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曲雅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1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曲雅杰

曲雅杰

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北区第二小学(133613)曲雅杰

【摘要】健康的一半是心理上健康,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小学生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心理健康将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昌盛、民族的振兴,让孩子们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们的神圣职责。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孩子们缺乏生活经验,对生活没有正确的认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模糊,缺乏处理问题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极容易走心理“弯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意味着,老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应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

作为一名小学一线教师,我就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尝试和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

1明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可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差距的逐渐拉开,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变,家庭结构的新变化,学生负担比较沉重,再加上当代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以“我”为中心的环境中成长,他们要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没有经历过任何挫折,稍有不顺心,便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举动。因此学校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解决心理困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有许多例子,例如在河北电台二套节目《说法论道》中播出一起案例:一名形学生周婷在自己的家里用老鼠药毒死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心理教育报》一名中学生因考试父母给的压力太大,而从五楼跳楼自杀,《法制日报》报道,有名小学生受到父母的批评,产生绝望之念,写下遗书,吃下毒鼠强,来到学校,老师发现及时,没有发生他太大意外。这些太多的案例,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在小学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

2提高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知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言行、举止都会给学生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要求教师不但要拥有较高业务知识,还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时刻以“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身份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行教育。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无私地对学生倾洒爱的甘露,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学生只有在教师真心、真情、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

3发展小学生的高级情感在教育中要培养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发展其道德感。通过绘画、跳舞、体育竞赛、美化教室和校园的劳动、游览、参观、学习英雄事迹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小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以发展他们的美感。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小学生理智感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以发展他们的理智感。

4培养小学生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4.1保持愉快的情绪。愉快是最有益于健康的情绪,愉快能使人在紧张中得到松弛,产生满意感和满足感,对外界产生亲切感,使人更容易与人相处。学生在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学习,会感到思维活跃,记忆敏捷,学习效率高。

4.2建立适当的需要。教师要帮助小学生确定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切忌期望过高;要引导他们实事求是,不作非分之想,不苛求自己,尤其是优等生或争强好胜的小学生,不要为小事而过于自责,凡事要放宽心,想得开。

4.3寻找乐趣。教师要让小学生保持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对各种活动都倾注热情,积极参与,享受生活的乐趣。小学生还要培养自己广泛而稳定的兴趣,从中获得快乐。

4.4自信。自信是保持愉快情绪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教会小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悦纳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做到不自卑、不自怜、不自责。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他可爱和可造就的一面,要经常肯定他们,鼓励他们。

4.5多与人交流。许多小学生还不善于与人交流,其实小学生多与家长、教师和好朋友交流,可以增长知识,受到启迪,增进友谊,能给自己带来意外的收获和快乐。

总之,我们作为小学心理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还必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虽然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知识,但还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心理,大多数教师认为小学生心理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迎刃而解。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思想得到认同,心灵得到沟通,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规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得懂、学得好。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只有学生主动走近老师,和老师成为朋友,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