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预见性护理在高压氧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1

研究预见性护理在高压氧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付连杰

天津市宁河区医院301500

摘要:目的:讨论和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高压氧护理安全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100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将患者分为两个不同的护理小组,主要分成护理1组和护理2组,每个小组为50人,护理1组男性患者25人,女性患者25人,对护理1组的50位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手段。护理2组的50位患者,男性患者为26人,女性患者为24人,本组患者实施高压氧护理,并对两种不同护理手段下的患者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和讨论。结果2组的患者在接受高压氧护理之后,恢复程度高于1组患者的恢复程度,且住院时长明显低于1组患者的住院时长。因此比对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高压氧护理,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的心情也有明显提升,因此,此种高压氧手段值得在医学上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高压氧护理;应用

引言:

高压氧治疗是在超过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中呼吸纯氧气,这一治疗手段为一些脑外伤患者提供了便利,起到最全面的辅助作用,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降低致残率有很大的帮助。在传统的预见性护理过程中,不能实现这一效果,但是也能起到基本的辅助作用,所以,患者更加青睐与高压氧的护理手段,通过这一实践就能证实,高压氧的护理模式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具体报告如下所示。

一、资料与方法

(1)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100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主要分成护理1组和护理2组,每个小组为50人,护理1组男性患者25人,女性患者25人,对护理1组的50位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手段。护理2组的50位患者,男性患者为26人,女性患者为24人,本组患者实施高压氧护理,两组患者的年龄在25-7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4.6±6.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P>0.05)。

(2)护理方法

护理1组的50位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手段,首先对患者的心跳、脉搏、血压以及呼吸次数等进行检查,以期更准确的评判患者的基本生理情况。

护理2组的患者使用高压氧护理手段。进舱前,护理人员要了解高压氧的使用方法,在确保无误的情况下对患者以及家属介绍高压氧治疗的效果,以及运用高压氧的反应,消除患者以及家属紧张的心理,提醒患者在治疗前不能过量食用一些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1]。在进仓治疗时,护理人员将基础工作完成后关闭氧舱门,让患者有治疗的心理准备,护理人员要随时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让患者处于清醒状态,要询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是否有身体上的不良反应。为患者戴好面罩,将氧舱压力表控制在0.12MPa,对患者的血压进行监控,避免出现血压升高或者下降的情况。在治疗结束后,取下患者的面罩,让患者自然呼吸,如果患者没有身体各方面的不适才能让患者离开氧舱。

(3)指标观察

对两组患者在护理过后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同时分析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1组和2组分别用x2和p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p>0.05,不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具有对比价值。

二、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发现,实验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实验1组的患者,详见表1。

三、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青睐于高压氧的治疗。此种治疗手段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预见性护理只能起到最基本的护理作用,不能达到患者的预期的护理效果,而高压氧的护理手段恰好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让患者更容易接受。从患者的自身和实际情况入手,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也能有效的改善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矛盾[2]。同时,高压氧的护理手段可以使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更好的沟通和交流,患者的需求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同时和医护人员的沟通有助于患者对自身病情的正确认识和了解,为医疗工作的顺利展开和进行提供有利保障。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实践表明,预见性护理手段已经不适于医疗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实际需求。高压氧的护理手段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关系,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因此,高压氧的护理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在医疗中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古楠.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01):163-164.

[2]陈瑞香.韦玉玲.方燕红.等.安全目标管理在高压氧治疗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6(20):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