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急性肺栓塞及溶栓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超声诊断急性肺栓塞及溶栓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观察

罗聪

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湖南永州425000

摘要:目的总结超声诊断急性肺栓塞与溶栓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全部接受超声心动图以及下肢深静脉超声诊断,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CT、肺动脉造影以及核素检查之后确诊属于急性肺栓塞疾病,100例患者全部接受溶栓抗凝治疗,总结超声诊断效果,评价超声诊断在溶栓治疗效果中的作用。结果100例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接受超声诊断,其中10例直接征象,70例间接征象,20例无征象,超声诊断7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接受溶栓治疗,治疗之后通过超声监测各项指标结果显示与治疗之前对比存在显著改善。结论临床中通过超声诊断急性肺栓塞存在无创、可靠以及安全等优势,能够成为评价溶栓治疗效果的可靠工具,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效果;超声诊断

急性肺栓塞属于临床中非常多见的一类疾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由于内源性或是外源性栓子堵塞患者肺部动脉主干和分支,导致肺循环障碍的一类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根据文献资料显示,急性肺栓塞疾病的发病率在心内科中位居第三,仅仅低于高血压和冠心病,急性肺栓塞长时间缺乏防治意识,临床中的漏诊率与误诊率较高,所以治疗效果不理想。现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使急性肺栓塞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显著升高,给予患者及时并且充分的诊治之后,患者的死亡率得到控制,因此需要提高对急性肺栓塞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2]。本文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全部接受超声心动图以及下肢深静脉超声诊断,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CT、肺动脉造影以及核素检查之后确诊属于急性肺栓塞疾病,100例患者全部接受溶栓抗凝治疗,总结超声诊断效果,评价超声诊断在溶栓治疗效果中的作用,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所接诊的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所选100例患者全部接受超声心动图以及下肢深静脉超声诊断,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CT、肺动脉造影以及核素检查之后确诊属于急性肺栓塞疾病,100例患者全部接受溶栓抗凝治疗,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患者中最小年龄30岁,最大年龄88岁,平均59.0±11.3岁。

1.2方法

选取超声诊断仪,调整探头频率为3.5MHz,下肢深静脉检查探头频率为6.5MHz,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左心长轴、大动脉短轴、心室短轴、心尖四腔面,重点观察患者右心系统形态以及室壁运动情况,判断是否产生血栓回声现象,进一步检测患者左房左室、右房右室的舒张末前径、后径、肺动脉内径、加速时间、血流峰值、三尖瓣返流速度以及返流压差等,另外通过超声观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分布范围,测量血栓大小和血流频谱情况[3]。

1.3观察指标

观察左房左室、右房右室的舒张末前径、后径、肺动脉内径、加速时间、血流峰值、三尖瓣返流速度以及返流压差等,比较接受溶栓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选取SPSS15.0统计软件加以计算,其中计量数据采取X±S表示,计数资料采取X2表示,计算得出的P值大于0.05表明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计算得出的P值小于0.05表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100例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接受超声诊断,其中10例直接征象,肺动脉主干或是分支血栓,呈现为条状不等或是团状,回声较低或是中等,栓塞部位血流充盈缺损,70例间接征象,右心系统扩大,室间隔出现左移,右心室壁产生异常运动,肺动脉增宽,三尖瓣返流和肺动脉高压,20例无征象。超声诊断7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接受溶栓治疗,患者接受溶栓治疗之后的各项观察指标显著优于治疗之前,前后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数值见表1。

3讨论

肺栓塞属于临床中危害性非常大的一类疾病,根据国外相关资料中显示,接近20%住院患者死亡因素为急性肺栓塞,没有接受治疗的肺栓塞患者死亡率为30%左右,因此临床中需要对急性肺栓塞疾病给予高度的重视[4]。文献资料显示,如果可以及时的对肺栓塞患者实施溶栓抗凝治疗,那么关于急性肺栓塞疾病的死亡率会下降到2%到8%,因此临床中需要加强对急性肺栓塞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5]。根据本文的研究显示,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全部接受超声心动图以及下肢深静脉超声诊断,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CT、肺动脉造影以及核素检查之后确诊属于急性肺栓塞疾病,100例患者全部接受溶栓抗凝治疗,总结超声诊断效果,评价超声诊断在溶栓治疗效果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00例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接受超声诊断,其中10例直接征象,70例间接征象,20例无征象,超声诊断7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接受溶栓治疗,治疗之后通过超声监测各项指标结果显示与治疗之前对比存在显著改善。针对确诊属于急性肺栓塞患者开展溶栓抗凝治疗,能够收获理想的治疗效果,早期为患者开展溶栓抗凝治疗,已经得到证实属于降低患者死亡的最有效治疗方式,肺动脉造影以及磁共振肺血管造影属于诊断和评价溶栓治疗效果的方式,但是因为现在技术受限,治疗效果评价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导致肺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遭受限制。利用综合超声诊断对急性肺栓塞接受溶栓治疗的效果加以评价,效果理想,比较溶栓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的左房左室、右房右室的舒张末前径、后径、肺动脉内径、加速时间、血流峰值、三尖瓣返流速度以及返流压差等指标,存在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6]。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提供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为在右心系统检查出血栓,间接征象包括四项指标:右心室增大,中度到重度三尖瓣反流,右心室压力增加,室间隔反常运动,上述任意两项为阳性,可以诊断。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肺栓塞实施超声诊断,存在无创、可靠与安全等优势,能够成为评价溶栓治疗效果的工具,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泉,高枫,黄国庆,于妲,陈婷婷.超声心动图及心肌酶谱检测在急性肺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7,6(10):279-282.

[2]陈文坚,文正青,熊伟坚,郭强.急性肺栓塞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的CTA表现及临床特征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31(08):801-802.

[3]金会艳,李树清,阮丽波.家兔急性肺栓塞对肺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及血清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J].解剖学报.2017,4(05):59-60.

[4]刘蕴忠,刘秀杰,史蓉芳,吴清文,周宝贵,郭风,刘华平,陈文绮,褚克维,王道宇,魏红星,丁海勤.放射性核素显像对下肢深静脉病变和肺栓塞的临床观察[J].中华核医学杂志.2016,4(01):1213-1214.

[5]黄永存,于玲,王艳苹,张敏,孙华,宋俊兰,邢建,刘彤.肺动脉血栓栓塞与凝血-纤溶因子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3(04):101-102.

[6]张晓丽,刘秀杰,史蓉芳,程显声,陈白屏,戴汝平,李胜亭,刘蕴忠,余坚芳,周宝贵,王道宇,JFBorer.99mTc-P357血栓显像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初步临床研究[J].中华核医学杂志.2016,7(0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