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腕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腕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于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密云医院101500

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在腕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腕关节骨折患者7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别采用X线、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对比不同诊断方法的精确性。结果:MS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尤其在关节脱位、移位骨碎片、骨挫伤诊断方面,其精确性更高(P<0.05)。结论:在腕关节骨折患者中,采用MSCT诊断,不仅精确性较高,而且能够对骨折、关节脱位、骨挫伤、移位骨碎片状况进行准确反映,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腕关节骨折;诊断价值

腕关节骨折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其解剖结构较为复杂,主要由三角骨、月骨、舟骨等构成,形态不规则,且排列紧密,在临床诊断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容易发展成腕关节畸形、活动受限等[1]。本文主要研究MSCT在腕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纳入的72例研究对象,皆是我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这一时间段收治的腕关节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单侧骨折,并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调查。其男性占40例,女性32例,年龄在26-76岁,平均年龄为(48.6±6.4)岁;舟骨骨折占31例,月骨骨折占26例,三角骨骨折占7例,大多角骨骨折占8例。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X线、MSCT检查,具体为:(1)X线检查:采用飞利浦DigitalDiagnostX线摄影系统,对患者的腕关节行后前位正位片及侧位摄片,针对特殊骨折部位,加拍手舟骨Stecher位片。

(2)MSCT检查:采用西门子SOMOTOMDsfinitionAS型的64层螺旋CT予以横断面扫描,其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使用(CAPEDose4D),层厚为1.0mm,重建间隔在1mm,螺距为0.8mm,矩阵为512×512。在横断面扫描后,将获取的原始图像上传到MMWP47118工作站通过算法予以处理,进行踝部重建,以获取多平面重建(MPR)图像、三维容积重建(VR)图像。

1.3影像学分析

所有影像学由两名具有多年临床诊断经验的高资质影像科医师进行阅片,在两者意见一致时,视为最终诊断结果,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精确性。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涉及到的数据,均用SPSS19.0软件予以处理,其中(%)代表的是组间率,而(n)代表的是计数资料,“”为计量资料,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结果

2.1两种诊断结果比较

MSCT诊断符合率为80.56%,明显高于X线诊断的97.22%,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1:

2.2两种骨折类型诊断结果比较

从诊断结果看,MSCT对于骨折、关节脱位以及移位骨碎片、骨挫伤的诊断精确性明显高于X线片,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体见表2:

表1两种诊断结果比较[n/(%)]

3.讨论

腕关节是连接手掌跟上臂的复合性关节,其结构复杂,骨块相互重叠,在临床诊断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临床上针对腕关节骨折多采用X线予以诊断,由于该种诊断方式容易受邻近骨骼遮蔽的影响,漏诊率、误诊率较高,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易致使患者出现腕关节畸形、活动受限等现象。

近些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MSCT)逐渐被运用到腕关节骨折诊断中来,其组织分辨率较高,并以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辅之,能够多平面、多角度的观察患者的骨折状态,从而清晰的显示骨折解剖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2]。同时,MSCT还可以显示腕关节内骨折与移位、骨折游离片状况,且诊断耗时短,可以得到高品质的MPR、VR重建图像,精确度较高。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看出,MSCT的诊断符合率为80.56%,相比较X线的97.22%更高(P<0.05);且在骨折、关节脱位以及移位骨碎片、骨挫伤诊断精确性方面,MSCT也明显高于X线(P<0.05)。

综上所述,将MSCT诊断运用于腕关节骨折患者中,能够取得较高诊断精确度的同时,有效反映出骨折解剖结构,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蔡自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四肢骨关节骨折影像诊断中的意义[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8):91-92.

[2]刘满河.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在腕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