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联合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心理干预联合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陈本阳

湖南省浏阳市集里医院4103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2016年7月-2017年7月)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取舍林药物治疗)和观察组(心理干预联合舍曲林治疗),每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抑郁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及治疗效果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舍曲林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有更好的治疗作用,不仅能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还有利于卒中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心理干预;舍曲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疾病,其致残率、死亡率高,死亡率约40%,残疾率达80%,另外存活患者中有将近50%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现象,对患者的康复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同时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都造成巨大的负担【1】。临床上对脑卒中后抑郁主要是采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由于病程较长,多数病人依从性不佳,其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我院(浏阳市集里医院)采用心理治疗联合抗抑郁药物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选取50例患有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7月-2017年7月)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

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66.51±3.32)岁,治疗前抑郁评分为24.58±5.36分,生活能力评分为35.20±4.10分;

观察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49-80岁,平均年龄(67.72±4.65)岁,治疗前抑郁评分为24.46±3.21分,生活能力评分为34.50±5.30分;

2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同时给予患者口服舍曲林片(国药准字:H0980141,辉瑞制药有限公司)50毫克,一天一次,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2】。

观察组:患者基于在对照组相同的口服用药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心理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每天定时给患者进行30分钟至60分钟的心理治疗。要求心理治疗师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患者的相关背景材料;心理治疗师要及时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面部表情,通过深入的心理互动和实践,用较强适应能力的心理干预方式代替患者内心扭曲的不良认知,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心理环境,从而改变患者的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心理治疗师对患者治疗不同期间,心理治疗师应对患者相关检测做好记录,以把握患者病情的康复情况【3】;另一方面,心理治疗师还要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向家属阐述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各种负面情绪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稳定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才有利于更好的帮助患者配合治疗。

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以及患者抑郁程度等,并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症状做好详细记录,方便后期的研究分析。

1.3、观察指标

本次对比试验,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抑郁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及治疗效果情况。

1.4评分标准

在实验研究后分别对2组患者的自理能力采用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法进行分析评估。满分100分,其中>60分表明生活轻度功能障碍,41-60分表明生活中度功能障碍,20-40分表明生活重度功能障碍,<20分表明无生活自理能力。2组患者的抑郁成都评分采用汉密尔顿评分法进行分析评估。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采用X2检验或t检验,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

2结果

2.1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如表1所示: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发病后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4】。其抑郁发生机制主要时由于脑卒中导致脑血管病变影响大脑神经调节,导致患者发生一系列的器质性情况功能障碍,脑组织功能障碍,损害了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皮质回路,严重影响肾上腺素能的神经通路,从而使相关神经递质含量下降导致患者产生抑郁。临床上主要是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

舍曲林是一种选择性的5-羟色胺摄取抑制剂,能选择性的抑制突触前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从而到达抗抑郁的目的;同时对单胺氧化酶、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有一定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5】。大量的临床实验表明,舍曲林可以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况,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不良反应较少。

心理治疗可以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能减轻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变化,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与此同时还能帮助患者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积极面对治疗。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能使患者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病情,调整自己的心态,更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生活上都能到愉悦,降低不愉悦程度,还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

通过本次对5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研究表明:2组患者的抑郁程度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及治疗效果情况比较且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心理干预联合舍曲林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因此,心理干预联合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龙巧红.康复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护理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5,10(5):202-203.

[2]孙文生.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5,8(29):6993-6994.

[3]李莲英.心理干预联合百忧解治疗青年脑卒中后抑郁37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24(10):38-39.

[4]申龙燮,朴莲荀,朴虎男.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检测SEP与血浆5-羟色胺的临床意义[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33(12):1122-1125.

[5]李绍娟,张晓丹,刘兵,沈秀媛.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和生活能力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01):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