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腰间盘突出症分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3

浅析腰间盘突出症分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张佳佳闫凤杰张桂珍梁晓芬

张佳佳闫凤杰张桂珍梁晓芬

大庆市人民医院163316

摘要:目的:探讨腰间盘突出症分期康复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7年1-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采用分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一年内复发率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实施为期一年的随访发现,试验组中仅有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6.67%,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0.00%,试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康复护理能有效缩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复发。

关键词:腰间盘突出症;分期康复护理;方法;效果

Objective:Toexplorethephasedrehabilitationnursingmethodandnursingeffectoflumbardischerniation.Methods:theobjectofthisstudywastoselect90casesoflumbardischerniationinthehospitaloftheauthor'sHospitalduring1-12monthsof2017.Theclinicaldata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ndpidedintotheexperimentalgroupandthecontrolgroupaccordingtotherandomdigitaltablemethod,45casesineachgroup.The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weretreatedwithroutinenursingmode,andthepatientsintheexperimentalgroupweretreatedbystagerehabilitationnursing.Thetimeofhospitalization,thecostoftreatmentandtherecurrencerateinoneyearwereanalyzedandcomparedinthetwogroups.Results:thehospitalizationtimeoftheexperimentalgroupwassignificantlyshort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andthecostoftreatment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P<0.05).Afterayearoffollow-uptothepatients,only3patientsintheexperimentalgrouprelapsed,therecurrenceratewas6.67%,9casesinthecontrolgrouphadrelapseandtherecurrenceratewas20%.Therecurrencerateofthetestgroup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hasedrehabilitationnursingcaneffectivelyshortenthehospitalizationtime,reducehospitalizationexpensesandreducerelapseofpatientswithlumbardischerniation.

[keyword]lumbardischerniation;stagedrehabilitationnursing;method;effect

腰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群体的常见病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腰腿疼痛,对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临床研究表明,腰间盘突出症与患者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患者除了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更需要配合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1]。本文旨在分析腰间盘突出症分期康复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特收集2017年1-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9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9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经MRI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试验组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25~60岁,平均(40.34±10.21)岁;病程1~4个月,平均(2.14±0.26)个月。对照组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24~59岁,平均(41.12±10.34)岁,病程1~5个月,平均(2.63±0.32)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常规口头健康教育、饮食指导、遵医用药等;试验组患者采用分期康复护理,具体措施为,(1)急性期:首先是对腰背肌的肌力训练,这一阶段的患者存在较明显的疼痛,使得患者的腰椎和下肢活动明显受限,因此在护理上主要是卧床休息睡硬板床,避免引起腰背肌肌力降低,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导患者适当进行床上腰背肌训练,训练内容主要包括膝关节下压、抬臀等,活动幅度和活动量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而定;同时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体位,纠正不良姿势和动作。如患者在仰卧的时候可将枕头垫入膝盖下面,防止胸部凹陷、头前倾的不良姿势,患者俯卧的时候可将枕头垫于腹部及踝部,以维持脊柱肌肉处于放松的状态;患者侧卧时屈膝屈髋,一侧上肢自然放在枕头上。(2)稳定期:这一阶段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到一定的缓解,此时在康复训练中可指导患者,①仰卧抬起骨盆: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和背部作支点,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反复20次。该动作能矫正下骨盆前倾,增加腰椎曲度。②抱膝触胸: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③侧卧位抬腿:侧卧位上侧腿可伸直,下侧膝微屈,上侧腿侧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反复数十次。④爬行与膝触肘,双膝及上肢撑起俯卧:腰部放松慢慢下沉,重复10次后,一侧下肢伸直,屈膝使其尽量触及同侧肘关节,重复15次。⑤直腿抬高:仰卧位将双手压在臀下,慢慢抬起双下肢,膝关节可微屈,然后放下,重复15次。⑥压腿: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躯干前倾压向伸直的下肢,然后交换成另一下肢。此动作也可在站位进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⑦膝仰卧起坐:仰卧位,双膝屈曲,收腹使躯干抬起,双手触膝。注意患者在进行站立训练或短距离行走的时候应佩戴腰围,护理人员或者患者家属协助患者下床移动,指导患者起床时利用自上肢的力量将身体支撑起来后移坐在床边;同时给予患者配合以牵引为主、理疗、电疗、体疗、超短波高颇电疗和按摩等方法。(3)巩固期:这一阶段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可适当进行短距离步行,根据实际情况提高腰背肌训练强度和次数;(4)出院前的强化训练和考核,要求患者在出院前完整的复习一遍所有康复训练活动,提高患者对康复训练的掌握程度,并叮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训练,尤其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改善肌肉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肌肉的反应性和强度,松解软组织的粘连,纠正脊柱内在平衡与外在平衡的失调,提高腰椎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耐久性,注意平时的站姿、坐姿、劳动的姿势以及睡姿的合理性,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并在寒冷潮湿的季节注意保暖,防止本病的复发[3]。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一年内复发率情况进行分析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实施为期一年的随访发现,观察组复发率为6.67%,对照组复发率为20.00%,试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腰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群体中的常见病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侧的放射性刺痛或麻木感,直达足底部。本病病理复杂,复发率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腰间盘突出症也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病程较长并且容易复发,在常规治疗中都是采取保守治疗为主,一方面要对患者心理护理进行有效的指导,因为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多数都是暂时丧失劳动能力,严重者会长期丧失劳动能力,因而,就容易产出一些不良的抵触心理。多数患者容易出现时而高兴、时而满意、时而失落的心理。因此就必须根据患者的病程长短以及疗效快慢等来对患者的情绪进行相应的调节,通过安慰或者鼓励的形式来进行开导,让患者看到希望,并且对治疗充满信心,从而更好的抑制患者产生沮丧或者是消极的心理情绪。另一方面患者平时的饮食习惯也要得到正确的指导,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长期躺在床上,消化系统自然也受到影响,加上患者自身不愿意烦劳家人,进而容易出现大小便紊乱等现象,因此在照顾患者的时候应当让患者多吃水果蔬菜等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平时多喝水,大小便时都应到厕所,尽量不在同一房间。同时要加强患者的防护指导,患者的鞋子要适当,一般不宜穿跟较高的鞋子,避免损害腰椎的稳定性,可以选择鞋底有弹性或者较为柔软的鞋子,起到缓冲震动的效果。因此,在该病治疗过程中配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降低复发率的关键。

临床研究显示,腰背肌功能锻炼是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训练的重要部分,可有效预防卧床导致的肌肉萎缩,并提高腰背部的柔韧性,促进局部肌肉的张力改善,还能使损伤组织修复,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3]。因此,腰背肌肌力训练应贯穿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的全过程。赵晓辉[4]认为,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通过有效的训练活动使信号到达脑区,并将吗啡样物质等多种神经递质激活、释放,从而实现镇静、促进血液循环等效果,并能够将机体自身的阿片系统激活,发挥一定的镇静效果。由于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不同时期的病理表现各不相同,因此,针对不同的病理时期采取有效的康复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腰间盘突出症发病早期,实施腰背肌功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腰背肌肉的柔韧性以及肌张力,预防肌肉萎缩,并可提高脊柱的稳定性。同时,腰背肌功能锻炼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肌肉物质及能量代谢,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从而改善局部组织营养状态,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与功能重建[5]。此外,配合牵引、体疗等方式可发挥良好的镇痛、抗炎及免疫调节等效果。病情进入稳定期后,疼痛症状有所缓解,虽站立时还有痛感,在翻身或卧位时多无明显疼痛,下肢以及腰椎活动功能得以显著改善,该阶段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强度宜较急性期增加,通过臀部抬高训练、直腿抬高练习、侧卧位抬腿、压腿、膝仰卧起坐等训练,能够松解粘连神经功根,进一步改善肢体功能,同时也可避免因急性期疼痛而导致腰背肌功能锻炼不足等问题[6-7]。巩固期各项临床症状均得以有效控制,在增加腰背肌锻炼强度的基础上配合短距离步行锻炼,能够提高腰背肌肌力以及耐力,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活动功能。本文主要通过分组对照的形式,对9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分期康复护理的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朱美兰等[8]报道基本一致。此外,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院后复发率仅为6.67%,较对照组的20.00%显著降低。主要是因为试验组在住院期间实施详细的康复指导、行为习惯以及不良姿势纠正,出院前完善出院指导,患者在院后仍能坚持良好的康复锻炼,从而降低复发率。

综上所述,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还需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采用分期康复治疗虽然不能较快的见到效果,但是有利于提高恢复的进程,并且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也为患者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费用。分期康复护理能有效缩短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复发,对于腰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具有重要辅助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田艳艳.综合性分期护理康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4):47-48.

[2]李冬梅,谢先琼.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指导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0):51-52.

[3]陈昕,杨素萍.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盆旋移综合征康复治疗中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2):104-105.

[4]赵晓辉.探讨康复护理干预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17):123-124.

[5]王海英.分期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治疗效果及疼痛缓解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12(26):2450-2452.

[6]陈曙,梁利球.分期腰腹肌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2(2):39-40.

[7]田庆海.分期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5):70-71.

[8]朱美兰,罗军,戴江华,等.分期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3):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