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化疗肺癌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护理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首次化疗肺癌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护理对策分析

刘思佳

辽宁省肿瘤医院110042

摘要:目的探讨首次化疗肺癌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护理对策分析。方法参与研究的94名患者,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94名患者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加强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护理模式护,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首次接受化疗治疗的肺癌患者,针对患者的心理需求,为其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对于我国探视新型护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以及研究意义。

关键词:首次化疗;肺癌患者;心理需求;护理对策

化疗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大部分患者对于化疗的认知不全,担心接受化疗治疗出现各种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拒绝接受化疗治疗的念头,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若是在患者接受首次化疗前,针对患者的心理需求,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的提升患者面对化疗的信心与勇气,提升治疗依从性,改善化疗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研究的94名患者,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94名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中,男性有33人,女性有14人,年龄区间在56-72岁,平均年龄为(65.91±2.9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有30人,女性有17人,年龄区间在55-73岁,平均年龄为(65.19±2.83)岁。实验对象中的94名患者,必须符合以下标准:①年龄在18-80岁之间;②体力、精神状况良好,对答如流;③无影响研究的既往病史以及合并病史;④了解本次研究后自愿参与;研究人员将上述资料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护理人员予以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传统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加强护理,具体措施如下:大部分患者面对癌症,会存在恐惧心理,面对无法治愈的疾病,患者会出现拒绝治疗的念头,加之现在大多数患者认为化疗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导致患者首次化疗的配合度不高,护理人员针对出现此心理现象的患者,应为其讲解化疗治疗的效果,为患者讲解常见的不良反应,同时告知患者现如今大多数化疗药物已经纳入医保,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面对患者的疑问,护理人员应及时的为其答疑解惑,从而提升患者接受化疗治疗的配合度【1-2】。

1.3观察指标

1.3.1护理满意度评分评分量表由科室自制,0-100分,70分为分界线,70分以下为不满意,90分以上为十分满意;收集好每位患者填写的评分表,评分表应让患者签名签日期,以保证量表数据真实性,评分表中的内容包括:患者住院期间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评价、护理人员的专业度、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工作态度等。

1.3.2护理人员使用SAS(焦虑)、SDS(抑郁)评分量表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估,分数越低,患者的负性情绪越轻。研究中的数据均使用软件进行处理。

1.4统计学方

94名患者的观察指标均使用SPSS20.0数据包处理,实验中的计量资料(x±s)使用t检验,计算出的P值,(P<0.05)以证实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具有可比性。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

3讨论

肺癌【3-4】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化疗是目前治疗该疾病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由于化疗会同时伴有脱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加之大部分患者对化疗相关知识认知不全,担心化疗治疗费用拖垮家庭,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化疗治疗效果,尤其是首次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甚至会出现出现拒接治疗的念头;因此若能在患者首次化疗前,针对患者的心理需求,为患者实施加强护理干预,则可有效的提升化疗治疗效果【5】。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加强护理,在研究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首次接受化疗治疗的肺癌患者,针对患者的心理需求,为其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对于我国探视新型护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以及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邱真.知情程度对中晚期肺癌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7):4-5.

[2]王新娟,胡英芳.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住院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7,38(4):474-478.

[3]韦宁.心理护理路径改善肺癌晚期病人首次化疗时产生不良情绪的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26):228-229.

[4]李淑芳.肺癌患者首次化疗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化疗前后生存质量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53(13):116-117.

[5]卢才菊,宋琦,王永,等.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症状及延续护理认知需求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6):125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