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孙学术

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300300

摘要:目的:通过对60例患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录治疗的6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胸腹部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容积重现等技术对其进行三维重建,根据重建图像进行诊断,并与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T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病情评价、病变部位及累及范围的定位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应用价值

Abstract:objective:throughthe60casesofpatientswithaorticdissectionaneurysmtreatmentofmultisliceCTangiographyimagingtechnology,discussesmultisliceCTangiographyimagingtechnologyintheapplicationvalueofaorticdissectinganeurysm.Methods:randomlyselectedfromDecember2016toDecember2016,wecollected60casesofaorticdissectinganeurysmpatientstreatedastheresearchobject,60patientswithmultislicespiralCTchest),themaximumdensityprojection,surfacereconstructionandcurvedsurfacereconstructionandvolumetoreproducemoretechnologyfor3dreconstruction,accordingtothereconstructionofimagediagnosis,andcomparingwithDSAexaminationresults.Results:theresultsofCTexaminationandDSAexaminationshowedahighconsistency,and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m(P<0.05).Conclusion:MDCTangiographycombined3dreconstructiontechniqueintheevaluation,theconditionofaorticdissectinganeurysmlesionandinvolvementofthepositioningrangeisofhighvalue,worthyofclinicalp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

Keywords:multi-slicespiralCTangiography;Aorticdissectionaneurysm;Applicationvalue

前言:

目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一旦紧急发病或病情进展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的临床辅助治疗方式,可为临床的诊断以及病情报告提供准确的依据,本文对6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录治疗的6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在35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50±2.5)岁,患者患病时间在5天到三个月之间,平均时间16天,所有患者胸背、腹部以及颈部都有持续性疼痛感,存在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的情况,其中胸背或腹部持续性疼痛患者为40例,下腹放射状疼痛患者12例,另外呼吸困难产生持续性胸闷患者8例,所有患者都接受了临床诊断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60例患者都有高血压的病史,无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并发症情况,有18例存在脑梗并发症,12例存在糖尿病并发症,其他患者无并发症情况。

1.2方法

采用16层螺旋CT,工作站为AW4.3,准直器宽16mm,螺距0.563,层厚1.25mm,重建间隔1.25mm,电压120KV,管电流300mAs。CT扫描层厚5mm,螺距1.5。先行平扫后增强。经肘前静脉用高压注射器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300mgI/ml)70~80ml,流速4.5ml/s,扫描延迟时间为25s。扫描原始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行容积重组(VR),利用Vesselalysis软件进行血管分析,并利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等对病变处进行多角度观察,为临床提供立体、直观的血管图像。

2.结果

CT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多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累及范围、腔内血栓、管壁钙化及破裂情况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本组实验探讨了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CT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并且CT检查方案诊断可明确患者分型,有效提高临床对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病情评估能力,具有较高的治疗指导价值。螺旋CT能够清晰地鉴别真腔和假腔,并且对累及区域有较高的显示效果。

3.讨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发病较为急骤,同时对患者危害极大、预后危险的一种主动脉血管疾病。该病的致病机理为主动脉腔内的血液经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壁囊样变性中层,从而导致主动脉夹层发生血肿,而血流动力学因素可导致血肿累及区域不断增大扩展,从而使得主动脉中层发生解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多表现为急性发病、剧烈疼痛、休克等,血肿压迫可导致脏器缺血,重度发病时直接导致心律失常、心脏压塞致死。因此早期确诊并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对临床预防及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重要意义。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对病情进行准确评价,且为无创性、快速检查,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三位重建技术可弥补传统螺旋CT密度分辨率不足的问题,通过增强扫描及三维图像重建可准确鉴别主动脉真假两腔。有关研究表明,真、假腔的鉴别是诊断夹层动脉瘤的基本依据,CT血管三维重组成像可通过显示假腔内血栓及附壁血栓的状态,进而评估腔内是否存在血栓与钙化灶。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病情评价、病变部位及累及范围的定位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春雷,万伟东,苑博.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01):74-76.

[2]车友谊,李希波,曾细平,冷渌清,张谦.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及三维重建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4):65-66.

[3]陈珊红,陈银众,赵益炼,谭学渊,周伟文,胡虞馨,余佐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