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腰扭伤的中医治疗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急性腰扭伤的中医治疗现状

马宝生

马宝生

宝坻区钰华医院天津宝坻301800

摘要:急性腰扭伤传统医学称为“腰部筋伤”“损伤腰痛”,是患者腰部肌肉部位的韧带、关节囊及筋膜等出现急性损伤,常表现为肌肉起点、止点处产生撕裂伤,部分还会出现筋膜破裂和肌疝等。急性损伤治疗不及时、不妥当,使患者治愈时间延长,遭受较长时间的病痛,可转变为慢性损伤。中医治疗具有简便易行、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牵引拉;针刺;综述

急性腰扭伤常见于各阶层的患者,以体力劳动与青壮年占多数,对日常生活、劳动有一定影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本文对中医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现状进行综述。

1不同方法的临床研究

1.1单纯腰椎定点旋转法李修强[1]将7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和斜扳复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非甾体消炎药物芬必得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此类手法可使椎后关节的下关节突产生多方向的位移,使得病变椎体椎间孔扩大,改善神经根受压程度,同时对相应椎体有不同程度的向后提拉作用,改善椎体滑脱程度,以上机理符合中医骨科“敕正”的理念。[2]

1.2单纯牵引拉伸类手法传统医学倡导“筋骨并重”,这也是业内治疗“急性腰扭伤”的共识。牟新[3]采用手法治疗111例急性腰扭伤患者,并以腰椎前屈受限和后伸受限为分组标准,使用肌肉按摩手法治疗,有效率分别达98.2%、90.9%,效果满意。陈军[4]采用腰椎斜扳法治疗,治疗组加用膝顶腰椎后伸扳法,治疗组的治愈及显效率73.5%,远高于对照组43.3%(P<0.05)。研究认为单纯牵引拉伸类手法使椎间盘内产生前松后紧效应,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髓核向前移动,从而缓解神经压迫。

1.3旋腰膝顶法采用旋转复位整脊理筋的治疗方式,达到一次性整复,减轻症状,配合药物服用以巩固疗效、减少复发的效果。李玉海等[5]采用该法治疗80例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1次治愈72例,2~4次治愈8例,总有效率100%。林代民等[6]研究本法治疗胸椎小关节半错位的临床疗效,试验所选63例患者均通过上述方法治疗,其中痊愈56例,疗效令人满意。

2旋腰膝顶法的作用机理研究

2.1腰椎定点旋扳复位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机理在于其可以解除滑膜嵌顿、整复椎体易位。[7]旋转斜腰扳法不仅可以松解神经根周围组织粘连,调整周围的小关节和滑囊异位,还可以恢复椎间孔的间隙。使得上、下关节突产生一定位移,从而扩大神经根管内容,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缓解小关节的粘连,恢复腰部功能。[8]

2.2缓解腰部肌肉痉挛,促进脊柱生物力学线的恢复赵亮[9]认为旋扳法通过旋转腰椎使病变椎体发生位移,从而解除对相应神经根的压迫,以改善症状。郭汝松等[10]采用“定立体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发现,该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非治疗部位对腰椎旋转作用力的缓冲作用,能更好地解除突出物对相应神经根和硬膜囊的压迫作用,恢复脊柱的力学平衡。

3手法操作时所致“咔嗒”声的研究

王新军等[11]认为脊柱扳法操作时出现的关节弹响声有以下几方面的手法意义:①说明手法有效克服了关节的外周阻力作用到了关节;②说明关节完成了在弹性限制位和解剖限制位之间的一次重新张合过程;③引起了关节腔压力的改变、关节液的流体力学改变、气体释放等继发反应;④至少达到了松动关节的作用。

4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

韩红等[12]针刺腰痛点结合运动疗法治疗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患者坐位针刺威灵穴、精灵,留针15min,每间隔5分钟行针1次,并配合运动疗法,腰部进行左右侧转、前屈后伸、缓慢下蹲等运动,1次/d,5d为1个疗程,治疗6次左右。治愈:疼痛消失,腰部活动完全正常,无压痛点;有效:疼痛基本消失,腰部活动基本正常,略有压痛感;无效:疼痛症状基本无变化,总有效率为90.0%。

急性腰扭伤是现代社会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机理认为腰部损伤后,导致局部血脉凝滞,经络阻塞,气血失调,不通则痛,故而活动不利。总之祖国中医对治疗急性腰扭伤有独到之处,疗效满意,简单易行,实惠,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修强.手法治疗腰扭伤70例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3):74-75.

[2]杜诚恳,董倔强,王海磊等.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J].中国正骨,2012,24(9):24-26.

[3]牟新.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111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41.

[4]陈军.膝顶腰椎后伸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9,29(2):145-146.

[5]李玉海,高山山,张明生.坐位膝顶法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症80例[J].按摩与康复医学,2004,20(3):43-43.

[6]林代民,吴庆实.膝顶法治疗胸椎小关节半错位的临床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08,17(2):107-107.

[7]张国忠.定点旋扳复位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450例[J].山西中医,2010,26(1):35.

[8]筱魁,堇凡,戴克戎,等,斜搬时腰后部结构的动态观察和生物力学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13,13(1):51.

[9]赵亮.旋扳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探讨[J].四川中医,2006,24(11):84.

[10]郭汝松,林伟锋,田强,等.立体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颈腰痛杂志,2009,30(1):84-85.

[11]王新军,木合塔尔·阿尤普.从脊柱扳法的作用部位探“咔嗒”声的手法操作意义[J].新疆中医药,2015,25(3):50-51.

[12]韩红,黎明.针刺腰痛点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