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陈玲玲1余仙珍2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九江332000

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分别接受胆结石手术的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QOL评分、SDS评分和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QOL评分90.5±5.9分,SDS评分17.8±3.2分,手术时间38.6±2.3min,住院时间6.8±2.1d,术后排气时间2.1±0.6d;对照组患者平均QOL评分66.8±9.8分,SDS评分39.8±7.4分,手术时间52.5±4.6min,住院时间10.9±2.4d,术后排气时间4.9±0.8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显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提高了生活质量,加快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胆结石;手术

为了观察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4年6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腹部超声、CT检查确诊为胆结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痛、呕吐、恶心等症状,符合手术指证,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合并严重多脏器功能不全、血常规异常、手术禁忌症、精神障碍患者。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年龄39-77岁,平均年龄58.2±19.6岁;男12例,女14例;病程3个月-10年,平均5.2±4.8年。对照组26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7.9±18.3岁;男11例,女15例;病程6个月-8年,平均5.1±4.6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手术指导、病房环境保持、卧床休息、用药指导和病情观察等方面内容,观察组患者接受胆结石手术的优质护理:①术前护理:构造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护理工作人员注意衣着言谈,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做好相关检查。术前1d护理工作人员和医生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术前8h禁水禁食,备皮、灌肠、留置尿管;②术中护理配合:协助患者取正确手术体位,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遵循手术护理配合操作流程,记录手术用品,配合医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③术后护理:观察病情变化,帮助患者翻身、拍背、排痰,预防压疮,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注意观察引流管引流液颜色性状和量,引流管不能弯折堵塞。术后早期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加快胃肠功能康复。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有切口疼痛、出血、感染,给予对症护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QOL评分和SDS评分:QOL评分涉及到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三方面状态评估,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SDS焦虑抑郁评价量表共20个题目,每题ABCD四个答案,分别表示没有改症状、小部分时间、大部分之间和绝大部分时间有该症状,分数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另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s)经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QOL评分90.5±5.9分,SDS评分17.8±3.2分,手术时间38.6±2.3min,住院时间6.8±2.1d,术后排气时间2.1±0.6d。

对照组患者平均QOL评分66.8±9.8分,SDS评分39.8±7.4分,手术时间52.5±4.6min,住院时间10.9±2.4d,术后排气时间4.9±0.8d。

观察组患者QOL评分、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胆结石是临床常见消化道疾病,成年人多发,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40岁以上为高危人群,主要临床表现为胆绞痛、上腹隐痛和胆囊积液,严重威胁患者健康[1]。现阶段,胆结石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但是一些患者因为缺乏对手术和疾病的了解,而出现了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能影响患者正常睡眠饮食,甚至出现血压上升、代谢紊乱以及内分泌失调等症状,影响患者康复。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重视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排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消除精神应激因素[2]。优质护理要求工作人员认真落实护理责任制,在提高患者身体舒适度,平衡患者心理,满足患者生活需求的同时,通过对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确保患者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接受治疗[3]。患者入院时,护理工作人员需要为患者详细介绍医院环境、责任医生和护理工作人员,积极和患者以及家属沟通,倾听患者主诉,结合患者以及家属的受教育程度选择合适的语言详细耐心的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包括病理病因、临床症状、注意事项、安全性、成功率等,减轻患者心理压力[4]。护理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手术准备阶段,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引导患者接受心电图、腹部彩色超声、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从而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预测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手术效果[5]。手术准备期间食用高热量、易消化、高纤维、高蛋白食物,戒烟戒酒,预防肺部感染,并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手术前1d开始进流食,合并糖尿病者注意饮食避免出现低血糖,术前8-12h开始禁食,术前2h开始静脉营养支持。送入手术室之后,指导患者取正确体位,协助麻醉师,常规麻醉、铺巾、消毒,安慰鼓励患者,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以及脉搏,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注意术中保暖[6]。手术结束之后,根据患者意识恢复情况适当调整体位,警惕吸入窒息,术后早期每1h测量一次血压心率,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之后每2h测量一次,查看患者呼吸频率、深度,警惕术后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需给予胰岛素治疗。患者清醒之前取平卧位,清醒后改为半仰卧位,深呼吸、正确排痰。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加快胃肠道功能恢复,预防肠粘连,生命体征平稳之后尽快开始康复训练,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加快患者康复。

结语:

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显著,加快了患者恢复,降低了并发症发生几率,改善了护患关系,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茜.浅谈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9):5160-5161.

[2]王丽艳.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今日健康,2016,15(3):161-161.

[3]李莉.分析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2015,28(22):129-130.

[4]王慧娟.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应用体会[J].临床研究,2016,24(5):140-141.

[5]白燕.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2016,29(4):116-116,117.

[6]徐俊蓉.对行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6):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