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奥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所致精神障碍的对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关于奥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所致精神障碍的对照研究

田丰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DOI:10.7504/nk2016010203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

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痴呆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中采用奥氮平及利培酮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在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老年痴呆所致精神障碍患者86例,根据药物应用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43例患者为1组,其中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奥氮平,而实验组的治疗药物为奥氮平及利培酮联合治疗,6周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经过6周的治疗,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EHAVE-AD评分均减少明显,组间对比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痴呆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中采用奥氮平及利培酮联合治疗效果明显,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奥氮平;利培酮;老年痴呆;精神障碍

老年痴呆所致精神障碍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不但影响患者的健康,同时对其生活质量有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提升治疗效果。我院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发现老年痴呆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中减少奥氮平的应用剂量,联合应用利培酮治疗效果效果更佳,本研究为进一步证实联合治疗的治疗效果,将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痴呆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经过及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此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在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老年痴呆所致精神障碍患者86例,根据药物应用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43例患者为1组,其中实验组43例患者中包括23例男性患者和20例女性患者,最大年龄者为86岁,最小年龄者为66岁,平均年龄为(72.5±4.2)岁,平均病程为(4.4±3.5)年;对照组43例患者中包括24例男性患者和19例女性患者,最大年龄者为87岁,最小年龄者为65岁,平均年龄为(72.8±4.5)岁,平均病程为(4.4±3.6)年,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资料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并不明显,P>0.05,可见此研究中对比数据有较强的可比性,对于其他类似的研究的参考价值较高。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本研究的纳入标准为: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血管性痴呆或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相符,年龄在65岁以上;BEHAVE-AD评分在8分以上;MMSE评分小于23分;治疗前7d无应用过抗精神病药物[1]。

本研究的排除标准为:有既往精神疾病;严重自残自杀、药物过敏;严重躯体疾病及心、肾、肝系统疾病史;严重痴呆,MMSE评分在10分以下的患者[2]。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老年痴呆基础治疗方法,即给予抗氧化剂、神经营养因子、钙离子拮抗剂、脑血循环促进剂、脑细胞代谢激活剂等对老年痴呆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的应用药物为奥氮平,2.5mg/d为起始剂量,最大剂量可达12.5mg/d,平均应用剂量为(7.3±2.6)mg/d;而实验组的应用药物为奥氮平和利培酮联合治疗,奥氮平仍以2.5mg/d为起始剂量,治疗3d后,联合应用利培酮,剂量为0.5mg/d,之后以患者精神行为障碍控制情况及睡眠情况为依据,对两种药物剂量进行适当的调整,奥氮平剂量控制在5mg/d以下,平均使用剂量为(4.1±1.1)mg/d,而利培酮的最低剂量为0.5mg/d,最高剂量为2mg/d,平均使用剂量为(1.1±0.5)mg/d,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期6周,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可应用普萘诺尔等药物,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3]。

1.4疗效评价

疗效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即BEHAVE-AD评分进行判定;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对比。

1.5数据分析

研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所涉对比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整理和处理,研究结果中计量资料BEHAVE-AD评分及MMSE评分均用t进行检验,而计数资料不良反应发生率用X2进行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为P<0.05,相反,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则P>0.05。

2结果

2.1对比治疗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BEHAVE-AD评分

经过6周的治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EHAVE-AD评分进行对比,P>0.05,差异并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BEHAVE-AD评分均减少明显,组间对比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

表1治疗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BEHAVE-AD评分对比(分)

2.2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均有轻度的不良反应发生,其中实验组不良反应的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嗜睡,激越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便秘、嗜睡、心动过速及口干,甚至有意识清晰度下降、间断性夜间兴奋、睡眠节律紊乱的情况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伴随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增加了老年痴呆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对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老年痴呆会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同时也会存在精神障碍,焦虑、抑郁、行为紊乱等情况,对患者生活能力及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作为照顾者而言压力也会增大,相比与认知功能障碍,精神障碍可以进行治疗[4]。老年患者一般伴有多种躯体疾病,有较差的药物耐受性,很容易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必须选择一种有效的药物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5]。一般情况下,老年痴呆所致精神障碍治疗中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但是很容易发生心血管事件,同时会危害患者的生命[6]。在临床上常应用奥氮平进行治疗,有较好的疗效,然而其有较强的抗胆碱能作用,较大影响认知功能,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7],本研究对比了奥氮平和利培酮联合治疗和单一应用奥氮平的临床治疗效果,从研究结果中显示,经过6周的治疗,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EHAVE-AD评分均减少明显,组间对比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但是联合治疗优化了痴呆行为,不良反应更低,其中单用奥氮平单用会较多的发生便秘和嗜睡,同时有睡眠节律紊乱出现,同时会降低其意识清晰度,也会产生间断性夜间兴奋,而联用利培酮则会增强镇静作用,M1受体阻滞作用也会增强,同时药物联用较小的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且有较小的抗胆碱能作用,也较小影响脑内胆碱能受体,改善了患者的精神状况,两组的不良反应均较轻,通过拮抗剂治疗和将剂量减少,很快其不良反应均好转,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出现,可见其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老年痴呆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中采用奥氮平及利培酮联合治疗效果明显,不但优化了患者的痴呆行为,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用药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许红梅,南飞.奥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所致精神障碍的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1):1298-1299,1302.

[2]张仕欣.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伴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z1):186-187.

[3]毕崇波,夏文娟,纪军军等.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0):2435-2436.

[4]张立强,谢飞,赵明学等.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的疗效及成本-效果比较分析[J].中国医刊,2011,46(12):54-56.

[5]王伟松,袁忠琪,陈远岭等.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伴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障碍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15(5):5-6.

[6]钟智勇,张明,王继辉等.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2,17(9):1047-1051.

[7]冯婉霞,陈婉珉,莫翠英等.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当代医学,2013(25):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