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后的血压变化研究姜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浅析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后的血压变化研究姜博

姜博陈熠飞陈虹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15400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后的血压变化差异。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36例,将其临床资料。其中出血性脑卒中69例,缺血性脑卒中67例,采集两组患者卒中发作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并比较,分析不同亚型脑卒中患者血压的差异性及其临床意义。结果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作后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显著高于缺血性脑卒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亚型脑卒中患者血压正常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两组患者各级高血压构成比存在差异,各级高血压致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前后血压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高血压对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度高于缺血性脑卒中,并且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随血压分级的增高而增强。

关键词: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血压变化

Objective:Tostudythedifferenceofbloodpressurebeforeandafteronsetofischemicstrokeandhemorrhagicstroke.Methodsthesubjectsofthisstudywere136casesofstrokepatientsadmittedtoourhospitalfromJune2015toJune2017,andtheirclinicaldatawerecollected.Therewere69casesofhemorrhagicstrokeand67casesofischemicstroke.Thesystolicanddiastolicpressureoftwogroupsafterstrokewerecollectedandcompared,andthedifferenceandclinicalsignificanceofbloodpressureindifferentsubtypesofstrokepatientswereanalyzed.Resultsthediastolicpressureandsystolicpressureofhemorrhagicstrokepatients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ofischemicstroke,P<0.05,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inthenormalproportionofbloodpressureindifferentsubtypesofstrokepatients,andtherewasadifferenceinthecompositionratioofhypertensionatalllevelsinthetwogroups,andhemorrhagicstrokecausedbyhypertensionatalllevels.Theriskofdisease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ischemicstroke,P<0.05,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thereissignificantdifferenceinbloodpressurebetweenischemicstrokeandhemorrhagicstroke,andtheriskofhypertensiontohemorrhagicstrokeishigherthanthatofischemicstroke,andtheriskofhemorrhagicstrokeisenhancedwiththeincreaseofbloodpressuregrade.

Hemorrhagicstroke;ischemicstroke;bloodpressurechanges

脑卒中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根据其病理类型可将其分为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1],其中以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略高于出血性脑卒中。临床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并且幸存患者往往合并有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运动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因此对于脑卒中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血压指标对不同类型脑卒中的影响强度存在差异性,这也导致患者发病后临床治疗与防控的方向存在差异性[2]。该研究整群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1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后的血压变化差异及其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出血性脑卒中69例,男性35例,女性34例,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62.3±5.7)岁,合并糖尿病15例,高血压34例,缺血性脑卒中67例,男性32例,女性35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3.8±4.2)岁,合并糖尿病16例,高血压30例;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及合并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研究完全知情同意,已通过该院伦理道德委员会审核,均经CT及MRI确诊为出血性脑卒中或缺血性脑卒中,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脑卒中诊治指南》[3],已排除7d内未就诊、未进行二级卫生保健以及无急性期血压记录、死亡前无任何记录、心脏骤停时使用强心剂或麻醉剂、肿瘤导致脑出血等因素。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30min内进行常规血压测量,采用标准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卧位血压,并对每例患者连续血压测量3次,取3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检测目标,高血压评估及分级标准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4]。

1.3统计方法

采用IBM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计算不同等级血压对脑卒中不同亚型危险作用的差异及95%可信区间,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指标比较结果

出血性脑卒中发作后收缩压(175.3±11.4)mmHg,舒张压(109.5±9.8)mmHg,缺血性脑卒中发作后收缩压(158.4±10.9)mmHg,舒张压(92.3±5.5)mmHg,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作后舒张压(t=1.125,P=0.031)与收缩压(t=1.294,P=0.029)均显著高于缺血性脑卒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高血压在不同亚型脑卒中患者中的影响作用

不同亚型脑卒中患者血压正常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两组患者各级高血压构成比存在差异,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正常者15例,1、2、3级高血压构成比分别为25.37%、26.87%、25.37%,出血性脑卒中血压正常者9例,1、2、3级高血压构成比分别为11.59%、30.43%、44.93%,将缺血性脑卒中赋值为“0”,出血性脑卒中赋值为“1”,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各级高血压致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χ2=3.49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该组实验结果显示,出血性脑卒中发作后收缩压(175.3±11.4)mmHg,舒张压(109.5±9.8)mmHg,缺血性脑卒中发作后收缩压(158.4±10.9)mmHg,舒张压(92.3±5.5)mmHg,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正常者15例,1、2、3级高血压构成比分别为25.37%、26.87%、25.37%,出血性脑卒中血压正常者9例,1、2、3级高血压构成比分别为11.59%、30.43%、44.93%,表明不同亚型脑卒中患者发病后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二者在高血压构成比及正常血压比例比较中存在显著差异,而随着高血压等级的升高,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通过实验回顾分析可知,造成上述结果主要与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二者的病理机制差异有关[5],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所致,通常微小血管病变以及血管破裂是导致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而高血压是影响脑出血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有加速微小血管病变和增加血管破裂的风险[6];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血管因各种病因阻塞引发的脑组织损伤疾病[7],高血压并不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主要致病因素,因而不同亚型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的血压指标存在差异性。有临床学者通过对不同亚型脑卒中患者临床表现以及预后结局的对比得出结论[8],二者在发病机制以及预后结局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以血压水平可作为决定脑卒中发病亚型的倾向影响因素,这与本组研究结果相似,通过进一步分析认为,不同亚型脑卒中患者的病理基础均为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但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机制中产生了差异,血压指标的异常增高导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脉血管破裂风险几率升高,但对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病变的影响程度却低于出血性脑卒中,二者对血压升高的风险因素影响存在差异性。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前后血压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高血压对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度高于缺血性脑卒中,并且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随血压分级的增高而增强。

参考文献:

[1]王薇,赵冬.中国老年人高血压的流行病学[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246-247.

[2]贾建平,崔丽英,王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3-187.

[3]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专家委员会.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9):641-649.

[4]张丽芳,杜彦辉,孔繁元,等.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危险因素的对比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15(2):118-120.

[5]于亮,金额尔敦朝鲁,张永红,等.内蒙古通辽市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入院血压的差异比较[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5):773-775.

[6]王才华,沈红权,刘文谨,等.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动态血压的相关性[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9,6(4):259-260.

[7]赵秋绒,何红红,高大中,等.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19(1):933-934.

[8]FischerU,CooneyMT,BullLM,etal.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后血压的变化[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22(4):384-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