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循证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试论循证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传云

穆棱市人民医院黑龙江穆棱市157599

摘要:目的:论证循证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和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循证组的FVC、FEV1和FEV1/FVC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中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

Abstract:Objective:Todemonstratetheeffectofevidence-basednursingonthequalityoflifeofpatientswith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Methods:Eightypatientswith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whounderwenthospitalization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6toJanuary2017wererandomlyp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ThepatientswerepidedintotwogroupsLungfunctionandpsychologicalstatus.Results:Theincidenceofanxiety,depressionandfearin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TheFVC,FEV1andFEV1/FVCratiosoftheevidence-basedgroup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Evidence-basednursingiseffectiveinimprovingthequalityoflifeofpatientswith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andisworthyofclinicaluse.

Keywords:evidence-basednursing;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qualityoflife

随着护理学科的日益专业化、科学化,循证护理理念在护理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方面循证护理增强了护理人员的信心,为护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另一方面循证护理可以获得最佳证据指导临床,使患者得到更科学、有效的护理。本次研究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对整个研究过程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患者8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排除肺纤维化、肺癌、脑中风后肢体功能及沟通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52~75岁,平均63.2岁;病程5~15年,平均11.2±5.6年;对照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53~72岁,平均65.3岁;病程5~15年,平均10.5±5.8年。

1.2方法

循证组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循证护理知识培训,使其掌握循证护理的方法。采用入院评估、临床实践和文献检索三者相结合的方式,总结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循证护理措施。

方法:对照组护理方法:采用常规慢阻肺护理模式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常规遵医嘱用药;常规饮食指导;常规心理指导;常规病房巡查。观察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具体包括:健康教育。COPD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治疗、护理、饮食、用药、氧疗)及健康行为指导,向患者讲述COPD的发病原因、影响因素和相关的治疗方法、预后等,并告知坚持治疗的重要性。同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并针对其存在的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进行疏导,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协助排痰。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让其深呼吸5~6次,深吸气末保持张口,然后连续咳嗽数次,以促进痰液尽快排出。对于无法应用此方法排痰者,进行翻身拍背排痰。

1.3效果评价

分别于干预前后对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其中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FEV1/FVC比值。患者心理状况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定,采用4级评分,得分大于50分定义为焦虑或抑郁。

2.结果

40例观察组中出现8例焦虑,平均得分15.09,出现10例抑郁,平均得分为18.81,出现7例恐惧,平均得分为13.21;40例对照组中出现15例焦虑,平均得分48.08,出现12例抑郁,平均得分为42.31,出现9例恐惧,平均得分为36.54;40例观察组FVC(L)、FEV1(L)、FEV1/FVC(%)得分分别为2.73±0.50、3.08±0.12、75.31±7.85;40例对照组FVC(L)、FEV1(L)、FEV1/FVC(%)得分分别为2.18±0.51、2.66±0.16、70.92±10.14;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循证组的FVC、FEV1和FEV1/FVC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呈进行性发展的肺功能下降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进展性疾病。目前国内对CODP的管理令人堪忧,患者的治疗难以达到良好的控制,加之患者的疾病认知能力、自我管理依从性极差,急性发作率高导致生命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等问题,所以患者更加需要得到全面及时高效的健康教育和护理。

循证护理是循证思想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它以临床实践中的问题为基础,寻找与问题相关的研究文献作为证据,同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对证据进行评价后挑选出最优证据,然后根据相关证据制定最终的护理措施。将循证医学的思想运用到护理工作中,可以使护理工作更科学、更合理。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应该实施包括心理护理、排痰护理等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提高,使更多患者的慢性阻塞性例疾病症状得到有效控制,防止病情复发。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是一种全新的积极的护理模式,通过循证护理,显著提高了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了病情进展,减少了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谢彩凤.循证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旬刊,2016(7):37-39.

[2]谭结仪,曹秀芬,伍琼文,等.循证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训练依从性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2):174-175.

[3]李巍.循证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J].大家健康旬刊,2013,7(7):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