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性水肿患者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慢性肾脏病性水肿患者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李杨

天津市南开区中医医院天津300102

摘要:水肿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由于肾脏患病导致水分难以及时排出体外,在体内滞留后引发,轻则面部和眼睑水肿,重则全身水肿,部分患者可伴有胸水和腹水症状。目前西医针对此类患者尚缺乏有效的疗法,随着人们对中医技术的认识和研究不断加深,中医治疗慢性肾脏病性水肿的高效安全的优势逐渐凸显。为了给此类患者中医治疗提供系统性的参考,本文特对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性水肿;中医治疗;病因病机

水肿作为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贯穿于整个疾病的发展过程。西医治疗慢性肾脏病性水肿多以利尿消肿为根本,短期疗效明显,但是预后不佳,且副作用严重,很难真正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1-2]。中医治疗此类患者遵循辨证施治、标本兼顾的原则,力求药到病除。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慢性肾脏病性水肿患者中医治疗的方法研究报道较多,但是仍缺乏系统性的指导资料。因此对慢性肾脏病性水肿的中医病因病机和治疗研究进行综述意义重大。

1慢性肾脏病性水肿的中医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中并无慢性肾脏病性水肿这一病名,根据其中医证候和病因病机可以归属于“水气病”范畴。《金匮要略·水气病》中有语:“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发汗乃愈”,提示此类患者可出现严重的水肿,同时指明了治疗的原则。现代中医学家认为[3-4],该病主要由于外感时邪引发,肺失宣降则脾肾阳虚,可现水停之症,疾病日久以致水湿、瘀血为阻,可导致迁延难愈、肝气郁结,水液出入升降失职,则泛滥肌肤,发为水肿。该病虚实夹杂,正虚为主,水湿、瘀血阻滞为标,气机郁结为本。

2慢性肾脏病性水肿的中医治疗

2.1经验方剂

慢性肾脏病性水肿患者采用经验方剂治疗的研究较多,且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王悦等人研究表明[5],采用加味决水汤加减治疗慢性肾脏病水肿能够达到行气利水、健脾益肾的功效,所用中药组方为:茯苓和车前子各50g,坤草30g,王不留行、泽泻、猪苓、厚朴、枳实、半夏、陈皮、大腹皮各20g,肉桂、姜黄、黑白丑、草果仁各15g,大黄10g,每天1剂,结果发现水肿症状显著减轻。另有禹田等人利用黄连温胆汤加减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治疗[6],结果发现不同患者在接受中药方剂治疗后水肿症状均明显减轻,且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证实了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此类患者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由此可知,经验方剂在慢性肾脏病性水肿中医治疗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2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的重要原则,能够根据患者的中医证候和病因病机实施针对性的治疗,从而保证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刘涛等人研究指出[7],由于慢性肾脏病性水肿患者可出现肾性水肿、肾炎蛋白尿、肾小球性血尿以及肾衰竭等多种疾病表现形式,且不同疾病类型的主要症状不同,再加上中医学中脾胃失调是湿浊内停、脾失运化、胃失和降发生的基础,因而应当在不同疾病分期调整中药组方以改善胃纳脾运功能。另有研究显示[8],慢性肾脏病性水肿患者可以分为阳水证型和阴水证型,其中前者应当以散风清热、宣肺利水、化湿渗水、健脾通肺为根本原则;后者应当以温阳利水、健脾益肾、利水渗湿为根本的治疗原则。关于中医辨证施治在慢性肾脏病性水肿患者治疗中应用的优势也有相关研究证实[9],在其报道中指出,选取86例慢性肾脏病性水肿患者分为2组后分别给予常规西药、常规西药+辨证施治,结果发现采用常规西药+辨证施治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远低于单纯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者,前者的总有效率远高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辨证施治在慢性肾脏疾病水肿患者治疗中能够显著控制临床症状,并且还可积极改善疗效。

2.3其他中医疗法

针灸是慢性肾脏病性水肿患者另外一种常用的中医疗法,在此类患者中应用针灸能够起到活血化瘀、渗湿利水、通筋活络的作用。针灸治疗慢性肾脏病性水肿患者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微炎症状态,对减轻水肿、肢体疼痛等症状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0]。推拿在慢性肾脏病性水肿患者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研究证实对此类患者在常规西医的基础上采用推拿疗法能够将治疗有效率从74.00%提升至96.00%,较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提高,对比可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推拿在慢性肾脏病性水肿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的确较高[11]。除此之外,中成药治疗也是此类患者当前常用的中医疗法,常见的慢性肾脏病性水肿患者治疗的中成药包括复方当归注射液、黄芪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复方丹参滴丸、银杏叶滴丸等。据既往陈爱民研究显示[12],对早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联合给予厄贝沙坦与银杏叶滴丸治疗结果发现,联合组治疗后水肿症状积分从治疗前的(4.2±1.0)分下降至(1.0±0.3)分,而单独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者水肿症状积分从治疗前的(4.1±1.1)分下降至(1.5±0.3)分,可知联合用药方案对慢性肾脏病性水肿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作用更佳。

3小结

经过上述分析可知,慢性肾脏病性水肿患者中医治疗的方法较多,常用的主要有经验方剂、辨证施治、针灸、推拿以及中成药等,均可发挥良好的作用。但是目前临床上关于中医治疗慢性肾脏病性水肿患者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深入,并且应当将探讨特异性较高、能够阻断疾病进展甚至逆转肾损伤的中医疗法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造福大众,解除病痛对患者身心的折磨。

参考文献:

[1]边红萍,王小琴.中医辨证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水肿48例的临床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7,18(4):352-353.

[2]吴凌波,何立群.慢性肾脏病病理与中医辨证动态变化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0):3527-3530.

[3]王丹丹,于亭.中医对慢性肾脏病辨证论治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2):50-51.

[4]卢锦莲,刘涛,李根.慢性肾脏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与中医辨证分型的探讨[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7,17(9):530-533.

[5]王悦,张佩青.张佩青教授运用加味决水汤治疗慢性肾脏病水肿经验介绍[J].黑龙江中医药,2013,42(1):20-20.

[6]禹田,姜浩,余仁欢.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慢性肾脏病验案举隅[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5):634-635.

[7]刘涛,孙红颖,聂莉芳.聂莉芳运用调理脾胃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J].北京中医药,2016,35(3):225-228.

[8]党遵,杨冰,侯艳华.50例肾源性水肿的辨证施护[J].中国民间疗法,2015,23(5):87-88.

[9]李正胜.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辩证及针灸治疗初探[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2016.

[10]樊卫鹏,王维英.针药并用治疗慢性肾风风湿伤肾证临证经验述要[J].四川中医,2016,34(7):37-39.

[11]张文.补益肾气化瘀通络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12]陈爱民.厄贝沙坦联合银杏叶滴丸治疗早期慢性肾脏病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2):1762-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