4892.84万元/a,前者远远大于后者,故而A项目具有良好环境效益。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度实践,水电开发项目的规划与建设不能再简单地考虑项目成本及运行经济效益,还要全面考虑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充分贯彻绿色环保理念,将环境保护融入到水电事业发展之中,不断推进水电开发项目建设运行与生态环保之间的有机平衡。水电行业人员应当积极了解和学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相关内容,尤其要掌握环境影响远项的确定方法和对应的货币化评估方法,对环境影响经济损益进行准确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项目成本和经济效益的重要考量因素。只有这样,水电开发项目的规划与建设才能在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下保障成本规划合理,同时减小水电项目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效实现提供可靠支持。

结束语:

综上可知,水电开发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必须充分考虑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并尽量在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建设和运行,从而深度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水电开发项目环境影响经济损益评价中,需要重点做好环境影响远项确定及对应的货币化评估工作,充分保障评价可靠性和有效性,让水电项目能够兼顾成本、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段立杰, 谷蕾. 水电开发项目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J]. 环境科学导刊, 2017(03):106-109.

[2]胡春明, 李曜, 秦晶. 水利水电项目的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J]. 水力发电, 2015(1):1-3.

[3]苏佳凯. 水利工程环保投资与经济损益分析[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6, v.44(01):32-33.

[4]吴伟勇. 水利工程环境经济损益分析评价[J]. 环境与发展,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