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曹娜

岳阳市二人民医院血液科湖南岳阳414000

摘要:目的:分析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共3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应用HA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CAG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CAG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CAG方案;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效果;安全性;分析

急性髓系白血病主要造血干细胞发生癌变的疾病之一,目前尚未明确急性髓系白细胞病机,其可能性诱发因素包括放射线辐射、病毒感染以及化学污染等,具有进展迅速、病情危重等特点,可造成其生存质量大幅度下降,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贫血、体温升高、肝脾肿大、骨痛等,年轻患者可在病情缓解后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愈,对老年患者而言,因此移植风险过高,通常仅通过化疗控制症状[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效果及安全性,选取了2013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3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以其作为分析对象,其中观察组应用CAG方案治疗,在临床上取得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3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3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现根据入院编号将全部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15例。观察组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50.6±2.9)岁;对照组年龄17~71岁,平均年龄(48.9±3.6)岁。经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病情上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纳入标准:全部患者的病情经过组织学和免疫学的诊断均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相符;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一定的知情同意书;既定化疗方案的完成均严格根据相关的要求进行,疾病的诊断均以各种学说为依据,如免疫学、形态学以及细胞遗传学[2]。

(2)排除标准:将患有严重肝肾和心肺疾病的患者排除。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HA方案治疗,即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第1-8d,给予适当高三尖杉酯碱(国药准字H23021690,由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mg/m2?d;第1-14d,给予阿糖胞苷注射液(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040073,由阿特维斯佛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mg/m2,每次间隔12小时皮下注射一次。

观察组给予CAG方案进行治疗,第1-4d静脉滴注阿克拉霉素(国药准字H01910092,深圳万乐药液有限公司生产),14mg(m2?d);第1-14d内每天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300ug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国药准字S200100631,协和发酵麒麟株事会社生产);阿糖胞苷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两组患者均需每周都需要对肝肾功能进行检查,每隔三天检查一次血常规,若外周白细胞上升到10×109/L则可以减少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若超过20×109/L则停止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使用[3]。在化疗的期间需要进行一定的支持治疗,如脏器功能的保护、营养支持以及止吐等,如果血红蛋白低于60g/L,则需要申请输注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改善贫血症状;如果有感染的患者给予必要、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预防感染,如紫外线消毒、采用比例为1:5000的高锰酸钾进行坐浴。

待结束一个疗程后,客观评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3疗效判定依据

评价标准:按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科学的评定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白血病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日常生活逐渐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男性血象高于100g/L,女性或儿童的血象超过90g/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大于等于1.5×109,血小板大于等于100×109,外周白细胞分类中并未发现白血病细胞;骨髓象原粒细胞Ⅰ型+Ⅱ型低于等于5%,红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和血象中有一项尚未得到有效的缓解有一项未达完全缓解,骨髓象原粒细胞Ⅰ型+Ⅱ型超过5%而且在20%及其一下。无效:经2个周期后,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血象和骨髓象均没有满足上述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分析,计数资料取率(%),计量资料取平均值±标准差(`x±s),组间率对比取x2检验(或T检验),P<0.05具统计差异。

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细胞遗传学的快速发展,各种靶向治疗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大量涌向出来,在加上对于新药的不断研发与使用,便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提高了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影响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的独立性因素之一便是年龄,随着年龄增大,治疗难度会不断增加,并且老年患者自身所具备的免疫功能较之前有了显著的下降,通常伴有多个系统和器官疾病,诸如冠心病、肺气肿、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进而会对化疗药物在体内的正常代谢造成很大的影响,进一步降低患者化疗的耐受性[4],化疗结果往往并不理想,最终缩短了老年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死亡的几率。

CAG方案中的阿克拉霉素(即阿柔比星),是一种蒽环类抗癌药物,使用后能够在短时间内进入细胞内,血药浓度较高,而且能够直接嵌入癌性细胞的DNA上,对核酸产生抑制作用,尤其是抑制RNA的合成,呈现周期性非特异的特点,阻断细胞G1及S晚期,从而发挥其抗癌治疗作用。阿糖胞苷是一种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可通过与癌细胞DNA结合诱导其进入凋亡进程,从而促进干扰细胞的增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三磷酸阿糖胞苷浓度升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阿糖胞苷联用可获得一定的协同治疗作用,有助于增强疗效[5]。对照组中应用的HA中的H是指高三尖杉酯碱,是一种源自植物的白血病治疗药物,能够对急性髓系白细胞增殖过程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还可诱导癌细胞进入凋亡进程,在临床上比较常用。经过本次研究,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样本量过少,研究时间过短等,需扩大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在进行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CAG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杰甫,武永强,杨淑杰,唐广.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效果[J].淮海医药,2017,27(03):276-277+279.

[2]刘晓,秦兰,李巍,吴雪琴.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40例应用分析[J].肿瘤学杂志,2017,23(02):150-153.

[3]刑玉.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不同方案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6,36(10):48-49.

[4]张丽娟,苏丽萍.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0(05):9-10.

[5]龙彬彬.评价CAG与HAG方案治疗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实用医药,2014,17(33):75-76.