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研究

刘峰

鞍山市肿瘤医院辽宁鞍山114000

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接收的86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中出血量、疗效指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管通畅率、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采用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临床效果良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传统开腹手术;胆囊结石;临床效果

胆囊结石属于临床常见病,集中发病于女性,混合型结石主要成分为胆固醇结石、黑色胆色素结石、胆固醇,病情复杂,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大难度[1]。临床常表现为胆道感染、炎症、肠梗阻等病症,病因较为广泛,例如肥胖、妊娠、高脂肪饮食等。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选择适当的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病情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探究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做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接收的86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43例,男16例,女27例,年龄35-71岁,平均年龄(56.23±3.04)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病程(3.54±1.13)年,其中胆管结石单发18例,多发25例。观察组43例,男18例,女25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56.93±3.44)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病程(3.61±1.04)年,其中胆管结石单发24例,多发19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经临床确诊为胆囊结石;符合手术治疗要求。排除标准:具有严重心、肺疾病和上腹部病史患者;胆总管下段狭窄者。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手术开始前,两组患者据接受正常检测,手术均在全麻状态下进行。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术,具体措施为:自患者右肋处斜切长度为6-20厘米切口,用来观察胆囊结石与胆总管结石情况,对胆囊三角结构实施分离,将胆囊动脉以及胆囊管暴露出来,结扎离断,在操作过程中注意止血补血,之后使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多次清洗。留置引流管,缝合伤口。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治疗,具体措施为:保持患者取平卧位,准确利用三孔法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使用气腹针穿刺注入二氧化碳气腹,形成气腹,维持12-14mmHg。放置腹腔镜,在剑突下以及右锁骨中线肋缘下作切口,通过腹腔镜观察游离胆囊管周围组织,仔细检测腹腔内胆囊管情况,游离胆囊管以及胆囊动脉,并结扎,将胆囊切除,从腹壁切口去除。再次利用胆管镜检查有无结石残余,术后进行常规冲洗,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实施置管引流,进行缝合。

1.3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主要包括平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禁食时间。(2)两组患者疗效指标。主要包括总管通畅率、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并发症包括胆管损伤、腹腔内少量出血、胆漏、肺部感染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以上所得手术指标、疗效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量资料(x±s)以t检验对比;计数资料以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x±s)

2.2两组患者疗效指标

两组之间总管通畅率、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疗效指标(n,%)

3讨论

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操作过程中视野清晰,方便易于掌握。但也存在一定缺点,例如,切口过长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延长住院时间,给患者生理、心理带来了双重折磨[2]。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有相关学者提出了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在腹腔镜外科领域中具有关键促进作用。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临床医师操作技术的提高,腹腔镜治疗方式应用领域逐渐开阔起来,在胆囊结石以及胆总管合并中逐渐普遍起来。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技术产生切口较小,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3],减轻患者及其家庭住院经济负担,并且提高了医院资源的反复利用率。同时,微创手术目前不仅仅对患者伤口愈合、功能正常运行提高要求,也开始注重治疗对患者综合身体素养产生的干扰,从生理、心理两方面给予患者综合治疗,在治疗生理疾病的同时避免对患者产生严重的心理创伤。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患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总管通畅率、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以看出,采用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治疗效果明显,安全确切,减小了手术中切口,愈合后瘢痕面积小,以免瘢痕对患者生理、心理造成影响,缩短患者接受治疗时间,帮助其早日恢复健康,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在实施腹腔镜手术操作时,应注意切口长度,方便清洁;在清除结石时,可以轻按胆管外壁,有利于彻底消除结石。

综上所述,在治疗胆囊结石方面,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临床效果良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宇.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0):4240-4241.

[2]关养时,陈旭辉.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11):1435-1436.

[3]赵健.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研究[J].医药前沿,2016,6(10):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