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记忆法例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高中数学教学记忆法例谈

郎书英

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郎书英

目前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是:学习习惯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方法不得当,效率低下,对知识的遗忘快,成绩较差等等。这些问题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如何改变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自己的观点认识:

1原因

我们要弄清他们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才能在教学中对症下药。我认为造成他们遗忘快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1自觉性不够。学生对于作业等硬任务能基本完成,但是对于预习、看书、作业订正、平时的复习等有弹性的软任务来说就要打一些折扣,对自己的要求不是很高。由学习过程的结构可知,反馈环节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功能在于校正学习,对学习起着检验、核对和调节的作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一本作业本的好处也在于及时的反馈,使学生能很快了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订正,改正错误,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能在平时就加以解决。如果学生对老师反馈下来的信息不及时处理,错误的信息在头脑里停留的时间较长,错误的知识就会在头脑中根深蒂固。

1.2学习习惯不符合记忆规律。十九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揭示了记忆与遗忘的规律。知识的保持决定于学习和学习后在保持期间的复习。因此只有通过原先的学习和复习才能保持和防止有用的知识被遗忘,这就要求学生适当安排复习,促进保持。

1.3缺少严谨的科学态度。数学是一门前后知识联系比较多,注重逻辑推理有因果关系的一门学科,它的本质在于如何从条件得到结论,而并非只是一个答案。学生对中间过程的考虑经常是模棱两可,没有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这对以后的学习是极其有害的。因此,如何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应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的职责。

2成效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认为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可以明显出现成效:

2.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这样,学生自然会变为立志学好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的能力。

2.2有意识培养各方面能力。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共五大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的。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数学竞赛、智力竞赛等活动。

2.3要让学生学会科学地记忆。

2.3.1自测记忆法。这是通过自己测验自己来增强记忆的方法。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切了解自己的“底数”。通过经常性的自测,我们就能知道还有哪些知识没有学好,没记住,哪些地方易混淆,有误差,也就能马上核实校正,避免一误再误。其次,它可以培养我们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考试中,考题往往变换了角度,与原来学习时大不一样;如果经常运用自测记忆法,对所学知识从多方面理解消化,那就能做到胸有成竹,临阵不慌,即使遇到出乎意料的问题,由于平时训练有素,也会得到很好的处理。

2.3.2系统记忆法。系统记忆法,就是按照科学知识的系统性,把知识顺理成章,编织成网,这样记住的就是一串。零散的珠子,我们一手抓不了几粒,如果用一根线把珠子穿起来,提出线头就可以带起一大串。记忆也是这样,分散的、片断的知识记得不多,也不能长久保持。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了,就会在脑子里留下深刻的痕迹。

把知识系统化,往往还可以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记忆是智慧的仓库,但这个仓库里不能杂乱无章,应该把各种知识分门别类地放在应放的位置上,这样记得清楚,提取也方便。在列表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比较和归纳的能力。往往是一张表整理出来了,知识在脑子里也就清晰了,不需要专门去背,也能记得很牢。

2.3.3理解记忆法。心理学认为,理解是通过利用现有的知识在事物与事物之间建立起一种逻辑联系。理解记忆是以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为前提的。这种理解,并非指一般的弄懂了,而主要是指掌握了所要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它与以前的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

理解记忆法,理解是关键,是记忆的基础。要理解,就应对记忆的内容进行分析、判断,掌握它们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层次关系,抓住表现内容实质的关键处(或重点词语,重点步骤等)。这样,也就在理解中识记了。

2.3.4比较记忆法。这是对相似而又不同的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弄清它们的异同以进行记忆的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防止对数学知识的遗忘,必须帮助学生完善学习过程。

2.3.4.1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预习。通过课前预习,学生会遇到问题,进而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要利用他们的这份好奇,使他们养成每节新课前都要进行预习的习惯,从而了解下节课教师上课的内容,以提高听课效率。

2.3.4.2教师要指导学生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养成课后先看书再完成作业的学习习惯,真正理解上节课老师所讲的内容,再运用掌握的知识去完成作业加以巩固,使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地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

2.3.4.3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做到对老师批改的作业要及时了解,对做错的题目要认真,及时订正。同时要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对于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思考,决不轻易放过。

2.3.4.4加强每个学生五大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另外还要注重他们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自我培养,这种自学能力一旦形成,学习的被动局面就会改变。如果学生能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必将有效地促进学习。

2.3.4.5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系统复习的学习习惯,科学地组织复习。科学地组织复习是避免遗忘、巩固知识的好方法。教学时,教师应按照识记材料的性质,识记材料的多少,识记材料的难易程度,采取适当的复习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和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