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浅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

谭月

望奎县中医院152100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中医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治疗;糖尿病;临床应用效果

[Objective]toinvestigateandanalyzethecurativeeffectofChinesemedicineintreatingdiabetesmellitus.

Methodsthesubjectsofthisstudywereselectedfrom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6toDecembertreated100casesofdiabetes,theclinicaldata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ndrandomlypidedinto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50caseseach.Theobservationgroupwastreatedwith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westernmedicine.Thecurativeeffects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inthetotaleffectiverate,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hinesemedicinetreatmentofdiabetesiseffective,canimprovetheclinicalsymptomsofpatientsandimprovethequalityoflife,itisworthyofclinicalapplication.

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reatment;diabetesmellitus;clinicalapplicationeffect;

糖尿病是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死亡率排在继癌症、艾滋病、心血管疾病之后,位居第4位。本文旨在探讨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0.0±9.5)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病程(2.5±1.5)年。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1.0±9.2)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病程(2.8±1.6)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中医治疗(采用临床辩证分型来辨证论治),具体如下。

①气阴两伤型患者。给予滋阴,清热,益气进行治疗。中药组方为:生石膏和山药各30g、天花粉15g、黄芪15g、菟丝子10g、白茯苓10g、知母10g、生地5g、麦冬5g、玄参5g。

②血燥阴伤型患者,给予滋阴、祛火、生津治疗。中药组方:黄芪30g、山药30g、天花粉15g、党参12g、绿豆衣15g、五味子10g、麦冬10g、沙蒺藜10g、熟地15g、生地15g[1]。

③阴虚阳亢型患者,给予养阴生津治疗。中药组方:生地50g、地骨皮30g、麦冬20g、玉竹15g、山药15g、枸杞子15g、天花分15g、生甘草10g、乌梅肉10g、缩砂仁5g。

④气阴两虚型患者,给予活血通络,益气养血治疗。中药组方:生地30g、生黄芪30g、党参20g、元参20g、白葛根10g、苍术10g。

⑤脾阴不足型患者,给予生津止渴,清热滋阴治疗。中药组方为:地黄(熟)30g,山药30g,知母、天花粉和石斛个20g,沙参和麦冬各15g,泽泻12g,五味子6g。

⑥肾虚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滋肾固本,补益肝肾来治疗。中药组方:黄精20g、制首乌15g、肉苁蓉15g、淮山15g、金樱子15g、赤芍10g、五味子10g、山楂10g、佛手10g。均水煎服,2次/d,早晚各服1剂。

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采用常规药物格列酮类和双胍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等口服)。

1.3评价标准[2]

显效:糖尿病患者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下降至正常范围内,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有效:糖尿病患者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与治疗前比较下降值>22%,临床症状和体征见有所好转;无效:糖尿病患者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未有改变(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症状、体征未有好转。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的数据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44/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3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特征。胰岛素分泌缺陷、生物作用受损是高血糖出现的主要原因[3]。机体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心、肾、眼、血管、神经等症状出现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传统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基本原则为“辨证论治、整体治疗”。中医认为,糖尿病是因先天禀赋不足、情志失调、劳累过度、饮食不节、喜食肥甘厚腻等外因作用所致,多涉及肝、肾、胆、胰等脏器,宜根据适应症给予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证候等情况,基于糖尿病本虚标实的特征,根据中医治疗思路(脏腑气血辨证),进行辨证论治。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分型、辩证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中医治疗糖尿病原则是调节脏腑功能,整体治疗、双向调节,对于治疗早期糖尿病、改善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中药治疗的优点有多层次,多靶点的功能调节作用、温和持久作用、综合治疗作用,和较少的不良反应。与西医比较其安全性高,毒副作用较小,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对代谢紊乱进行整体调节。现代中医继承传统中医精髓,以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优秀的医药学成果结合,以现代医学临床诊断方式方法(检测C肽,检测胰高血糖素,检测体内胰岛素,检测血糖)来指导治疗。结合患者临床体征症状,指导临床用药治疗。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不是单纯以患者的症状表现来判断患者病情的好转和治愈情况。是保持中医特色,并发挥中医药结合的多元化优势,以科技手段实施辨病辨证治疗。糖尿病的治疗运用中药治疗,辅助运动、饮食控制等疗法,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使糖尿病和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降低、减缓。本研究显示,给予中医治疗的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给予西医治疗的对照组。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立文.中医治疗糖尿病用药规律及效果的分析研究[J].求医问药,2011,9(10):342.

[2]杨戈.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96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304-305.

[3]张获,王旭.治疗糖尿病的中药主要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概述[J].中医杂志,2011,52(1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