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腹腔镜术后通过早期干预对恢复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妇科腹腔镜术后通过早期干预对恢复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

王丽

天津西青医院妇产科天津市300380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通过早期干预对恢复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早期干预,观察两组胃肠蠕动恢复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胃肠蠕动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后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妇科;护理干预;胃肠道恢复

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现如今,腹腔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由于腹腔镜术中需使用二氧化碳气体制造人工气腹,易导致患者胃肠蠕动减弱,从而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常影响患者饮食、睡眠、切口愈合和机体恢复[1]。因此,促进患者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在妇科腹腔镜术后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患者胃肠蠕动恢复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年龄22-76岁,平均(42.39±8.50)岁,均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且符合伦理委员会基本要求。根据年龄和病种,按照完全随机对照原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年龄、疾病情况、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具体如下[2-4]:①术后健康教育:护士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指导其呼吸及有效咳嗽咯痰训练,讲解术后治疗护理的基本知识,术后早期活动的时间、方式,术后早期活动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及好处,如可促进肠蠕动,使肛门排气排便提前,缩短禁食时间,减少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②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活动遵从由少到多,循序渐进,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四肢伸展运动、抬臀,协助床上翻身。翻身时尽量向引流管放置方向侧卧,利于引流,避免引流管打折、扭曲,保持引流通畅。首次下床活动时护士要站在病床旁进行指导,协助患者床上坐起,继而坐在床沿上,双腿下垂如无眩晕、恶心、心悸等症状,再站在床旁,继而扶床行走,逐渐离床行走。开始步行时,身体稍向前倾,可用手掌轻摁切口处,缓缓前行,首次活动时间宜短,或量力而行。逐次增加活动量。有引流管的患者,下床活动前指导患者或家属先将引流管末端用别针固定在衣服上,起加固作用,引流袋再用另一别针将之固定在衣服下摆处,注意要保持引流管通畅,全程均低于引流口,防止逆流。逐渐增加患者的运动强度,以患者能够站立完成各项运动,并逐步提高步行的速度和距离为主要目的。③合理镇痛指导:术后切口疼痛是手术患者不可避免的问题,术后有效镇痛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阿片类镇痛药的应用会抑制胃肠道蠕动。应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疼痛,尽最大努力减少止痛剂使用次数和剂量,可通过多种途径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④饮食指导:术前根据患者营养状况指导进食高热量、高蛋白、低脂饮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供给充足的营养,使

机体贮备充分的热量,增加对手术的耐受力。患者术后6h均予少量流质饮食(忌牛奶、豆浆,免糖)。⑤术后体位指导:及时对患者术后体位的协助和纠正,有助于患者的康复,麻醉消失后,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可减轻患者腹腔的压力,有助于患者胃肠道的恢复。术后用热毛巾热敷腹部,有利于加快胃肠道的蠕动。

1.3评价指标

术后8h每隔2h听诊1次,每次3min,听到肠鸣音为胃肠蠕动恢复;嘱患者或家属记录肛门排气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胃肠蠕动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胃肠蠕动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胃肠蠕动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比较表

3讨论

手术操作、麻醉、治疗都可造成肠壁内源性运动活性的神经性抑制,腹腔镜术中需使用二氧化碳气体制造人工气腹,很容易引起胃肠功能恢复迟缓及肠麻痹的发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不仅是医生、护士的工作,也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参与[5-6]。

本研究显示,通过早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胃肠蠕动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由于通过护理干预,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及早的功能锻炼,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避免产气食物的食用,有效促进术后肠蠕动的恢复,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

综上所述,妇科腹腔镜术后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远珍.护理干预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03):287-288.

[2]谭国珠,李铮,林团体.体位干预对妇科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非切口疼痛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0,9(04):14-15.

[3]张春芳,曾庆春.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的探讨[J].临床护理杂志,2010,9(06):51-52.

[4]闫咏梅.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术后妇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6):219-220.

[5]周丽燕.早期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腹胀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5):110-111.

[6]彭秋琴,许春霞,何美清.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对腹胀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2,18(35):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