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损伤泌尿器官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妇产科手术损伤泌尿器官的临床分析

李佐民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过程中导致的泌尿器官损伤情况并总结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妇产科近期内行手术治疗且伴有泌尿气管损伤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各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泌尿器官损伤患者中输尿管损伤21例、膀胱损伤8例,两者对比,输尿管损伤率明显较高(P<0.05);21例输尿管损伤患者中17例术中发现并及时处理、2周内痊愈,4例术后3天内发现已存在严重感染、经损伤修补及抗感染治疗后3周内痊愈;8例膀胱损伤患者均为术中发现,术中积极处理后1-2周痊愈。结论:泌尿器官损伤是妇产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有效的预防及合理的诊疗,对于降低妇产科手术泌尿器官损伤的发生及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损伤;泌尿器官

女性泌尿器官毗邻生殖系统,因此在对女性进行妇产科手术时,往往会导致泌尿器官损伤,如比较常见的输尿管损伤、膀胱损伤等,这些泌尿器官的损伤不仅会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还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1]。因此,如何防治妇产科手术中泌尿器官的损伤,是目前临床妇产科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深入研究妇产科手术中泌尿器官损伤的防治,笔者收集了我院妇产科近期内29例发生了泌尿器官损伤的妇产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了导致泌尿器官损伤的高危因素、探析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在我院行妇产科手术并发泌尿器官损伤的29例患者。入选患者年龄22岁到54岁不等,平均年龄(32.7±9.8)岁。患者妇产科手术类型为子宫全切术/次全切术的有15例、为剖宫产手术的有9例、为输卵管绝育术的有5例;患者泌尿器官损伤部位位于膀胱的有8例、损伤部位在膀胱后壁及底部,位于输尿管的有21例、损伤部位均为输卵管下段。

1.2方法:

1.2.1分析方法

应用IVU检查法或膀胱镜检查、B超检查等检查方式对泌尿器官损伤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相关文献报道等分析患者泌尿器官损伤的原因。

1.2.2治疗方法

对在妇产科手术过程中发现的输尿管损伤,应立即进行修补手术进行治疗,手术方式包括横断输尿管断端吻合术、输尿管穿孔修补、松解误结扎线及粘连松解术等。对在术后由临床诊断发现的输尿管损伤并经输尿管造影、B超等检查确诊的输尿管损伤,应立即对患者实施开腹手术治疗,全部患者均行输尿管双J管放置,并在留置1月后拔出。对膀胱损伤,本次研究对象均在术中发现,全部患者均在术中予以处理,即利用2-0或4-0可吸收缝线对膀胱损伤伤口进行全层缝合修补,术毕留置导尿管7-10天。全部泌尿器官损伤患者在术后均常规予以抗感染等预防治疗措施。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检验方式采取X2检验,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29例患者中输尿管损伤21例、占总数72.41%,膀胱损伤8例、占总数27.59%,两者对比,输尿管损伤患者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例输尿管损伤患者中有17例于术中发现,其中4例实施横断输尿管断端吻合术、4例实施输尿管穿孔修补术、6例实施松解误结扎术、3例实施松解粘连术,于术后2周内痊愈;4例输尿管损伤于术后3天内发现,且患者已存在严重腹膜感染,经损伤修补、抗感染及输尿管留置治疗后3周内痊愈;8例膀胱损伤患者均为术中发现,经术中积极缝合处理、术后留置导尿管治疗后1-2周痊愈。全部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均未出现漏尿及肾功能障碍等显效,患者恢复理想。

3结论

妇产科手术是导致泌尿器官损伤最主要的医源性原因,研究显示,膀胱是最为常见的损伤部位,输尿管损伤是重要的损伤部位[2],因其常常会引发急性肾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近年来,伴随着腹腔镜手术在临床的大量应用及妇产科疾病种类的不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都导致了泌尿器官损伤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因此了解泌尿损失的发生高危因素、总结相应有效的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对近年来我院接诊的29例妇产科手术发生泌尿器官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析了导致泌尿器官损伤的相关高危因素,现总结如下:其一为术者因素,术者对女性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及相关血管的局部解剖结构掌握不熟,辨识能力相对较差,尤其是年轻医生。同时缺乏对手术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能力,或未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手术操作,如输尿管游离不当等,这都会导致泌尿器官损伤的发生。其二为患者因素,患者若存在盆腔病变,其生殖器与泌尿器官的位置则会发生改变,或会导致手术过程出血过多造成术野不清,从而导致生殖器与泌尿器官结构关系难以辨认[3],进而引起泌尿器官的损伤。存在剖宫产手术史的患者,其膀胱位置会在结构上出现变化,此时若术者不能明确泌尿器官的解剖结构,则很容易造成失误导致膀胱损伤。

针对上述引起妇产科手术泌尿器官损伤的原因,笔者也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报道,现就对策总结如下: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及责任意识,术者要具备扎实的解剖学知识,熟悉泌尿器官、生殖器官的毗邻关系,注意是否存在解剖变异现象;术前完善患者的各项检查,合理的为患者选择手术治疗方案,如进行盆腔手术最好留置导尿管,对广泛手术或粘连手术应从盆腔侧腹膜先游离输尿管以避免对泌尿器官的损伤;强化医务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懂得判断病情,对损伤较轻者可实施保守治疗,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修补[4],如术后患者存在漏尿、尿性腹膜炎等,则应立即对患者实施相应检查明确损伤部位、范围及感染情况,并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膀胱的损伤较为常见,术前应指导患者排空膀胱并留置尿管,在缝合过程中应注意盆底筋膜、阴道角、子宫动脉、骨盆漏斗韧带处等易发生损伤的部位。

本次研究显示,29例发生泌尿器官损伤的妇产科手术患者中,输尿管损伤21例明显高于膀胱8例,说明妇产科手术中输尿管的损伤机率高于膀胱,这一结果同于既往报道[5]。在治疗方面,29例患者均在及时、有效的治疗下痊愈出院,说明妇产科手术泌尿器官损伤若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其治愈率还是非常可观的。总而言之,笔者认为,泌尿器官损伤是妇产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应加强预防诊疗措施,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能水平,这对降低妇产科手术泌尿器官损伤的发生及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绿萍.妇产科手术泌尿道损伤的临床分析.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1):123.

[2]王莹,曾荔苹,李元成.妇产科手术泌尿系统损伤原因与对策[J].中国基层医药,2005,12(4):435-436.

[3]周萍.对90例妇产科术后泌尿器官损伤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0):90-91.

[4]孟宪莲.妇产科手术导致输尿管损伤的常见原因分析及处理.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5):126-127.

[5]木海琦,饶大庞,何有华,等.医源性泌尿系器官损伤的原因分析及诊治处理[J].中华创伤杂志,2011,27(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