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25及血浆Fbg联合检测在卵巢癌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CA125及血浆Fbg联合检测在卵巢癌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陈晓宇

九江市第一人们医院检验科江西九江332000

摘要: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中糖类抗原125(CA125)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bg)联合检测在卵巢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同期选择30例卵巢癌患者(癌症组)、3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各组空腹血CA125及血浆Fbg的水平,采用化学发光的方法测定血清CA125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Fbg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卵巢癌患者CA125及血浆Fbg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及血浆Fbg二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CA125及血浆Fbg明显升高,二项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卵巢癌诊断的阳性率。

关键词:卵巢癌;附睾分泌蛋白4;糖类抗原125;纤维蛋白原

卵巢癌是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的妇科恶性肿瘤[1]。卵巢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多已为晚期,且易发生腹腔内转移。目前常用CA125对其进行检测诊断,但敏感度不高,且很容易受到良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生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寻找更为有效的筛查指标对其进行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本研究主要探讨卵巢癌患者中CA125及血浆Fbg二项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52.36±10.15)岁;选择同期在我院发现并治疗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30例,年龄33~64岁,平均(50.68±11.07)岁;健康体检者30例,年龄34-65岁,平均(51.02±10.35)岁。排除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患,无感染、肿瘤,且实验前未服用任何药物。各组在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检测方法

对三组研究对象与清晨空腹下抽血静脉血,一管置于普通干燥管,用罗氏combas6000化学发光分析仪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25,另一管进行枸橼酸钠抗凝,采用免疫比浊法用Sysmex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浆Fbg;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1.3检测指标

分别检测各组血清和CA125及血浆Fbg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其二项参考范围:CA1250~35U/L;Fbg2~4g/L。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多样本均数间比较采用q检验,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CA125及血浆Fbg水平的比较

卵巢癌患者CA125及血浆Fbg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肿瘤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并且血清水平良性肿瘤组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见表1。

表1各组CA125及血浆Fbg水平的比较

2.3三组研究对象CA125及血浆Fbg联合检测阳性率的比较

卵巢癌组中单项阳性率为85.00%,CA12573.33%,Fbg60.00%,而联合阳性率为93.33%,与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见表3。

表3血浆CA125及血浆Fbg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阳性率的比较(%)

3.讨论

卵巢癌近年来已经成为了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2]。由于目前临床检测的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需寻找其他敏感指标。CA125是目前临床诊断卵巢癌和病情监测的首选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具有很多局限性。主要是由于敏感性及特异性较低[3],本文相关结果也证明这一点:卵巢癌组CA125及血浆Fbg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达到93.33%,较各单项检测的阳性率显著升高,表明二项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的阳性率。

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大多数的恶性肿瘤患者其本身的凝血功能都有异常[4],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Fbg水平在良、恶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人群之间存在明显差异[5-6]。本文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本研究发现,卵巢癌患者CA125及Fbg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同时发现在卵巢癌患者中血清CA125阳性率为73.33%,表明可作为诊断卵巢癌的血清特异性标志物,这与雷震山[7]等人的报道一致。而二项联合检测阳性率达到93.33%则表明联合检测CA125及Fbg不仅可以判别肿瘤的良恶性,也可以作为卵巢癌早期筛查与诊断的指标,更能预测血栓的形成。二者检测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及疾病的发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血浆CA125及血浆Fbg在卵巢癌中明显升高,可以作为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指标,三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卵巢癌早期的诊断的阳性率。

参考文献:

[1]陈江玲,潘顺文,蔡小华,等.探讨血清肿瘤抗原125和人附睾蛋白4在不同阶段卵巢癌及术后浓度变化[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21):3189-3190.

[2]朱熠,张国楠.卵巢癌、输卵管癌和腹膜癌FIGO2013分期和临床意义的解读[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5(5):291-294.

[3]邓丽梅,王慧.肿瘤标志物CA125检测在卵巢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16,37(6):1407-1408.

[4]邢雪君,任蕾,杜桂琴,等.妇科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相关分析[J].血栓与止血学,2014,20(2):71-73.

[5]李珺,王泳,张雪松,等.肺癌患者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与肿瘤分期、转移的关系[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05(21):6457-6459.

[6]宫辉,高玲娟,苏亚娟.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在卵巢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24):3307-3308.

[7]雷震山,高鹏,吴金斌.联合检测血清和CA125对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4):5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