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护理

陈明

陈明

湖南省永州市中医医院湖南永州425000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48例糖尿病性肾病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将进行常规护理的74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将进行中医护理的74例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护理效果。结果:采用中医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7.30﹪,采用常规治疗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0.54﹪。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肾病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肾病;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nursingeffec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reatingdiabeticnephropathy.Methods:148casesofdiabeticnephropathypatients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7toDecember2017wereastheclinicalresearchdata,adoptthewayofrandomizedpatientswerepidedintotwogroups,theroutinenursingcareof74patientswerenamedasthecontrolgroup,the74casesofTCMnursingwerenamedastheobservationgroup,comparedtwogroupsofpatientsclinicalnursingeffect.Results:the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thetotaleffectiverateofTCMnursingcarefor97.30,withroutinetreatmentandnursingcareof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thetotaleffectiveratewas90.54.Conclusion:theclinicalnursingeffectofTCMondiabeticnephropathyisremarkable,soithascertainclinicalapplicationvalue.

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病率极高,大约占糖尿病患者的40%左右,同时发病极为凶险,若是治疗不及时有引发肾功能衰竭的危险。此外由于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肾脏代谢不通,容易出现药物蓄积问题,引发药物中毒,因此传统护理效果较差。而中医学博大精深,认为糖尿病性肾病属于消渴范畴,病机是燥热为标、阴虚为本,与患者脾气虚有一定的关系,为此我院对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进行了中医护理,并对护理效果展开了临床资料调查,希望能够为糖尿病性肾病临床治疗护理发展做出贡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48例糖尿病性肾病患者作为临床调查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74人,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37例,患者年龄区间为45岁~70岁,平均年龄为59±1.5岁,对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对照组患者74人,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年龄区间为46岁~72岁,平均年龄在60±1.8岁,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有可比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糖尿病性肾病患者的肾脏发生了严重的进展性病变,而肾脏是机体的重要代谢排泄器官,因此在常规护理中,需对患者进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胰岛素药物治疗,抗高血压治疗,而在治疗过程中,我院要求医护人员密切的对患者的病情做出观察,医护人员要定期的对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血糖变化,动态监测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同时要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护理工作。

观察组:中医护理主要是采用辨证施护方法,①针对气阴两虚患者,要保障患者睡眠休息充足,使用山药、黄芪等煎水代茶,从而起到生津止渴之效,并多吃山药、豌豆、芹菜等食物,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皮肤、血压变化,出汗后要及时擦干,避免外邪侵袭。而若是患者有便秘症状,在可以在患者的直肠、大肠、三焦等穴位点施以王不留行籽压法,每次3~5分钟,每天2~3次[1]。②针对脾肾阳虚患者,要指导患者注意睡眠休息,若是有腹胀、胸闷症状,要做好腹部保暖,而若是有腰膝酸软症状,在可以取大葱、附子、干姜捣泥,并在肾俞穴热敷,同时还可以帮助患者按压委中、脾俞、气海、命门、腰阳关等穴位,同时要注意饮食,以清淡营养为主,如食用黄瓜、薏仁、核桃等,并且每天要控制饮水量。③针对阴虚内热患者,患者在短时间不可过渡活动,避免出汗过多,同时在饮食方面禁止吃辛辣之品,可食用海参、绿豆、芹菜等,并使用天花粉、鲜芦根煎水代茶。④针对阴阳两虚患者,患者要注意保暖与休息,若是患者有形寒肢冷症状,可以让患者使用淮山药、黄芪煎水代茶,同时可以吃核桃仁、洋葱、白菜、鲜羊肉等食物。而若是患者有面部浮肿症状,则可以帮助患者抬高枕头,禁止注射、刺穿方面的治疗。而若是患者有皮肤瘙痒症状,在可以让患者使用苦参煎水外洗,同时叮嘱患者不可骚抓,避免出现感染。

1.3临床观察指标

本次临床研究中主要观察指标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在国民经济水平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饮食过剩和饮食结构不当,导致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持续增加,而糖尿病属于慢性全身性进行疾病,所引发的并发症较多,其中糖尿病性肾病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并且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40%。患有糖尿病性肾病的患者,会出现浮肿、高血压、蛋白尿等临床表现症状,病症发展共分为五个阶段,即诊断确诊初期、肾小球损伤期、早期肾病期、临床肾病期及尿毒症期[2]。糖尿病性肾病虽然不是一种不可控制的疾病,但是由于患者肾脏功能下降,容易药物排泄紊乱,引发药物蓄积,导致药物中毒,因此传统护理方法并不理想。而中医学理论博大精深,将糖尿病称之为“消渴症”,认为消渴症的病机是燥热为标、阴虚为本,而脾虚则是引发糖尿病性肾病重要原因,因此在糖尿病性肾病治疗护理中,应该循序滋阴固肾、益气氧阴、活血化疲的原则。

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糖尿病性肾病机体健康,我院将传统中医辨证理念应用到辨证糖尿病性肾病治疗中,并将患者划分为四种病症类型,即气阴两虚、脾肾阳虚、阴虚内热、阴阳两虚,然后根据患者不同的症型,从而确定护理重点[3]。首先气阴两虚患者心慌气短,面色黑黄,疲惫无力,因此在护理中应以清热滋阴和生津止渴的护理方法为主。其次脾肾阳虚患者有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舌质淡白等症状表现,因此在护理中应以健脾温肾、华气行水为主。再次阴虚内热患者有潮热盗汗、腰肌酸软、五心烦躁等表现症状,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以清热养阴、温阳顺气为主。最后阴阳两虚患者有心慌气短、周身浮肿、舌质暗淡症状,因此护理的重点则是补阳固涩。

为了能够进一步验证我院中医辨证护理在糖尿病性肾病治疗护理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我院专门针对于此展开了一次临床资料调查,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我院将临床护理效果划分为三个等级,即显效、有效、无效,其中显效为患者病情改善80%以上,UARE及24尿蛋白量明显下降,而有效则为患者病情改善50%~80%之间,UARE及24尿蛋白量有所下降,最后无效为患者病情改善50%以下,UARE及24尿蛋白量无明显变化。通过上述调查数据结果可以发现,采用采用中医治疗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7.30﹪,采用常规治疗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0.54﹪,这表示中医辨证护理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在糖尿病性肾病治疗护理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中医学对糖尿病性肾病有很深入的研究,对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进行辨证施护,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病情控制。因此在今后的糖尿病性肾病治疗护理中,建议将中医辨证护理方法大范围临床推广,从而为糖尿病性肾病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辉.浅析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3):150-151.

[2]管炳杰.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临床护理体会[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02):184-186.

[3]张萍,贺玉星,王巧莲.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临床护理探讨[J].中国民间疗法,2016,24(01):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