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俱乐部、家庭联合培养青少年网球人才的可行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国家、俱乐部、家庭联合培养青少年网球人才的可行性研究

刘德坤

上海电机学院体育教学部(201306)刘德坤

【摘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培养,是整个国家网球发展的基石。目前,我国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培养主要有体工队培养模式、网球学校和俱乐部培养模式、家庭式个人培养模式三种形式。三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因此考虑吸纳各自的优势探索既适应我国国情、又符合职业网球人才成长规律的模式。目前一种国家、俱乐部、家庭联合培养青少年网球人才的模式正在上海得到有益探索。

【关键词】青少年网球俱乐部职业网

1我国青少年网球人才培养现状随着李娜等在女子网坛取得的优异成绩,网球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青少年的培养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从2000年6月开始,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青少年发展部开始对14岁以下青少年比赛的竞赛工作进行重大改革。目前,李宁国际青少年网球排位赛(8岁组、12岁组,短网A/B组/10岁组)、全国青少年网球排名赛(10岁组、12岁组、14岁组、16岁组、18岁组)的各站比赛和全国短式网球比赛等各项赛事交替进行,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得到了较多的锻炼机会和比赛经验,技战术水平逐步得到了提高。从中也涌现了一部分很有天赋的青少年选手。但如何使这部分前期由家庭投入为主的选手得到持续的培养和发展就成了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现有的模式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1体工队培养模式。目前我国14岁左右的青少年选手大部分都已经被输送至各省市专业队。体工队和专业队的优势在于,经费压力对家庭来说相对较小,训练、比赛条件便利,有完整的梯次建设,有相对固定的专业教练员,比赛机会较多。但在网球这种高度职业化的项目中,这种模式也有着很多局限性。由于专业队基本放弃了学习上的要求,导致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就比较有限,那么他对该项目的认识就相对不足,只知道一如既往的机械训练,缺乏对该项目各个技术特点的理解与把握。这也就使我国许多有潜力的青少年运动员过早的就被淘汰掉,有些即使能达到国内较高的水平,加之语言沟通等方面的缺陷导致进入职业或准职业仍然存在很大的障碍。

1.2网球学校与俱乐部培养模式。网球学校近几年有与各省市体工队并驾齐驱之势。与体工队培养模式不同的是,网球学校和俱乐部既安排网球训练,也进行一些文化教育。中国网球学院、匠心之轮国际学校、超达网球学校、上海天辰网球俱乐部、北京世纪东方国际学校、广州开发区国际网球学校、弘金地———费雷罗国际网球学院等是中国民间网球学校和俱乐部的代表,其中有些网校的硬件设施可与一些欧美国家的网球学校相媲美。与体工队和专业队相比,因网球学校和俱乐部的所有者相对固定,能根据球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周期较长的培养计划并且可以保障实施。但与体工队相比,制约网球学校和俱乐部发展的最大瓶颈是资金问题,由于缺少投资回报,资金和赞助得不到保证,球员参加比赛的机会相对就少,而组织优秀球员出国比赛更是困难重重。

1.3家庭式个人培养模式。家庭式个人培养,就是家长自费将孩子送到国外,或者自主寻找优秀的网球学校或家长自己做教练。有国外许多名将就是在这种模式下培养成长起来的,如俄罗斯萨拉波娃、法国的巴托丽,我国的女子网球选手徐诗霖、王蔷等。家庭个人培养的优势在于,这样更接近于因材施教,主动选择学校和教练更能保证训练时间和训练效果。其劣势在于个人投入的资金风险较大,而且若没有合适的训练环境和好的竞争对手,还会面临成才的风险。如我国的女子网球选手徐诗霖于2014年10月29日达到了青少年排名第一的高度,但其家庭培养模式是许多家庭无法复制的,其父亲本身是网球教练,直到现在也担任女儿的教练,培养经费也绝大部分得到父亲友人的赞助,但即使这样后续每年近两百万的培养经费仍然是其家庭无法承担的。而家庭培养模式对于男子选手则具有更大的难度,相对出成绩更难,投入更多,需要的高水平对抗非常缺乏,这都是除了经费投入外家庭培养必须面对。

2国家、俱乐部、家庭联合培养模式目前上海浦东巴士网球俱乐部推出了一种新模式:即国家(政府拨款)、俱乐部、家庭共同培养的模式,先制定长期合作培养计划,然后制定近期、中长期计划。如根据三年培养计划,按年度所需培养经费各投入三分之一,年度培养计划和实施由俱乐部与家长共同商量制定。

2.1国家、俱乐部、家庭联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2.1.1初步解决了运动员长期培养的经费问题。目前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培养的最大问题是经费问题,尽管俱乐部有政府拨款,但由于政府拨款往往也很有限,而且有限的经费往往都要用在一些成年的尖子运动员训练、参赛上,因此能用在青少年身上的经费就非常有限,而如果想送到先进的国外网校培养在过去是根本不可能的,一年近六十万的高昂学费,家长、俱乐部都是无法独立承担的,因此依靠政府拨款一部分、俱乐部和家庭各出一部分就能使培养经费问题得到解决,针对优秀青少年的长期培养计划也就有了实施的可能。

2.1.2解决了优秀运动员成长所需的国际化环境。目前国内高水平教练人才匮乏,尤其缺乏训练经验丰富,专业理论扎实,执教水平高,科研能力和组织协调、合作能力强的复合型教练人才。一些省市队专业教练队伍的整体知识结构也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网球发展的要求,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探新求知的精神有待进一步加强,训练操作能力和执教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没有优秀教练或者外教的基础上,在青少年培养在经费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就能选择国外高质量的网球学校进行重点培养,在语言、文化、网球技战术、体能等各方面接受国外网球文化的熏陶,尤其充分利用国外青少年成熟的竞赛体系让运动员多参赛,更早地确立队员的技战术特点和比赛风格,同时充分培养优秀网球运动员所具备的自律性、独立性,为他们将来更好地融入职业网球打下基础。

2.1.3新的培养机制有利于形成最佳合力。俱乐部作为上海网球发展的引领者,在积极指导帮助基础人才培养、促进基层训练水平的提高中不断发掘出具有潜质的网球青少年运动员,在吸纳进俱乐部进行进一步培养中和家长通过不断交流、沟通确立了长期的培养计划。先在俱乐部进行为期一年的体能、技战术方面的基础培养,完成从业余训练向半专业训练的过渡然后送到国外俱乐部进行为期二、三年的长期培养。俱乐部则定期与网球学校进行沟通协调,另外帮助队员定期回国进行比赛交流,通过上述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队员的学习进展,网球技战术的掌握情况,与国外网球学校及时商量制定“个性化、针对性”训练方案;而家长方面也发挥自身的作用及时与国外学习的孩子给与更多的关心和督促,因此在俱乐部和家长的良好互动中对青少年的成长形成更好地合力。

2.2新模式可能面临的困难。

2.2.1需要双方建立良好的信任合作关系。新模式解决了青少年培养中的经费、教练等主要问题,但由于涉及面广,所以相对利益的牵涉面也就广,需要俱乐部与家长有共同的目标、相对一致的理念、有很好的协调沟通渠道,否则碰到困难或者涉及利益分配时定会出现矛盾,因此必须事先制定好合作框架,明确责任主体,要求大同、存小异,把有利于运动员的成长和发展放在第一位,这样才有可能使这一培养模式得到顺利实施。

2.2.2还需要建立配套的竞赛机制。纵观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的数十年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无论在国内或者是国际大赛中,运动成绩都不是很理想。

因此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成长依赖于很多方面,不仅仅是培养模式的问题,对于我们的竞赛制度来说,现在国家对于青少年网球比赛主要是以俱乐部之间的排位赛和全运会为主。

国内很多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到国外参加国际排位赛都不多,所有的赛程安排基本上是国家一手包办。而在西方国家,它们在青少年时期,按照选手的技术水平分为不同等级进行比赛。然后给选手进行排位积分,这样在青少年时期运动员就可以赛代练,积累丰富的比赛经验。只有把青少年职业网球比赛的整个竞赛机制更好地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依托社会和市场,社会和市场自主的办体育的运行机制。其次,职业网球俱乐部也要自觉接受网管中心的监管和网球协会的管理,不断提高组织的生存能力和运营效率。

参考文献1江明非.论竞技体育职业化的利与弊[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15)2董取胜等.我国青少年网球人才培养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13袁克奇.博弈视角下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培养模式优化[J].青少年体育,2013.104唐丽等.英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及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