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神外ICU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神外ICU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汤志兵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ICU410008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神外ICU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1日至2016年9月31日,在我院神外ICU住院期间发生肺部感染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然后选取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期间在本院神外ICU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计算机随机分成两组,50例/组。A组——综合护理,B组——常规护理。结果:100例入组患者中回归分析神外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患者,医护人员手卫生工作、气道管理、物理排痰与吸痰、呼吸机运用不当均可能导致患者肺部发生感染。A组肺部感染发生率(4.00%)明显低于B组,p值小于0.05。结论:入住在神外ICU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护人员手卫生工作、气道管理、物理排痰与吸痰、呼吸机运用不当均可能导致患者肺部发生感染,减少易患因素,早期进行护理综合干预是减少神外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神外ICU;肺部感染;护理

颅脑外伤分为开放性以及闭合性两种损伤类型[1]。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术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感染,但肺部感染是其主要的感染类型[2]。为了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神外ICU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状况以及其治疗护理干预进行分析,特进行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对象[应当注明患者的病情程度,

其二,是否合并了其他并发症,加入患者有糖尿病。甲亢等消耗性疾病,那么即便是选择综合护理,也难以控制肺部感染率

其三,治疗方式是否统一,有些治疗方法会加重肺部感染,比如激素什么的

其四,ICU的环境是否达标,呼吸机等器械的使用是否规范,当然这点属于末节了]

选取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期间在本院神外ICU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计算机随机分成两组,50例/组。A组——综合护理,B组——常规护理。

2方法

一组实施综合护理(A组)

2.1规范及监测洗手:手卫生五大时刻①接触患者前,②接触患者清洁,无菌物品,进行无菌操作前③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脱手套后,④接触患者后⑤接触患者周围环境物品后。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科及科室院感质量控制小组监督手卫生,医务人员手部每周l次细菌监测。洗手采取①掌心相对揉搓②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揉搓③手指交叉掌心相对揉搓④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⑤拇指在掌中转动⑥指尖在掌心揉搓⑦若手腕污染及时清洗手腕,每次洗手时间大于10秒。

2.2气道的湿化:气管切开后气道自身的湿化作用明显降低,甚至消失,造成管腔内分泌物黏稠、痰痂阻塞管腔,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同时也易导致细菌侵入而致感染。有实验证明,肺部感染率可随着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I][所有参考文献角标都应该上标]。因此,充分的气道湿化有利于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发生感染。

2.3采用正确的排痰程序:雾化吸入药物,变换体位,叩打。采用三步排痰法:一吸(通过雾化吸入,溶解、稀释干燥疗法):二拍(翻身、拍背,使附着干肺泡周围、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劲、脱落,易干吸出):三吸(吸痰),吸痰前加大吸氧浓度l~2分钟后再吸,机械通气病人吸痰前后均加大吸氧浓度至100%2分钟。病人有必要吸痰时再操作,防止不必要的刺激使分泌物增多或误伤气管。

2.4护士准确掌握吸痰指征:①肺部听诊有湿啰音或痰鸣音②血氧饱和度下降③呼吸机管道压力升高④患者呼吸时对呼吸机有抵抗、咳嗽等。掌握正确的排痰方法:检查吸痰管通畅后,在无负压清况下将吸痰管轻轻插入约10~l5cm,必要时一直插到不能插入为止。退出l~2cm,以游离吸痰管尖端,然后打开负压,边旋转边退出,有痰液或分泌物处稍停。一般清况,吸痰管常可深入右支气管内。如欲清除左支气管内痰液,可将头尽量右转,每次吸痰时间应少于15秒,吸痰时切忌采用上、下多次重复提插。吸痰管应一次一换。同一根吸痰管应先吸气道内分泌物后可以再吸鼻腔内分泌物,但决不可以重复进入气道。吸痰过程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2.5人工气道及呼吸机管路管理:及时倾倒通气环路中的冷凝水,呼吸机回路的管道每换下的管道先送消毒供应室环氧乙烷消毒并注明消毒日期、时间,密闭保存待用。机械通气患者10%~35%可发生误入性肺炎,其原因与胃内容物吸入有关,取半卧位可防止误吸,采取抬高床头30~45度。为了减少口腔细菌的定植,每日口腔护理2~3次,选用口泰进行洗漱[5]。

2.6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包括以下措施:①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指征,尽量选择经口气管插管;②每日评估是否可以撤机拔管,尽早拔除气管插管。③应选择型号合适的气管插管,并常规进行气囊压力监测,气囊压力应保持在25~30cmH2O。④若无禁忌证,应抬高患者床头,以30~45°为宜。⑤应定时进行口腔卫生护理,至少每6~8小时一次,尤其对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⑥实施肠内营养时,应避免胃过度膨胀,宜采用远端超过幽门的鼻饲管(鼻肠管),注意控制每次输注量及输注速度。⑦应定时和及时抽吸气道分泌物,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可采用带声门下分泌物吸引装置的气管插管。⑧使用热湿交换器可减少或避免冷凝水形成;热湿交换器每5~7天更换1次,当热湿交换器受污、气道阻力增加时应及时更换。⑨控制外源性感染:包括严格无菌操作、手卫生、标准预防、接触隔离、对环境物品进行清洁消毒等。

一组采取常规护理(B组)。遵医嘱实施相关操作,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若有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相关人员,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3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肺部感染率(用%表示,卡方检验)投入SPSS18.0版软件中进行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4结果

比较两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A组肺部感染发生率(4.00%)低于B组的肺部感染(为28.0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注:数据组间对比(p<0.05)。

5讨论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神外ICU接受治疗期间发生肺部感染的平均概率在百分之三十左右[3-4],入住在神经外科ICU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护人员手卫生工作,气道管理、物理排痰与吸痰、呼吸机运用不当以及气管插管等因素均可能导致患者肺部发生感染[5-8],使得病情加重,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综合护理包括规范及监测洗手、气道的湿化护理、采用正确的排痰程序、要求护士准确掌握吸痰指征、人工气道及呼吸机管路管理以及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ICU发生肺部感染治疗对策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9],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临床价值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黎艳晖.ICU重型颅脑外伤出现肺部感染92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14):158-159.

[2]黄玉菁.多靶点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药品评价,2016,13(B12):124-124.

[3]刘思娣,YokoeDS,AndersonDJ,等.美国急性病医院预防医院感染策略纲要(2014更新版)[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11):702-704.

[4]李伟等.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ICU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治疗对策[J].2016,21(5):923-924.

[5]贾俊卿.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呼吸道管理[J].2014,18(6):1039-1040.

[6]郝淑静.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8):80-82.

[7]罗嘉.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护理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6,4(4):147-148.

[8]汤昌春.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体会[J].健康研究,2015,35(1):114-115.

[9]徐磊.循证护理对降低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7):22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