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护理应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中医康复护理应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效果分析

单作新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天津3017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腰背肌功能恢复情况,另外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腰背肌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应用中医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腰背部功能恢复效果,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医康复护理;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腰背部功能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脊柱骨折,多发于中老年伴有骨折疏松患者中,在受到颠簸、自身重力或暴力的情况下椎体压缩变扁,形成前窄后宽的楔状压缩型骨折,由于此类骨折的稳定性较好,多数患者无需手术治疗即可痊愈,但是患者需要长期的卧床治疗,长期的卧床容易出现压疮、尿潴留、便秘等并发症,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也不利于恢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快速回复[1]。本次的研究中将分析中医康复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自医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4例,患者均为稳定型骨折,排除伴有神经损伤及手术指征患者。使用Excel产生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男19例,女23例,患者年龄48-80岁,平均(65.0±4.5)岁,致伤原因:跌倒致伤18例,搬运重物致伤13例,颠簸致伤11例。观察组男17例,女25例,患者年龄48-80岁,平均(65.0±4.5)岁,致伤原因:跌倒致伤18例,搬运重物致伤14例,颠簸致伤10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健康宣教、心理疏导、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功能锻炼等。

观察组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用药护理:除常规指导患者口服用药外,根据患者的体质辨证,对患者予以中药外敷,将大黄、黄柏、姜黄、厚朴、天花粉、陈皮、制南星、甘草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药物研磨为粉,以香油调和为膏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涂抹在大小合适的棉垫上,外敷于患处,1次/d。外敷过程中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不适,并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

(2)饮食指导:根据中医药食同源的观念结合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饮食指导,如恢复早期,伤口受到骨折影响容易出现腹胀、腹痛、食欲下降等情况,此阶段予以促消化、健脾胃的食物,如薏米山楂粥,另外指导患者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保证均衡营养,预防便秘。在恢复期可食用瘦肉汤、牛肉、鸽子肉、木耳、鱼肉等患者具有益气补血的食物。骨折后期主要予以牛奶炖鸡蛋、山药瘦肉粥等滋补肝肾食物,重在补气固本,促进患者的恢复。

(3)功能锻炼:在伤后1-4d内根据患者的具体损伤部位进行悬吊牵引,牵引适应1-2d即可平躺在床上,进行缓慢的屈膝、抬腿等训练,伤后的1-2周指导患者连续扩胸运功和上肢运动,锻炼腰背部功能,伤后2-4周行仰卧架桥运动,将双手支撑在双侧的髂骨部位,将上半身抬起做对抗牵引,在解除绷带后可行俯卧位飞燕式的锻炼。伤后8-10周根据X线片检查结果可行下地锻炼。

1.3观察指标

出院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腰背部功能恢复情况,并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腰背部功能恢复评价,优:骨折基本复位,腰部活动正常,无腰痛;良:骨折部分复位,腰部活动轻度受限,有轻微的腰痛;差:骨折部位勿明显复位,腰部活动受限严重,腰痛、腰酸症状明显。优良率=优率+良率。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可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腰背部功能恢复优良率

观察组的腰背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81.0%(P<0.05),见表1。

2.2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出现3例并发症,包括2例便秘,1例尿潴留,发生率为7.1%,对照组中出现10例并发症,包括3例便秘,2例尿潴留,2例尿路感染,2例腹胀和1例压疮,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3.8%,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4.459,#P=0.035)。

3讨论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多是受到外力创伤所致,临床表现为背痛、直立行走障碍、胸腰椎活动受限等症状体征[2]。多数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属于稳定性骨折,患者无神经损伤症状,经保守治疗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但是骨折后常出现腹膜后血肿,刺激内脏的神经,影响患者肠道的蠕动,出现腹胀、腹痛等情况,且长期的卧床治疗,压疮、尿路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3,从而影响患者的恢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恢复。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的腰背部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可更好的恢复患者腰背部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中医康复护理是一种将中医理论与康复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模式,在护理过程中运用中医的整体和辨证的观念,与传统的康复护理结果,配合康复锻炼、康复医疗等措施,使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功能尽快恢复至健康状态。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采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药物进行外敷辅助治疗,以提高保守治疗的效果,在药食同源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改善患者的体质,为患者的恢复打好体质基础,通过实施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者腰背部功能的恢复,因此中医康复护理较常规护理可更好的促进患者腰背部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将中医康复护理应用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可提高患者的腰背部功能恢复效果,减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古永恒,马笃军,彭力平,等.胸腰椎骨折复位床托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体外复位的系统护理[J].护理研究,2015,29(17):2129-2131.

[2]马文芳,樊建林,徐海霞,等.薄荷油湿热敷对减轻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腹胀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4):153-153.

[3]张丽平,范东英,郭秀珍.中医护理在球囊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6,29(1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