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的内科治疗及效果分析袁鸿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1

高血压脑出血的内科治疗及效果分析袁鸿燕

袁鸿燕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中医医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目的:高血压脑出血的内科治疗及效果分析。方法:本文选取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采用内科疗法,对比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大小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大小。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大小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大小发生了明显增大,前后各组各自指标评分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同时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大小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大小分别是(134.18±12.14)分、(86.62±8.12)分,和对照组治疗后对应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大小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内科治疗后,起到有效的止血治疗效果,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减少对患者肾脏等器官组织的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内科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高血压脑出血也被称为是脑溢血[1],其最直接的病因就是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或者脑动脉硬化状态,进一步引起大脑内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最终形成破裂。在临床研究中,这是一种中老年疾病,尤其是在男性中发病率更高,这是一种比较明显的神经外科急症,致死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在临床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头痛、呕吐、肢体偏瘫等症状,当出血情况较轻时,可以采用保守疗法,一旦出血情况严重后,需要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止血处理,下面本文进一步针对不同治疗方式展开分析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2015年03月~2016年06月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每组各4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55.60岁到80.10岁,平均年龄(62.49±4.60)岁。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患者入院后开始服用安定类药物镇定治疗,之后采用浓度为20.0%的甘露醇药物,用量选择125.0毫升,实施静脉滴注治疗,每间隔六个小时到八个小时之间完成一次注射治疗[2],当患者病情加重后,可以增加甘露醇用药剂量,不超过500.0毫升。一旦患者的病情严重,出现意识功能障碍后,需要及时进行吸氧操作,同时实施抗生素治疗过程,有效预防不良反应症状发生,降低肺部感染症状发生率。在整个治疗工作开展时,需要加强对患者电解质变化观察和认识,对患者的收缩压及时加以控制,通常保证其收缩压不低于200.0mmhg,也可以通过服用硝苯地平药物来保证其呼吸顺畅,降低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

治疗组采用内科疗法,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尼莫地平药物,浓度大小为10.0m/ml[3],加入到浓度为0.90%的生理盐水中,生理盐水用药量为500.0毫升,完成混合后,实施静脉滴注,对患者的血压变化做好观察和记录。

1.3指标判断标准[4]

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治疗积分大小超过85.0%;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少,治疗积分大小超过60.0%;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治疗积分大小超过30.0%;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缓解,治疗积分大小低于30.0%。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X(—)+S)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30/4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0.00%(20/4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急性病症,很多患者由于突发脑疝或者是呕吐窒息等而对其生命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加强对患者病症特征的及早诊断和治疗工作开展非常必要,也是提升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在具体治疗时,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症状是当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症的主要治疗方式[5],需要尽快给予脱水剂治疗,其中主要利用甘露醇开展治疗工作,可以更好、更快的发挥药物功效,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对患者肾脏等器官组织的损伤,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病症发生率,促进其血压稳定,出血情况有效控制,病情好转。

参考文献:

[1]张彬,张海防,尹海林等.高血压中等量脑出血微创抽吸与内科治疗的对比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3,34(10):21-22,25.

[2]肖秋玉.50例高血压脑出血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8):95-95,96.

[3]江志辉.内科治疗高血压致脑出血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47):348.

[4]孙育海,朱建华,杨伟忠等.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抽吸引流术和内科治疗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医学,2010,17(6):903-904.

[5]魏德胜,莫祖娥.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5):82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